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安全生物認證:信息時代的身份保證

生物認證:信息時代的身份保證

生物認證:信息時代的身份保證

定 價:¥38.00

作 者: John D. Woodward,Jr.,Nicholas M. Orlans,Peter T. Higgins著;陳菊明[等]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生物認證

ISBN: 9787302080749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32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除了密碼PINS,除了身份證、鑰匙和令牌,我們還有生物認證,這是一門通過物理特征或者人的個性來識別人的科學。通過本書你可以了解到生物認證技術的屬性以及指紋、手形、臉型和聲音識別、虹膜和視網(wǎng)膜掃描、簽名和擊鍵動態(tài)等生物認證方法的應用情況,以及諸如靜脈圖像等未來的生物認證方法的發(fā)展情況。通過本書提供的大量例子和現(xiàn)實案例分析,你可以理解如何確保生物認證的現(xiàn)實性、在大規(guī)模系統(tǒng)中應用生物認證、開發(fā)技術標準及試驗和評估生物認證技術等問題。生物認證可以使得金融和商務交易更加安全可靠,提高安全性。當你需要使用生物認證技術時,本書及其他資源可以幫助你在速度、便利性和準確性等方面做出最佳選擇?!じ鶕?jù)獨特的運行環(huán)境和安全需要選擇正確的驗證方法·通過案例研究學習生物認證技術,具體例子包括FBI應用、Super Bowl體育館監(jiān)視系統(tǒng)等等·了解生物認證在身份證系統(tǒng)中的作用·探索深度生物認證方法的發(fā)展,例如靜肪圖像、臉部熱成像、DNA、身體氣味和手握拳姿勢識別等·通過現(xiàn)場度驗嗇對生物認證安全性的信心·防止過重身份欺詐和身份盜用·試驗和評估生物認證系統(tǒng)的標準,例如性能、弱點和現(xiàn)有標準的兼容性·評估你的需要并在安全性、便利性和費效比等多方面找到平衡點·克服在把生物認證技術集成到一個綜合安全系統(tǒng)時遇到的困難

作者簡介

  John D.Woodward,Jr.經濟學碩士,法學博士,公共政策研究組織的高級政策分析家,他主要研究國家完全、智能和技術政策問題,他曾經在國會上為生物認證作證,他撰寫在這個主題的文章已經在公開刊物上發(fā)表。

