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的寫作意圖、主要內容及材料來源本書作者持教育學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發(fā)表著作6部,著作章節(jié)12章,學術期刊論文75篇,學術會議論文37篇,譯著1部,譯文22篇0因此,積累了較多的研究經驗。在研究過程及研究生研究方法的教學過程中,深切體驗到笛卡兒的名言:方法學的知識是最有用的知識。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知識,毫無疑問,也是體育科學知識體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之一。本書從科學研究與科學方法、研究課題的規(guī)劃設計、資料數據的統(tǒng)計分析、不同研究的相互比較和研究結果的相互交流5個方面構筑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體系,希望能夠在體育科學研究方法上為學生、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和實用的指引。本書引用的參考文獻共計520篇,其中中文152篇,英文368篇,引文截止日期為2002年5月。二、本書的學術價值及應用價值本書對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體系進行了大膽嘗試,并希望體現出思路新、起點高、內容全、應用好的特點。例如,本書增添了許多過去體育院系教學中沒有的內容,如跨文化研究設計、結構公式模型、分層線性模型、第三變量分析、元分析以及不同研究的比較與整合等,以適應體育科學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又如,本書對統(tǒng)計方法的介紹,完全從研究問題出發(fā),強化統(tǒng)計方法與研究問題的有機配合,淡化統(tǒng)計原理和統(tǒng)計過程的介紹,并希望以此與體育統(tǒng)計學做出明顯區(qū)分。另外,本書的大量實例也深入淺出地幫助讀者理解研究方法的原理。三、本書的特點本書具有以下特點:第一,針對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員3個不同層次的人的不同需要,撰寫了不同的內容,設計了不同的閱讀與教學方案。本書涉及的方法學問題宏大而全面,適用范圍很廣。不同類型的人,盡可以各取所需。初級的學生可以從本書了解到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識,高級的教師和研究人員可以從本書中了解到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最新進展。第二,本書大量參閱了國內外體育科學、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社會科學和行為科學方面研究方法的最新資料,而沒有局限于現有的中國體育科技資料。因此,內容豐富,起點較高。第三,本書特別注意了理論和實際的結合,運用了大量的研究實例和假想實例來說明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原則,使讀者容易理解和遵循。第四,本書特別注意了宏觀理論思路和微觀操作方法的結合,既有科學理念的討論,也有操作方法的介紹,以幫助讀者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地掌握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精髓。四、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和社會需求本書的主要讀者對象為全國體育院系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體育科學研究方法已被大多數體育院系列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不同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教師和科研人員,都有必要學習或繼續(xù)學習體育科學研究方法,以便了解體育科學發(fā)展的趨勢,做好自己的研究??紤]到已經出版的體育科學方法的專著不多和體育院系學生和教師的基數龐大兩個因素,預計本書將有較大的市場開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