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評述數字化與人文精神

數字化與人文精神

數字化與人文精神

定 價:¥28.00

作 者: 鮑宗豪主編
出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禮品書

ISBN: 9787542617972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 558 字數:  

內容簡介

  后記 隨著數字化技術和數字化人文作品的日益繁盛,對數字化人文境遇及其人文特征的深入探討日益成為諸多人文學者關注的重點領域。2001年由上海華夏社會發(fā)展研究院主持召開了“網絡與當代社會文化”的全國學術研討會,該研討會的同名論文集《網絡化與當代社會文化》已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fā)行,當年被評為 “上海市民最喜愛的20本書”之一,社會反應強烈;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和上海華夏社會發(fā)展研究院聯合主持召開的“數字化與人文精神”的全國學術研討會,是繼“網絡與當代社會文化’’之后,全國文社會學者第二次相聚上海,討論網絡化、數字化的最新進展;可以說,本書的最后結集出版是我們與上海三聯書店的又一次合作。從網絡化到數字化研究的轉變,是對網絡技術、網絡社會的認識的深化。因為數字化是信息的一種現代技術化形式,它突出信息社會、網絡社會的數字形式對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方位影響—數字化將宇宙萬物和人類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日常生活濃縮為統(tǒng)一的數字化形式,構建出一個新的數字化生存空間,它是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一個新層次、新階段,預見和昭示出一種數字新文明的誕生。 《數字化與人文精神》從人文視野透視數字化的歷史進程和未來發(fā)展前景,突出數字人文、數字時空對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觀、價值觀、 認識論以及人丈精神本身的重塑作用。數字化改變了世界和人類自我原有的生存和發(fā)展模式,也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圖式。盡管這種改變還剛剛開始,但它所引發(fā)的欣喜、激動、不安等特征,首先在人文精神領域得到直接的反映;作為人文精神擴展的漣漪和圈層效應,它逐漸向自然科學和技術應用、社會應用等領域擴散。本書直接承襲了《網絡與當代社會文化》的編排方式和寫作主題,在內容上進一步深化,專題研究進一步集中,并加強了實證性研究的厚度,是數字化的理論探索和現實更加緊密的結合,是數字化與人文精神的研究,從抽象的玄思走向活生生的生活實踐,促進了不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對“數字化與人文精神”主題研究的相互溝通和彼此借鑒,在數字化與社會發(fā)展、數字化與語言、數字化與社會控制、數字化與自我、數字化與自由、數字化與自律等許多命題上進一步深入探討。

作者簡介

暫缺《數字化與人文精神》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重視數字化時代的精神現象研究(導言)
一 數字化時代的人文精神
論數字化時代的人文精神
數字化與人文精神
在超載中尋求擴展
——信息化時空及中國當代人文精神的建構
數字化、人文精神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數字休人文價值論的意義及局限
數字時代的自我認同
軟智能體的認識論蘊涵
論數字化思維
數字叢林與人文精神的超越
數字鴻溝與人文精神的重建
二 數字化與社會
數字化與社會歷史觀的創(chuàng)新
數字化浪潮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基于BBS的網絡交往特征
賽博空間及賽博文化的現在與未來
——虛擬實在的顛覆性
論網絡空間的社會特性
數字城市
——一種新的城市生存發(fā)展方式
虛擬社區(qū)和現實社區(qū)的比較分析
三 數字化生存與實踐
簡論信息社會人的E化生存
生活方式在數字化生存中的建構功能
數字化生存與生存的數字化
論E勞動
略論社會實踐的新形式
——虛擬實踐
虛擬實踐、社會二重化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四 數字化與政治
網絡結社初探
論網絡政治時代
數字化時代的政治建構
互聯網絡與民主的前景
五 數字化與語言、文化
六 數字化與教育、人文素質
七 數字化與戰(zhàn)爭
八 綜述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