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0系列叢書》是不同于一般通史著作的讀物。它是以中國歷史上的人物、事件、戰(zhàn)爭、著作、文化為主線,通過敘述100個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影響,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學術文化和中外關系的發(fā)展與開拓而作出貢獻的人物;100件在中國歷史上的諸多王朝更替之際、學術流派的紛爭、宗教史上的傳播興衰之時及重大歷史轉折關頭所發(fā)生的事件;100次為統(tǒng)一、為正義、為爭霸或為爭權而進行的戰(zhàn)爭;100本翔實、系統(tǒng)地記錄中國數(shù)千年科學文化歷史的典籍和100種光輝燦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學術文化、語文文化、民俗文化、器物文化,來概括中國通史(1919年前)的精髓的。《影響中國的100個人物》中,列舉秦始皇、漢高祖、唐太宗、武則天、宋太祖、遼圣宗、成吉思汗、康熙等帝王;老子、孔子、墨子、莊子、荀子等思想家;周公、諸葛亮、包拯、范仲淹、王安石、岳飛、林則徐等將相;扁鵲、張衡、蔡倫、張仲景、祖沖之、李時珍等著名科學家、醫(yī)學(藥)家;屈原、司馬遷、班固、王羲之、李白、杜甫、司馬光、曹雪芹等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旅行家;陳勝、項羽、黃巢、李自成、洪秀全等農民起義領袖;張騫、班超、玄奘、鑒真、文成公主等民族關系和中外交通史上的先行者;孫武、孫臏等軍事理論家?!叭耸巧鐣嵺`的主體,歷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本書列舉的100個體為個體的人,或大浪淘沙,或艱難玉成,但都在創(chuàng)造中國歷史的實踐中扮演一定或重要角色,承認個人在創(chuàng)造中國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通過對這些人物的言談舉止的描寫,寫出他們的神韻、性格、思想、氣質、情感、欲望、愛好等等,這是史學工作者的神圣職責。本書對這些人物的述寫,則主要挑選傳主一生中對中國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事跡進行描寫、敘述,“寓論于史”,別開生面。讀者也可以見仁見智,按照評價歷史人物的客觀標準和主觀愛好,排定這些人物的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