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半個世紀的夫妻生涯中,腥風血雨,坎坎坷坷!來自政治的;來自經濟的;來自精神的;來自病痛的;來自天災的、人禍的……鋪天蓋地的打擊,卻并沒有摧垮他們這一代革命夫妻的信念與意志:“求得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建立和實現(xiàn)一個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也沒有放棄他們對人類社會應盡的責任——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了我們兄弟姐妹八個人,逢年過節(jié)家庭聚會便是“二十幾口兒,兩大桌!”的壯觀。母親原想出版一本《蕭軍王德芬書信集》,以紀念她與蕭軍的這份姻緣。我理解母親的這一心愿,更看重父親當年那火樣的、十二分投入地愛的摯誠與狂熱!盡管有些朋友在看過了母親零零星星刊發(fā)出的她與父親的“情書”,并為近八旬的老母親如此“開明”與“坦率”而感吃驚俄確覺得這實在是難得的蠻有情趣的事——經過了50年的東奔西走、水火兵刀、顛沛流離、天災人禍……多少資料、文稿以至兩個小妹妹的性命都損失掉了,惟獨這批“情書”竟然失而復得完好無損,不能不說是“天意”!歷史的真實是值得珍視的,誰沒有從年輕的時候經歷過?誰沒有過青春的浪漫與幻想?我對這“歷史”充滿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