圖書目錄

第Ⅰ部分 驗證和生物認證概述
第1章 驗證技術原理
1.1 你已經知道的:密碼和個人身份號碼
1.2 你已經擁有的:卡和令牌
1.3 你自身:生物特征
1.4 多要素驗證
1.5 破壞驗證系統(tǒng)
1.5.1 風險
1.5.2 反復試驗攻擊
1.5.3 其他攻擊
1.5.4 防護
1.6 使用驗證系統(tǒng)
1.6.1 注冊
1.6.2 維護
1.6.3 注銷
1.6.4 操作問題
1.7 驗證經濟學
1.7.1 軟件——每個企業(yè)、每個站點、每個工作站
1.7.2 硬件——每個站點、每個用戶、每個工作站
1.7.3 注冊費用——管理員、每個用戶
1.7.4 每次使用的費用——每個用戶
1.7.5 維護費——管理員、每個用戶
1.7.6 故障修復——忘記密碼、丟失設備
1.7.7 系統(tǒng)故障損失——停止服務
1.7.8 注銷費用——每個用戶
第2章 生物認證原理
2.1 生物認證的簡史
2.2 生物認證的優(yōu)點
2.3 生物認證系統(tǒng)的關鍵組成部分
2.3.1 生物認證的特征
2.3.2 注冊
2.3.3 信號處理
2.3.4 判定方式
2.3.5 模板管理
2.3.6 存儲問題
2.4 用戶培訓
第Ⅱ部分 生物認證的類型
第3章 指紋和手形驗證
3.1 指紋的歷史
3.1.1 指紋卡
3.1.2 人工匹配指紋
3.1.3 自動驗證的第一個發(fā)展時期
3.1.4 自動驗證的第二個發(fā)展時期
3.1.5 樣本提取和樣本大小
3.1.6 抗干擾性、期望的準確率
3.1.7 缺陷
3.2 手形驗證
3.2.1 手形驗證的歷史
3.2.2 技術
3.2.3 手形驗證的應用
3.2.4 抗干擾性、期望的準確率
3.2.5 缺陷
第4章 臉形和語音識別
4.1 臉形識別應用
4.2 臉形識別技術
4.3 語音識別
4.3.1 歷史和發(fā)展
4.3.2 應用
4.3.3 說話者識別技術的工作原理
4.3.4 其他相關軟件資源和技術
4.3.5 研究的難點
第5章 眼部驗證:虹膜和視網(wǎng)膜掃描
5.1 虹膜掃描
5.1.1虹膜識別技術
5.1.2 應用
5.2 視網(wǎng)膜掃描
第6章 簽名識別和擊鍵動力學
6.1 簽名識別
6.1.1 簽名識別的原理
6.1.2 歷史與發(fā)展
6.1.3 研究
6.1.4 局限
6.2 擊鍵動力學
6.2.1 歷史
6.2.2 應用
6.2.3 鄰對表示
6.2.4 其他用途
6.3 哪種方法更好
第7章 發(fā)展中的生物認證技術
7.1 靜脈圖案
7.2 臉部熱成像
7.3 DNA
7.4 汗毛孔
7.5 握手
7.6 甲底
7.7 身體氣味
7.8 耳朵
7.9 步態(tài)
7.10 皮膚光澤
7.11 腦電波圖形
7.12 腳印和足部動作
7.13 展望未來
第Ⅲ部分 生物認證技術包含的問題
第8章 生物認證的活體檢測
8.1 進行活體檢測的原因
8.2 什么是活體檢測技術
8.3 活體檢測面臨的困難
8.4 進行活體檢測的最好方法
第9章 大型系統(tǒng)中的生物認證技術
9.1 開始
9.2 規(guī)劃運營過程
9.3 制定系統(tǒng)
9.4 樣本AFIS RFP概述
9.4.1 術語和條件
9.4.2 提案準備指導
9.4.3 源選擇過程概述
9.4.4 源選擇——評估過程
第10章 生物認證技術的標準化
10.1 生物認證技術的使用
10.2 正式的標準化組織
10.2.1 國際標準化組織
10.2.2 美國國家標準協(xié)會
10.2.3 X9委員會
10.3 非正式標準化組織
10.3.1 BioAPI聯(lián)盟
10.3.2 生物認證聯(lián)盟
10.3.3 結構化信息標準推進組織
10.4 標準化的發(fā)展
10.5 業(yè)界現(xiàn)狀
10.6 生物認證標準化的前景
第11章 生物認證的試驗和評估
11.1 誰試驗,誰受益
11.1.1 誰試驗
11.1.2 誰受益
11.2 三熊原則
11.3 生物認證試驗的最好實踐
11.3.1 測試標準
11.3.2 匹配決策的準確率
11.3.3 交迭率
11.3.4 注冊失敗率
11.3.5 獲取失敗率
11.3.6 多次嘗試失敗率
11.3.7 容許用戶數(shù)量
11.3.8 匹配算法容量
11.3.9 用戶和嘗試類型造成的性能差異
11.4 測試類型
11.4.1 算法試驗
11.4.2 技術試驗
11.4.3 情景試驗
11.4.4 攻擊試驗
11.5 質量證明
第Ⅳ部分 生物認證引起的隱私、政策和法律問題
第12章 生物認證和隱私權
12.1 生物認證環(huán)境下隱私的定義
12.1.1 隱私的操作性定義
12.1.2 使用生物認證帶來的隱私權問題
12.2 生物認證是隱私權的敵人:對生物認證的批評
12.2.1 失去了匿名權,就失去了自主權
12.2.2 生物認證中的“老大哥”場景
12.2.3 來自文化界、宗教界和哲學界的反對意見
12.3 生物認證是隱私權的朋友:對生物認證的贊同
12.3.1 生物認證捍衛(wèi)身份,因此保護了隱私權
12.3.2 生物認證限制了信息的訪問權
12.3.3 生物認證可以提高保密性
12.3.4 生物認證的其他好處
12.4 生物認證的單一化和多樣化,哪個更能保護隱私
第13章 政府使用生物認證技術的法律問題
13.1 憲法
13.1.1 隱私權
13.1.2 憲法背景
13.1.3 法律規(guī)定的隱私的三種形式
13.1.4 生物認證引起的其他憲法問題
13.2 法令和行政命令
