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財政、金融金融/銀行/投資銀行革命:這究竟是信息技術向我們伸出了支援之手,還是復仇之前的平靜?

銀行革命:這究竟是信息技術向我們伸出了支援之手,還是復仇之前的平靜?

銀行革命:這究竟是信息技術向我們伸出了支援之手,還是復仇之前的平靜?

定 價:¥32.00

作 者: (英)馬克·卡靈頓(Mark Carrington),菲利普·蘭古斯(Philip Langguth),托馬斯·斯坦納(Thomas Steniner)著;何瑛譯
出版社: 經濟管理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銀行

ISBN: 9787801626769 出版時間: 2003-10-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1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了“技術是獲得的源泉”這一觀點。同時,技術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提供了工具,另一方面通過服務的商品化降低了利潤。技術也是偉大的平衡器——一方面,為客戶提供最大的價值,另一方面,為股東提供約束的價值。這本書技術本身并不創(chuàng)造價值,而是分配價值。馬克·卡錄頓,是MitchellMadison集團的合伙創(chuàng)辦人,駐在倫敦。16年來他一直擔任管理顧問,涉獵了所有與科技管理有關的議題,并為國際銀行業(yè)中許多從事批發(fā)、金融租賃、國債、投資銀行、零售銀行、信用卡和投資管理的客戶提供服務。馬克·卡靈頓在合伙創(chuàng)辦MitchellMadison集團之前,曾任職于ATKearney,PerotSystemsEurope,Mchinsey&company,deloittehaaskins&Sells以及PriceWaterHouse等單位。他獲得了開普頓大學管理科學與法學院的學士學位,以及Witwatesrand大學的MBA學位。他是一名合格的管理顧問。菲利普·蘭古斯,是MitchellMadison集團的合伙創(chuàng)辦人,駐在倫敦。12年來他一直擔任管理顧問,為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從事批發(fā)及零售銀行、投資管理、證券服務的客戶以及技術供應商提供商提供服務。由于他廣泛涉足戰(zhàn)略開發(fā)、風險管理、組織和運營績效等領域,所以經驗豐富,具有與眾不同的、能夠縮短企業(yè)界科技界之間距離的能力。菲利普·蘭古斯在合伙創(chuàng)辦MitchellMadison集團之前,曾任職于位于倫敦和紐約的Mckinsey&company,并在的JPMorgan負責電子銀行服務,他獲得了Durham大學的學士學位,以及美國Rutgers大學商學字的MBA學位。托馬斯·斯坦納,是MitchellMadison集團的合伙創(chuàng)辦人,駐在紐約。他曾經是Mckinsey&Company合伙創(chuàng)辦人,共同對信息技術的實踐加以領導長達10年。他也是ATKearney的合伙人和全球性金融機構集團的領導者。他為世界領先的銀行以及技術供應商提供管理咨詢和服務。在過去20年里,他所提供服務的對象包括24個國家的100家機構。托馬斯·斯坦納是《銀行的技術:創(chuàng)造價值和毀滅價值》一文的主要作者,這篇文章于1990年出版,他與是《系統(tǒng)技術和美國墣》一文的作者,這篇文章于1987年出版,他是Dartmouth學院的榮譽畢業(yè)生,獲得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法理學博士學位以及哈佛大學商學院的MBA學位??萍歼M步的腳步無法停止,銀行業(yè)的革命也無法扭轉。對金融機構來說,前景是無法預測的。在整個行業(yè)試圖運用技術創(chuàng)新獲利之際,贏家和輸家將不斷出現(xiàn)。金融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的浪潮將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提供了許多增加服務和收入來源并降低成本的新機會;另一方面,它也會驅動消費者行為發(fā)生難以預測的新變化,消除行業(yè)進入壁壘并引來許多新的不怕阻力的競爭對手。已經建立的銀行業(yè)面臨的困境是:究竟是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盈利率,還是隨著新進入者的增加以及進一步的革新而使競爭日漸加???在《銀行革命》這本書中,作者闡述了新規(guī)則和新科技如何使銀行業(yè)轉型,他們以英國零售銀行業(yè)為重點,考察了科技在未來將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所創(chuàng)造的挑戰(zhàn),并闡述了銀行和供應商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來維持股東價值。本書有助于金融機構的高層管理人員在信息技術投資方面,采用戰(zhàn)略性的方式進行思考,并且有效運用科技資源,實現(xiàn)真正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從而在這個變化迅速的行業(yè)中,獲取真正的競爭優(yōu)勢。本書也有助于科技供應商了解他們不斷變化的角色,與金融機構建立更具有適應性的買賣關系。最后,學者、分析師以及對本行業(yè)有興趣的所有人士,通過本書,將會對金融服務業(yè)發(fā)生的急劇變化有全面、徹底、啟發(fā)性的認識。通過本書,將使那些面臨金融革新的金融機構擁有一個強有力的框架,來管理科技和盈利率之間的關系。

