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歡迎進入信息高速公路
1. 1 因特網和Web
1. 2 Web蓬勃發(fā)展
1. 3 因特網服務商的崛起
1. 4 ISP的悲哀
第2章 公共電話交換網(PSTN)
2. 1 網絡到底是什么
2. 2 第一個大眾化網絡:PSTN
2. 3 貝爾系統(tǒng)的終結
2. 4 PSTN的基本結構
2. 5 PSTN的各個組件
第3章 環(huán)路與中繼
3. 1 模擬PSTN
3. 2 數字化PSTN
3. 3 復用與中繼
3. 4 T載波
3. 5 綜合業(yè)務數字網(ISDN)
3. 6 模擬本地環(huán)路
3. 7 為什么要加感
3. 8 加感與衰減
3. 9 模擬本地環(huán)路的其他一些特性
3. 10 ISDN. 本地環(huán)路和DAML
3. 11 另一個擴展本地環(huán)路距離的方案:CSA
3. 12 模擬本地環(huán)路中棘手的問題
3. 13 實際的本地環(huán)路
3. 14 中繼群和大數定律
3. 15 持續(xù)增長的負荷與中繼
第4章 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
4. 1 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
4. 2 本地交換機與因特網路由器
4. 3 ISP
4. 4 電路分組型負載
4. 5 月租費
4. 6 典型家庭網絡利用率
4. 7 目前的ISP流量難題
4. 8交換擁塞
4. 9 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網絡嗎
4. 10 目前本地環(huán)路棘手的問題
第5章 各種解決方案
5. 1 56Kbps調制解調器的全面評述
5. 2 電纜調制解調器總評
5. 3 多信道多點分布系統(tǒng) (MMDS)
5. 4 本地多點分布服務(LMDS)
5. 5 衛(wèi)星系統(tǒng)總評
5. 6 藍牙技術
5. 7 基于交換的解決方案
5. 8 ADSL和其他技術
第6章 DSL家族簡介
6. 1 基于銅線的解決方案
6. 2 DSL家族具體介紹
6. 3 從另一個視角看DSL家族
6. 4 HDSL與T1
6. 5 "無轉發(fā)器T1/E1"的HDSL
6. 6 2B1Q與ISDN
6. 7 SDSL
6. 8 ADSL
6. 9 速率自適應DSL(RADSL)
6. 10 G. Lite:無需分離器的ADSL/R/OSL
6. 11 VDSL:更新是否更好
6. 12 IDSL和ISDN
6. 13 DSL的優(yōu)點
6. 14 各種寬帶技術的費用比較
第7章 HDSL和HDSL2
7. 1 T1/E1棘手的問題
7. 2 HDSL的來由
7. 3 為T1打造的HDSL
7. 4 為E1打造的HDSL
7. 5 T1中的HDSL幀結構
7. 6 E1中的HDSL幀結構
7. 7 HDSL的優(yōu)勢
7. 8 HDSL在實際中的應用
7. 9 ISDN中HDSL的應用
7. 10 向下的螺旋
7. 11 HDSL的局限性
7. 12 HDSL的改進:HDSL2
7. 12. 1 具體探討HDSL2
7. 12. 2 有關HDSL2最后的思考--與其他DSL的比較
7. 12. 3 HDSL2的功率控制
第8章 ADSL的結構
8. 1 當前ADSL的結構
8. 2 ADSL網絡范例
8. 3 ADSL及線路碼標準
8. 4 DSL中的回聲消除問題
8. 5 CAP與DMT
8. 6 CAP的應用
8. 7 CAP/QAM的機理
8. 8 正交幅度調制(QAM)
8. 9 在ADSL中應用DMT
8. 10 DMT倉
8. 11 離散多音(DMT)工作機理
第9章 ADSL接口與系統(tǒng)
9. 1 ADSL單向下行傳輸方式
9. 2 ADSL雙向(雙工)傳輸
9. 3 選項的組合
9. 4 ADSL幀開銷
9. 5 ADSL復幀
9. 6 ADSL的幀結構
第10章 ADSL幀的內幕
10. 1 ADSL組網方案
10. 1. 1 端到端的ATM
10. 1. 2 以太網到DSLAM的連接
10. 1. 3 帶VPN的PPP和不帶VPN的PPP
10. 1. 4 純路由技術
10. 1. 5 實際應用
第11章 ADSL的應用
11. 1 ADSL目標服務速率:視頻類
