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導論 歐洲國際法及其擴展
第一章 中國與國際法的早期接觸
一、早期的機會
二、林則徐翻譯國際法的嘗試
第二章 《成國公法》:晚清國際法系統(tǒng)輸入之開端
一、《萬國公法》的翻譯與出版
二、《萬國公法》之內容與傾向
三、丁韙良之意圖
四、清政府的反應與《萬國公法》的影響
第三章 洋務時期的國際法輸入
一、丁韙良同文館時期的國際法譯著
二、同文館的代法教育
三、丁韙良晚年的講學與一生譯書之評價
四、法南制造局翻譯的幾種國際法書籍
五、早期出洋使節(jié)與國際法的接觸
第四章 留日學生與20世紀 初年的國際法輸入
一、留日學生譯著介紹
二、新刊物與國際法知識之傳播
三、20世紀初年國際法輸入之特點
第五章 國際法與晚清知識界
一、洋務時期思想家的認識
二、國際觀念與主權意識
三、四位青年士子的答案
四、可恃與不可恃之間
五、以公法通《春秋》——維新派的公法觀
六、世紀初的反思:理性趨向
七、方式與心態(tài):一點評判
第六章 國際法與晚清外交
結語
附錄:主要參考與征引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