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范縝評傳

范縝評傳

范縝評傳

定 價:¥33.00

作 者: 潘富恩,馬濤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
標 簽: 范縝

ISBN: 9787305028762 出版時間: 1996-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31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套叢書是我國跨世紀的、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國家主席江澤民為該套叢書題詞:“總結與繼承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繁榮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边@套叢書根據(jù)毛澤東同志“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chǎn)”的指示精神,選取中國歷史最有影響、最有代表性的人物270余人作為傳主,出版200部。有哲學思想家、政治思想家、科學思想家、文藝思想家、宗教思想家等。叢書“評”和“傳”相結合,實事求是地在不同層面上生動展示出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創(chuàng)造性業(yè)績,以微見著,由具體到一般地勾勒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總體面貌,揭示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批判與繼承相結合,古為今用,為實現(xiàn)繼往開來,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物質(zhì)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借鑒,做出貢獻。

作者簡介

  潘富恩,1933年12月生,浙江溫州甌海人,1955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作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國際儒聯(lián)理事。著有《中國哲學論稿》、《中國古代認識論史略》、《呂祖謙思想初探》、《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呂祖謙評傳》。主編:《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哲學卷),參加主編:《中國哲學三百題》、《哲學大辭典·中國哲學史卷》、《孔子大辭典》、《中國歷代思想家傳記匯詮》等,發(fā)表論文80余篇。馬濤,1957年8月生于陜西省三原縣。1982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歷史系,1985年研究生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3年9月至今在復旦大學哲學系攻讀哲學博士學位,師從潘富恩教授,專攻中國哲學史?,F(xiàn)為全國董仲舒研究會理事。主要著作有《呂坤思想研究》(1993年版)、《中國實學史》(1994年版,作者之一)等。另在《哲學研究》、《孔子研究》、《學術月刊》、《未定稿》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

圖書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范縝評傳
 第一章 家世、生平與論著
  一、家世
  二、關于生卒年的辨證
  三、生平與論著
 第二章 南朝時期的社會與佛教
  一、門閥土族政治
  二、統(tǒng)治者佞佛
  三、南朝時期的僧官制度
  四、南朝的寺院經(jīng)濟
  五、佛教的盛行與反佛斗爭
 第三章 《神滅論》發(fā)表年代的考辨
  一、問題的提出
  二、對問題的考辨
  三、結論
 第四章 范縝前唯物主義形神觀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形神”問題的起源與神滅論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神滅論思想的發(fā)展與理論體系的形成
  三、神滅與神不滅論斗爭的激化
 第五章 《神滅論》產(chǎn)生的理論背景
  一、彗遠的因果報應說與形盡神不滅論
  二、梁武帝蕭衍的“真神佛性論”
 第六章 《神滅論》產(chǎn)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第七章 兩次神滅與神不滅論戰(zhàn)的歷史過程
 第八章 《神滅論》理論辨析
  一、“形神相即”
  二、“形質(zhì)神明”
  三、“人之質(zhì),質(zhì)有知”與“知慮各有其本”
  四、“教之所設,實在黔首”
  五、“浮屠害政,桑門蠹俗”
 第九章 圍繞《神滅論》展開的理論論爭
  一、沈約的《難范縝神滅論》
  二、曹思文的《難神滅論》與《重難范縝神滅論》
  三、蕭琛的《難神滅論》
 第十章 《神滅論》的歷史意義及其理論局限
……
何承天評傳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