13.3 國際法
13.3.1 歐盟數(shù)據(jù)保護條例
13.3.2 其他的國際法
第14章 實例分析——Super Bowl賽事的安全監(jiān)督
14.1 當前臉形識別系統(tǒng)使用中的隱私問題
14.2 技術進步引發(fā)的潛在隱私問題
14.3 臉形識別技術的好處
14.4 政策建議
14.5 政策實例分析:弗吉尼亞州的經歷
第15章 生物認證技術在法律和私營企業(yè)中的應用
15.1 允許私營企業(yè)使用生物認證技術的法律
15.1.1 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背景
15.1.2 分析
15.1.3 建議
15.2 私營企業(yè)使用生物認證的管理法:隱私
15.2.1 憲法背景
15.2.2 政策背景
15.2.3 建議
第Ⅴ部分 精選生物認證程序回顧
第16章 政府和軍隊程序
16.1 社會公益服務
16.1.1 洛杉磯市AFIRM系統(tǒng)和加利福尼亞全州指紋成像系統(tǒng)
16.1.2 德州公共事業(yè)部
16.1.3 康涅狄格州社會公益服務部
16.1.4 伊利諾斯州公共事業(yè)部
16.1.5 亞利桑那州
16.1.6 巴基斯坦白沙瓦市Takhta Baig的難民安置
16.2 移民和法律執(zhí)行
16.2.1 以色列Ben Gurion機場
16.2.2 美國移民和國籍服務
16.2.3 英國請求避難者的申請注冊卡
16.2.4 舊金山警察局自動掌紋識別系統(tǒng)
16.2.5 電子逮捕證:喬治亞州Gwinnett市
16.2.6 佛羅里達州Miami-Dade市的交通法庭
16.2.7 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縣拘留中心
16.2.8 佛羅里達州改良局
16.2.9 英國的強化監(jiān)視管理程序
16.3 可靠的旅客證書
16.4 公民身份證
16.5 訪問控制
16.6 軍隊應用/軍隊程序
16.6.1 俄克拉荷馬州Sill軍營的生物認證智能卡試驗程序
16.6.2 國防部人力數(shù)據(jù)中心
16.6.3 五角大樓的運動俱樂部
16.6.4 國防部生物認證管理辦公室、國防部生物認證聯(lián)合中心、國防部公司訪問卡
16.6.5 國防部遺體識別DNA樣本庫
第17章 搜索FBI的公民文件:公共安全與公民自由
17.1 歷史需要更好的識別技術
17.2 罪犯司法信息服務
17.3 犯罪管理文件系統(tǒng)
17.4 公民文件
17.5 搜索公民文件的益處
17.6 FBI的觀點
17.7 憲法保護
17.8 隱私擔憂
17.9 政策建議
第18章 私營企業(yè)程序
18.1 賭場
18.1.1 賭場中的臉形識別:賭博勝利
18.1.2 賭場市場的商業(yè)戰(zhàn)略
18.1.3 賭場對臉形識別的態(tài)度
18.1.4 保持技術優(yōu)勢
18.1.5 臉形識別的成功
18.1.6 賭場監(jiān)視:360度、平面、傾斜、放大
18.1.7 臉形識別技術的低成本
18.1.8 多重用途
18.1.9 現(xiàn)有數(shù)據(jù)庫的價值提升
18.1.10 其他生物認證的使用
18.2 金融機構中客戶服務系統(tǒng)
18.2.1 弗吉尼亞州紐波特紐斯市里弗賽德衛(wèi)生系統(tǒng)員工信用合作社
18.2.2 Inno Ventry臉形識別取款機
18.2.3 AGLA利用最新型過程來改進客戶服務系統(tǒng)
18.2.4 ING DIRECT在線銀行
18.2.5 Hapoalim銀行簽名識別系統(tǒng)
18.2.6 南非標準銀行
18.2.7 夏威夷銀行Waianae分行
18.2.8 嘉信理財——聲音識別系統(tǒng)
18.2.9 英國Amec Capital Projects公司——生物認證支付系統(tǒng)
18.3 考勤/雇員驗證
18.3.1 男士用品店
18.3.2 紐約州紐約市哥倫比亞長老會醫(yī)院
18.4 物理訪問
18.4.1 喬治亞州雅典市的喬治亞大學
18.4.2 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馬歇爾花園公寓
18.5 客戶服務——零售業(yè)的應用
18.5.1 德州不同城市的Kroger超級市場
18.5.2 南非不同城市的聯(lián)合零售便利店
18.6 計算機和網(wǎng)絡訪問
18.6.1 羅得島州藍色十字盾牌系統(tǒng)
18.6.2 加州商業(yè)銀行
第19章 生物認證與身份證件的可行性
19.1 主題和合法性問題
19.2 身份認證系統(tǒng)的基本參數(shù)
19.3 身份證件
19.4 身份證件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
19.4.1 生物認證數(shù)據(jù)
19.4.2 檢查站
19.4.3 政府輔助信息
19.4.4 通用原則
19.5 可選的認證特點
19.5.1 核實身份的過程
19.5.2 關鍵問題
19.5.3 轉換和登記
19.6 信息保護
19.7 錯誤
19.7.1 開銷
19.7.2 國家間的互利互惠
19.8 任務遷移
第Ⅵ部分 附錄
附錄A 文獻
附錄B 提供生物認證服務的公有制公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