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1896—1931),名章垿,初字槱森,后更字志摩。浙江海寧縣硤石鎮(zhèn)人。出身于一個封建色彩濃厚的富裕資產階級家庭。1900年入家墊,1907年入硤石開智學堂,1910年入杭州府中學。1915年秋進上海滬江大學,同年底去天津北洋大學。1916年秋入北京大學。1918年夏赴美入克拉克大學讀銀行學及社會學,畢業(yè)后進哥倫比亞大學習政治。1920年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同年,橫渡大西洋,入英國劍橋大學學政治,興趣逐漸轉向文學,開始寫詩。1922年3月,與在德國學習的夫人張幼儀離婚。10月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平民大學教授,先后參加“新月社”、“現代評論”派,成為這些社團的主要成員。這期間,在《晨報副刊》、《小說月報》、《文學旬刊》、《努力》周報、《現代評論》、《學燈》等北京、上海報刊上發(fā)表詩文,頗有影響。在北京主編過《晨報副刊》、《詩刊》。1926年秋與陸小曼結婚后移居上海,先后在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及南京中央大學任教。1927年春與胡適等組辦“新月書店”,第二年春籌創(chuàng)《新月》月刊,任總編輯。后又主編《詩刊》。1924年至1928年間,去過日本和英國、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各國,以及新加坡、印度游歷。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坐飛機去北平,中途遇霧,觸濟南附近黨家莊的開山,機毀人亡。時年36歲。徐志摩著作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葉》、《自剖》、《巴黎的鱗爪》、《秋》,信札日記有《愛眉小札》、《志摩日記》;小說集《輪盤》,劇本《卞昆岡》(與陸小曼合著),譯著《渦提孩》、《曼殊斐爾短篇小說集》、《瑪麗瑪麗》(與沈性仁合譯)、《戇第德》等。此外,還有未收入集子的詩歌和各種形式的散文,散見在報刊雜志上。徐志摩,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資產階級詩人、作家。他一生是短暫的,只活了36年;文學生涯也是短暫的,只有10年。但是,從20年代初到30年代初的文壇上,他卻是個活躍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藝術比較典型地反映了中國資產階級的思想動向和藝術趣味,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和藝術風格。茅盾對徐志摩一生曾經作過頗高的論斷,指出他是中國資產階級的代表詩人,“是中國布爾喬亞‘開山’的同時又是‘末代’的詩人”,因而“志摩以后的繼起者未見有能并駕齊驅”的。半個世紀后,茅盾又評論說:“我認為在‘五四’以后的詩人中,徐志摩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國資產階級的代表詩人,是很值得我們注意和研究的?!毙熘灸ψ鳛橐粋€詩人,不管對他的評價如何不同,人們都是承認的,但作為一個散文作家,據說“還有待確認”。其實,早在二三十年代,對徐志摩的散文家地位,不僅“確認”過,而且還把他作為一種散文流派的代表?!吨袊挛膶W大系·散文一集》和一些散文、小品選集,都把他的作品作為一家選進去。他的散文曾經引起過研究者的普遍注意。徐志摩在世時就有人說,“他的詩及散文,都已經有一種中國文學里從來不曾有過的風格。”“在散文與詩方面,所成就的華麗局面,在國內還沒有相似的另一人?!笔攀篮螅簧偃嗽诘磕钗恼吕?,都談到他的散文?!靶略律纭钡娜撕退膶W生,固然竭力推崇,說“他寫起文章來真是痛快淋漓,使得讀者開不得口,只有點頭只有微笑只有傾服的份兒!”有的贊揚像他那樣“文采華麗,連吐一長串的珠璣的散文作者,在現代還找不到第二個?!毙熘灸Φ呐笥褜λ纳⑽囊步豢诜Q贊,有的說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也并不小”;有的甚至認為散文比詩成就還大,他的“散文原是詩的擴演”;有的贊美其散文“像夏云的層涌,春泉的潺湲!他的文章的確有他獨到的風格,在散文里不能不讓他占一席地。誠然,這樣的高度評價,有的還近乎吹捧,并不完全科學。也許由于同派、師生或朋友之誼的緣故,有所偏愛,故多溢美之詞。不過,徐志摩散文在藝術上的成就和獨特風格,成為中國現代散文發(fā)展史上一種流派的代表人物,卻也是事實。在這一點上,連當時的左翼作家也給予應有的評價,認為他的散文“是詩的一種形式”;指出他“在散文方面,也著實的盡了不少力”,肯定其在散文發(fā)展史上的“貢獻”。然而,多年來,對徐志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詩歌上,對他散文的研究,甚少有人問津。詩歌和散文,對徐志摩來說,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缺一就不成其為徐志摩,因而研究也是不能偏廢的。本書選了徐志摩的散文30余篇。如“泰山日出”、“我所知道的康橋”、“‘志摩書信’選”、“我的彼得”等皆屬名篇佳作。此外,還有編者在掌握了大量的、翔實的資料的基礎上,撰寫的具有獨到見解的序言。本書既可供讀者鑒賞,又為研究者提供了參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