作者簡介

  馬克·卡錄頓,是Mitchell Madison集團的合伙創(chuàng)辦人,駐在倫敦。16年來他一直擔任管理顧問,涉獵了所有與科技管理有關的議題,并為國際銀行業(yè)中許多從事批發(fā)、金融租賃、國債、投資銀行、零售銀行、信用卡和投資管理的客戶提供服務。馬克·卡靈頓在合伙創(chuàng)辦Mitchell Madison集團之前,曾任職于ATKearney,Perot Systems Europe,Mchinsey company,deloitte haaskins Sells 以及Price WaterHouse等單位。他獲得了開普頓大學管理科學與法學院的學士學位,以及Witwatesrand大學的MBA學位。他是一名合格的管理顧問。菲利普·蘭古斯,是Mitchell Madison集團的合伙創(chuàng)辦人,駐在倫敦。12年來他一直擔任管理顧問,為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從事批發(fā)及零售銀行、投資管理、證券服務的客戶以及技術供應商提供商提供服務。由于他廣泛涉足戰(zhàn)略開發(fā)、風險管理、組織和運營績效等領域,所以經驗豐富,具有與眾不同的、能夠縮短企業(yè)界科技界之間距離的能力。菲利普·蘭古斯在合伙創(chuàng)辦Mitchell Madison集團之前,曾任職于位于倫敦和紐約的Mckinsey company,并在的JPMorgan負責電子銀行服務,他獲得了Durham大學的學士學位,以及美國Rutgers大學商學字的MBA學位。托馬斯·斯坦納,是Mitchell Madison集團的合伙創(chuàng)辦人,駐在紐約。他曾經是MckinseyCompany合伙創(chuàng)辦人,共同對信息技術的實踐加以領導長達10年。他也是AT Kearney的合伙人和全球性金融機構集團的領導者。他為世界領先的銀行以及技術供應商提供管理咨詢和服務。在過去20年里,他所提供服務的對象包括24個國家的100家機構。托馬斯·斯坦納是《銀行的技術:創(chuàng)造價值和毀滅價值》一文的主要作者,這篇文章于1990年出版,他與是《系統(tǒng)技術和美國墣》一文的作者,這篇文章于1987年出版,他是Dartmouth學院的榮譽畢業(yè)生,獲得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法理學博士學位以及哈佛大學商學院的MBA學位。

