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五十年中國哲學風云

五十年中國哲學風云

五十年中國哲學風云

定 價:¥25.30

作 者: 王炯華主編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6026659 出版時間: 199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52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暫缺《五十年中國哲學風云》簡介

作者簡介

暫缺《五十年中國哲學風云》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新舊興革,風云初起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奠定了新中國的意識
    形態(tài)基礎,“舊”哲學的反省和批判以及知識分子思
    想改造和思想文化領域一系列批判卻扼殺了知識分
    子的獨立人格及其主體意識,不僅使所有非馬克思
    主義哲學幾無容身之地,而且開始使思想文化領域
    幾無重大的創(chuàng)作。
    一、新哲學的普及(2)/二、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12)/
    三、“舊”哲學的反?。?0)/四、胡適和梁漱溟批判(30)/
    五、電影《武訓傳》和胡風批判(39)
   第二章 現(xiàn)實的呼聲與超越的躁動
    ——關于過渡時期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
    論爭
    圍繞學習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
    中共中關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院楊獻珍導艾思奇就
    “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發(fā)生了論爭,隨后引起學術
    界的公開論爭。在被稱為“新中國第一次哲學大論
    戰(zhàn)”的這場哲學論爭中,楊獻珍的觀點被概括為“綜
    合經(jīng)濟基礎論”,艾思奇的觀點被概括為“單一經(jīng)濟
    基礎論”。雙方論爭實質(zhì)上表現(xiàn)了社會主義改造的現(xiàn)
    實呼聲和超越的躁動。后來被指責為“反對社會主義
    道路的”楊獻珍的“綜臺經(jīng)濟基礎論”不僅在當時是
    正確的,而目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具有更
    大的活力。
    一、從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報告到過渡時期的總路線(50)/
    二、過渡時期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問題的提出(59)/三、
    過渡時期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問題論爭的主要代表觀點
    (65)/四、關于過渡時期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問題論爭的
    思考(72)
   第三章 “大躍進”哲學和“思維與存在同一性”論爭
    急于脫貧向共產(chǎn)主義過渡、“超英趕美”的“大躍
    進”是充滿激情的全民運動,哲學家和理論家富于詩
    意的配合便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chǎn)”、“人的主
    觀能動性是望不到邊的”一類“大躍進”哲學及其更
    富哲學抽象思辨形式的“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理
    論。楊獻珍等人反對“大躍進”哲學的現(xiàn)實和“思維導
    存在的同一性”則開始付出政治代價。
    一、從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
    “大躍進”(84)/二、“大躍進”哲學的現(xiàn)實(90)/三、現(xiàn)實哲
    學的抗爭(107)/四、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論爭(115)/五、
    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論爭與“大躍進”哲學(134)
   第四章 重提階級斗爭與“合二而一”哲學“罪案”
    剛剛渡過三年困難時期,開過總結(jié)“大躍進”以
    來教訓的七千人大會,毛澤東又先后主持北戴河中
    央工作會議和中共八屆十中全會,重提階級斗爭,制
   
    定了后來所稱的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
    路線。在這“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月中,又發(fā)生了所
    謂第三次哲學大論戰(zhàn)即關于“一分為二”與“合二而
    一”的論爭,再次釀成了楊獻珍等人的哲學“罪案”。
    一、從北戴河會議到“文化大革命”前思想文化領域的批
    判(142)/二、“合二而一”與“一分為二”的人為對壘
    (164)/三、‘合二而一”哲學“罪案’及教訓(175)
   第五章 “形而上學猖撅,唯心主義盛行”
    ——“文化大革命”的哲學現(xiàn)實
    所謂“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是當代中國的一場
    歷史性浩劫,而其哲學又被這場“革命”的發(fā)動者毛
    澤東所斥之為“形而上學倡獗,唯心主義盛行”。這耐
    人尋味的殘酷的事實,不僅反映了“文革”本身的荒
    誕,尤其反映了“文革”哲學現(xiàn)實的沉重而嚴酷。
    一、所謂反修防修的“繼續(xù)革命”論 (191)/二、個人崇拜的
    造神哲學(198)/三、制造派性的動亂哲學(209)/四、所謂
    革命大批判的斗爭哲學(222)/五、現(xiàn)實哲學的煉獄(239)
   第六章 沖破思想的牢籠
    ——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
    討論
    粉碎“四人幫”,給束了十年動亂,但人們的思想
    仍被牢牢禁錮在“兩個凡是”的現(xiàn)代迷信中。關于實
    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雖然只不過是重
    申馬克思主義的常識,但卻振聾發(fā)聵。它是當代中國
    人沖破思想牢籠的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人進入社
    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哲學革命。
    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的由來(251)/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發(fā)表及其所引起的
    反應(264)/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的展
    開(277)/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與撥亂
    反正(286)/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所涉
    及的主要理論問題(295)/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
    準大討論給中國帶來的新變化(307)
   第七章 人道主義與異化問題
    80年代初期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討論是對“文
    革”浩劫的反思和馬克思早期研究的回應,也是繼五
    四之后的又一場思想啟蒙運動,對于中國完全走出
    中世紀、進入現(xiàn)代化新時期具有極大的理論意義和
    現(xiàn)實意義??墒窃趧倓偨Y(jié)束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
    唯一標準大討論的中國,這一場極有意義的哲學學
    術討論還來不及全面而深入的展開,又被“理論權(quán)
    威”從政治上給扼殺了。
    一、從反思“文革’到呼喚五四精神( 314)/二、從回溯歷史
    到解讀馬克思文本(321)/三、從反思現(xiàn)實到呼喚人文精
    神(327)/四、對80年代初期人道主義討論的回溯(333)/
    五、關于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討論的若干啟示(359)
   第八章 經(jīng)久不衰的文化熱
    在政治改革滯后、哲學面臨困境的八九十年代,
    中國大陸出現(xiàn)了經(jīng)久不衰的“文化熱”。從“文化”的
    定義到文化的樣式,從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到現(xiàn)代文化
    的取向,從中西文化比較到中西文化的會通等等,問
    題雖然不出五四以來的文化研究和討論的范圍,但
    卻具有現(xiàn)代化的時代氣息和跨世紀的文化思考,而
    其人文精神或人文素質(zhì)的呼喚,則反映著科學主義
    和人文主義合流的趨勢。
    一、80年代“文化熱”的興起(368)/二、90年代文化再熱
    (392)
   第九章 現(xiàn)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熱
    中國80年代以來全方位的改革開放,不僅引進
    了西方的科技和器物,而且引進了西方的文化和思
    想。其中西方哲學又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課題,在廣袤
    的中國大地上尤其掀起了一陣陣現(xiàn)代西方人本主義
    哲學熱。這對于中國人面問世界、走向世界、進入現(xiàn)
    代化新世界同樣具有重大的意大
    一、薩特的存在主義熱(412)/ 二、“弗洛伊德熱”(429)/
    三、“尼采熱”(446)/四、“西方馬克思主義熱”(458)
   第十章 思想解放唱新曲
    ——從“姓社姓資”爭到“姓公姓私”爭
    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是中國
    進入社生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哲學革命,但隨
    著改革特別是經(jīng)濟改革的深入,中國大陸又發(fā)生了
    “姓社姓資”爭和“姓公姓私”爭。這表明哲學上觀念
    的變革,思維方式的轉(zhuǎn)換,仍然需要不斷的解放思
    想。80年代以來中國改革特別是經(jīng)嚴改革所取得的
    成就正是不斷解放思想的結(jié)果。
    一、幾度交鋒“姓社姓資”爭(472)/ 二、數(shù)陳“萬言”“姓公
    姓私”爭(505)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