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修訂版序言
用戶指南
前言
第一章從未來回到現在
本書探討的是一種技術引發(fā)的“間斷”,這種間斷將近迫使企業(yè)按照一套完全不同的規(guī)則進行競爭。一些公司已經在著手運用一對一的營銷原則,這些競爭者業(yè)已窺視到了此種間斷的另一邊,瞥見到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未來——然后轉身回來為之進行準備。
第二章顧客份額,而非市場份額
消費者不是開關,他們是音量旋扭。他們能夠而且的確對著終其一生所使用的各種產品和服務,在將音量調高調低。明日的顧客份額營銷商不是一次專注于一種產品,然后努力在一個財政期間內將此種產品賣給盡可能多的顧客;他們將會一次專注于一位顧客,然后在這位顧客的一生期間努力向其售賣盡可能多的產品。
第三章與你的顧客進行協(xié)作
無論你經營的是什么樣的企業(yè),可能都在將過多的費用化到了顧客的獲取上,而在顧客保持方面則花費不足。如果你從未聽到過一句抱怨之辭,那就應該為之憂慮,而非自我慶幸。
第四章區(qū)分顧客,而非僅僅產品
比起產品來.人要獨特得多。對你而言,有些消費者比其他的更有價值;有些顧客會產生出其他顧客;有些顧客對你的公司只能帶來負的價值。你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顧客嗎?個體顧客區(qū)分的未來,就在于產品、服務、關系的批量訂制。
第五章縱深經濟,而非規(guī)模經濟
規(guī)模經濟驅動著大眾營銷商競爭市場份額,而縱深經濟則推動著一次一位顧客的顧客份額之戰(zhàn)。在一對一未來,重要的不再是你對自己所有的顧客知之多少,而是你對自己顧客中的每一位知之多少。這就意味著要想勝贏,你不再非得變成巨人。
第六章管理你的顧客,而非僅僅你的產品
在傳統(tǒng)營銷組織中,產品得到了精心管理,而顧客僅僅在收銀臺前被清點一下了事。在任何一家管理良好而又面對競爭對手威脅的公司里,大量的時間精力耗費在識別最佳員工、激勵他們更有效地工作并在其做到這點時僅給予不相稱的獎勵。這種完全一樣的原則應該運用到顧客身上。一家顧客管理型的公司管理的是顧客間的差異性,對其中一些顧客給予獎勵并在同時盡力擺脫另外一些顧客,不斷改進所保持顧客中每一位的業(yè)績。
第七章讓你的顧客參與對話
不要運用媒體使你的目標受眾陷人你的廣告宣傳訊息當中,要想方設法與你的每一位顧客進行交談。未來的對話類似于直接響應式營銷——但為反向而行。顧客先行指路,而營銷商隨后響應,一次一位顧客。
第八章將產品提供給顧客,而非將顧客推向產品
由于技術促使雙向的互動通訊變得更為快捷、更為價廉并區(qū)更容易使用,所以在你做出采購決策之前單單為了針對你之所需交換信息,親身前往一家零售店的必要性將會越來越小。期待有不斷增多的“可尋址產品”與洶涌而現的可尋址媒體進行互補。每當一位消費者不得不離家辦事時,一次商機也就展現到了眼前。
第九章賺錢之時保護隱私,而非威及到它
大哥幾近來臨。他的賢妹就是昨晚吃飯時給你打電話的那個電話營銷接線員,他的賢侄就在長島的某個地方經營著賽馬賭博和雜志訂閱買賣。然而,新的媒體技術很快會帶來一套自由市場解決方案:“主機”系統(tǒng)和隱私權協(xié)調人。
第十章光速社會
未來與其說是富人和窮人的故事,還不如說是“有場地”和“無場地”的故事——那些必須在某個地方上班的人和那些無需去固定上班地點的人。 200年以前,工業(yè)革命將勞動大軍集中在了一起;而信息革命將使這一流程轉向,最終會將我們中的一半以上遣送回家。一個成年人參加到勞動大軍,受雇一家單一企業(yè)達40年之久,然后領著一份養(yǎng)老金和一只金表欣然退休回家,這在歷史上較為短促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又回到了依賴于捕獵采集的遠古社會形態(tài)。我們只能依賴于所能采尋到的東西過活——創(chuàng)意、娛樂圖像或服務,將其表演給他人,換取安身之本。而且,我們必須全都得去四處采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