圖書目錄

致謝
序言
導言
第一篇銀行業(yè)的轉型
第一章
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銀行業(yè):
變革與挑戰(zhàn)
四大銀行以及其他銀行
銀行業(yè)務量迅速增加
法規(guī)的變革
競爭強度日益加劇
傳統(tǒng)的銀行角色受到挑戰(zhàn)
四大銀行遭到攻擊
利潤變化不定
營業(yè)收入增長緩慢
前景的不確定性
殘酷的競爭日趨激烈
通過并購整合得以生存
第二章
科技如何使銀行業(yè)轉型
科技投資浪潮
早期的成功故事:運用信息技術使支票交換
自動化
信息技術開支增加.銀行雇員人數(shù)減少:利潤?
美國的經驗:信息技術取代勞動力,使獲利受損
了解科技如何使銀行業(yè)轉型
自動化的四個階段
信息技術投資周期
銀行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
攻方與守方
利用S形曲線
亞當·斯密:專業(yè)化分工的出現(xiàn)
英國銀行業(yè):再次進行專業(yè)化分工
第二篇如何將各種業(yè)務進行轉型
第三章
支付系統(tǒng)(工):遠離紙張
活期存款賬戶
個人賬戶:免費余額的消失
企業(yè)顧客:有盈利,但是取決于分行
透支實現(xiàn)自動化
現(xiàn)金重要性的下降
支票:正在走向沒落
支票保證兌付信用卡:支持支票的使用
企業(yè)對企業(yè)的支票:根基穩(wěn)固
如何交換支票
簡化實現(xiàn)交換的后勤作業(yè)以節(jié)約資金
向無紙交換作業(yè)邁進
銀行轉賬:正在呈現(xiàn)下降趨勢
預先授權付款:電子扣款和人賬
客戶固定扣款:幾乎沒有擴張的空間
直接扣款:受到銀行的歡迎
顧客登記入賬:電子薪金袋
基礎技術:銀行的自動化交換服務(BACS)
第四章
支付系統(tǒng)(Ⅱ):向無現(xiàn)金的社會邁進
簽賬卡和銷售時點電子資金轉移(EFTPOS)
簽賬卡的競爭:VisaDelta和Switch
簽賬卡已經普遍為人接受
國際簽賬卡
消費者和零售商獲得好處
銀行對簽賬卡的看法
簽賬卡的其他贏家和輸家
儲值智慧卡
銀行的智慧卡:使用電子錢包的時代是否
已經來臨?
銀行想要智慧卡嗎?
向智慧卡邁進
互聯(lián)網上的智慧卡
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與電子商務
EDI技術.機會與挑戰(zhàn)
電子商務革命
對銀行從業(yè)者的啟示
第五章
信用卡:一種混合產品
什么是信用卡?
信用卡的業(yè)務系統(tǒng)
英國的信用卡:歐洲領導者
高盈利率伴隨著競爭的加劇
發(fā)卡機構處理作業(yè):低成本處理作業(yè)商的挑戰(zhàn)
零售商特約加盟與作業(yè)處理
對信用卡發(fā)展前景的展望:有些信用卡會增長
第六章
分行角色的變化——你最近見分行經理
是什么時候?
自動取款機:隨時提取現(xiàn)金
自動取款機比分行還要多
必要的罪惡?
家庭銀行業(yè)務:遠離分行
屏幕式服務:終極目標是互聯(lián)網
電話銀行業(yè)務:目標不明確
無分行銀行業(yè)務
第一便捷的成功歷程
無員工分行的引進
超級市場銀行業(yè)務:一種可替代的無分行
銀行業(yè)務
無分行銀行業(yè)務的經濟效益,
管理層面對的挑戰(zhàn):決定應該投資于哪種服務
傳輸渠道
第七章
分行服務的多元化
抵押貸款:通往有利可圖關系的橋梁保險
人壽保險:銀行如何參與競爭
一般保險:直線(DirectLine)模式
將銷售任務和銷售力量相配合
TSB案例研究
四大銀行應模仿TSB的模式嗎?
關于能否獲得回報仍然是個問號
第三篇在銀行業(yè)的技術革命
中獲取成功
第八章
管理今天的銀行
了解當前的處境:技術管理架構
F1——核心技術功能:中性競爭因素
F2——生產功能:和特定產品有關
F3——營銷功能:在業(yè)務系統(tǒng)中扮演重要角色
利用技術降低成本
再造當前的銀行活動
再造的實例:TSB的故事
在獲取營業(yè)收入方面利用技術:CLPM法
成為一名CLPM的營銷商
CLPM的原則
CLPM的實務
為未來做準備:以市場作為測評措施
第九章
對未來的規(guī)劃
開創(chuàng)未來的銀行:利用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
電子商務和銀行業(yè)務
監(jiān)控與實驗
開發(fā)理想的業(yè)務設計方案
建立獨立的結構
對銀行從業(yè)者的啟示
商業(yè)信息技術愿景:利用技術基礎設施
重新對話以發(fā)展愿景
努力實現(xiàn)愿景:BITE架構
確定競爭場所以及競爭方式:技術戰(zhàn)略棋盤
第十章
人員:文化變革
跨文化管理
各種不同文化之間的障礙
短期權宜之計:一般的經理集合體
長遠之計:經驗豐富的經理
控制技術資源
松緊矩陣

展望未來
縮寫詞匯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