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1.1 智能運輸系統(tǒng)(ITS)體系框架的研究背景
1.1.1 世紀之交的交通運輸和信息化社會
1.2.1 ITS的產生及其實質
1.1.2.1 智能運輸系統(tǒng)的產生和主要內容
1.1.2.2 智能運輸系統(tǒng)的實質
1.1.3 智能運輸系統(tǒng)的框架結構
1.1.3.1 控制系統(tǒng)和智能系統(tǒng)的發(fā)展
1.1.3.2 智能運輸系統(tǒng)在知識層次上的建立
1.1.3.3 智能運輸系統(tǒng)在知識層次上的表達
1.1.3.4 智能運輸系統(tǒng)體系框架的作用
1.1.4 國外ITS體系框架研究概述
1.2 中國ITS體系框架研究概述
1.2.1 中國開發(fā)和應用ITS所面臨的形勢
1.2.2 中國ITS體系框架研究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1.2.3 中國ITS體系框架研究的基本原則
1.2.4 中國ITS體系框架研究的主要目標
1.2.5 基本定義
1.2.6 主要組成部分
1.2.7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8 ITS的標準化
1.3 中國ITS體系框架整體概貌(文檔的組織)
1.3.1 用戶主體和服務主體
1.3.2 服務領域劃分和用戶服務、子服務
1.3.3 邏輯框架
1.3.4 物理框架
1.3.5 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技術平臺和通信系統(tǒng)
1.3.5.1 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技術平臺
1.3.5.2 通信系統(tǒng)
1.3.6 其他
1.3.6.1 標準問題
1.3.6.2 評價
第二章 服務與子服務定義
2.1 名詞術語定義
2.1.1 服務領域劃分
2.1.2 用戶主體定義
2.1.3 服務主體定義
2.1.4 終端定義
2.2 服務與子服務定義
2.2.1 交通管理和規(guī)劃領域
2.2.1.1 服務定義
2.2.1.2 子服務定義
2.2.2 電子收費領域
2.2.2.1 服務定義
2.2.2.2 子服務定義
2.2.3 出行者信息領域
2.2.3.1 服務定義
2.2.3.2 子服務定義
2.2.4 車輛安全與輔助駕駛領域
2.2.4.1 服務定義
2.2.4.2 子服務定義
2.2.5 緊急事件和安全領域
2.2.5.1 服務定義
2.2.5.2 子服務定義
2.2.6 運營管理領域
2.2.6.1 服務定義
2.2.6.2 子服務定義
2.2.7 綜合運輸領域
2.2.7.1 服務定義
2.2.7.2 子服務定義
2.2.8 自動分路領域
2.2.8.1 服務定義
2.2.8.2 子服務定義
第三章 邏輯框架
第四章 物理框架
第五章 交通地理信息及定位技術平臺
第六章 智能運輸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第七章 智能運輸系統(tǒng)標準
第八章 技術經濟評價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