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1835—1910)的《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①(1884,簡稱《赫克》)是美國文學中的珍品,也是美國文化中的珍品。十年前(1984),美國文壇為《赫克》出版一百周年舉行了廣泛的慶?;顒雍蛯W術討論,也出版了一些研究馬克·吐溫,特別是他的《赫克》的專著。專門為一位大作家的一本名著而舉行如此廣泛的紀念和專門的研究,這在世界文壇上也是少有的盛事。這是因為《赫克》的意義不一般。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說,“一切現代美國文學來自一本書,即馬克·吐溫的《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這是我們所有書中最好的。一切美國文學都來自這本書,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過能與之媲美的作品?!雹谄渌拿蚁蟀B蕴?、屈里林、巴靈頓、??思{等,都有類似的評價。經過百余年的歷史檢驗,《赫克》之為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世界名著,殆已成定論?!逗湛恕返囊饬x,事實上已變超出文學的領域而成為美國文化的珍品。在20世紀,電影、電視等對于人們生活方式、社會風尚、價值觀念的形成與變遷,其影響之大,常使世人為之驚嘆。這在美國尤其如此。而回顧美國的電影史,自從第一架活動電影機于1895年發(fā)明,百年來卻一直偏愛馬克·吐溫迷人的小說,尤其是《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美國電影界在1900年便拍了《湯姆·莎耶歷險記》的黑白片。1917年拍了《赫克與湯姆》黑白片。1920年又拍了《赫克爾貝里·芬歷險記》黑白片。拍片的公司為著名的派拉蒙電影公司,導演為著名導演威廉·特蒙特·泰勒。赫克由路維斯·索琪卡勃扮演,“國王”由湯姆·奧·貝茨扮演,“公爵”由考拉爾·亨佛萊扮演,杰姆由喬治·李特扮演。當時的《紐約時報》對影片作了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