11. 2 ADSL目標服務速率:其他類型
11. 3 ADSL目標速率與傳輸距離
11. 4 家庭住宅用的ADSL
11. 5 安裝完全ADSL:分界點處的分離器
11. 6 安裝完全ADSL:PC板中的分離器
11. 7 安裝完全ADSL:低通/高通濾波器
11. 8 安裝完全ADSL:所有的電話機使用低通濾波器
11. 9 ADSL駐地網絡的問題
11. 10 ADSL駐地網絡
11. 10. 1 10Base-T以太局域網
11. 10. 2 無線方式(1EEE 802. 11b)
11. 10. 3 藍牙技術
11. 11 ADSL安全問題
11. 12 VoDSL
第12章 ADSL的另一端:DSLAM
12. 1 DSLAM整體結構
12. 2 經典的DSLAM
12. 3 DSLAM的功能擴展
12. 4 ADSL的DIY
12. 5 DSLAM和SONET/SDH環(huán)
12. 6 DSLAM可行配置方案
12. 7 DLC與DSLAM
第13章 DSL的升級方案
13. 1 DSL升級后的架構
13. 2 升級的緊迫度和優(yōu)先權
13. 3 從模擬調制解調器到ADSL
13. 4 從DLC到ADSL
13. 5 從ISDN到ADSL
13. 6 ADSL的內幕:IP在"全服務"中的應用
13. 7 ATM在"全服務"ADSL中的應用
13. 8 從ADSL到NGDLC
13. 9 從ADSL到VDSL
第14章 VDSL
14. 1 VDSL與ATM
14. 2 VDSL/ADSL下行速率和有效長度
14. 3 VDSL詳解
14. 4 現(xiàn)今的VDSL協(xié)議規(guī)范
14. 4. 1 ANSl
14. 4. 2 ETSl
14. 4. 3 1TU-T
14. 5 VDSL服務特點
14. 6 升級到VDSL
14. 7 VDSL服務
14. 8 VDSL的應用
14. 9 VDSL還存在的一些問題
14. 10 VDSL應用舉例
第15章 DSL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15. 1 DSL網絡的問題
15. 1. 1 怎么解決加感線圈和數字環(huán)路載波給線路帶來的問題
15. 1. 2 如何選擇局端的DSLAM
15. 1. 3 如何測試DSL線路, 如何修復, 如何監(jiān)管
15. 1. 4 如何處理"非DSL電話公司"的方案
15. 1. 5 如何解決駐地設備中的有關分離器和布線的問題
15. 1. 6 如何根據時間給變速率的DSL用戶計費和給用戶分攤費用
15. 2 有關DSL設備的問題
15. 2. 1 各種DSL編碼方法和技術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lián)
15. 2. 2 怎樣包裝設備才能讓用戶欣然接受
15. 2. 3 DSL設備應該支持什么樣的設備接口
15. 2. 4 DSLAM與p或者ATM的最佳接口應該是什么樣的
15. 2. 5 如何定位端到端的全承包DSL系統(tǒng)
15. 2. 6 設備成本是多少
15. 2. 7 設備兼容性如何
15. 3 DSL服務的問題
15. 3. 1 如何給功能最大化和回報期最小化的DSL服務定價
15. 3. 2 目前確定DSL目標用戶的市場機制是什么樣的
15. 3. 3 是不是DSL服務僅僅是轉移網絡瓶頸到別處
15. 3. 4 DSL服務提供商對其他提供商的營業(yè)收入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15. 3. 5 會不會重蹈ISDN發(fā)展緩慢的老路
15. 3. 6 能否更換語音提供商的時候保留原先的DSL服務
15. 4 有源與無源網絡接口設備(NID)
15. 5 無源NID/有源CPE的問題
15. 6 有源NID/無源CPE的問題
第16章 DSL的一些國際化議題
16. 1 非本土的本地環(huán)路
16. 2 國際線規(guī)
16. 3 英尺到公里的轉換
16. 4 幾個通用的本地環(huán)路實例
16. 5 通用的全球本地環(huán)路
16. 6 各國電信基礎設施的狀況
16. 7 DSL及其國際態(tài)勢
16. 8 DSL在歐洲
16. 9 DSL在亞太地區(qū)
附錄A DSL安裝案例分析
附錄B 標準與規(guī)范信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