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世界哲學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

定 價:¥28.00

作 者: 李澤厚著
出版社: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康德

ISBN: 9787806880234 出版時間: 2003-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1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第一章思想來源和發(fā)展過程1、“康德哲學是法國革命的德國理論”。如果說《純粹理性批判》的文體有如康德的單調(diào)生活,那么其內(nèi)容卻反映了整個時代。2、康德的政治態(tài)度;主張共和政體,要求“筆的自由”,反對暴力革命。3、康德與前康德哲學的關系。牛頓(科學)與盧梭(民主)者影響康德最大的兩個人。4、十八世紀五十年代的康德。自然科學論著具有哲學家的特征;重視方法論、整體觀點和理論概括?!蹲匀煌ㄊ泛吞祗w論》等著作。5、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康德??鄲篮图m纏于科學與宗教、形而上學關系等問題,經(jīng)驗論的傾向。等著作。6、“二律背反”把康德從“獨斷論的迷夢中喚醒”。從就職到三大《批判》。7、德國資產(chǎn)階級文化巨人的雙重性特色??档屡c歌德。……第二章認識論:(一)問題的提出;第三章認識論:(二)空間與時間;第四章認識論:(三)范疇;第五章認識論:(四)“自我意識”;第六章認識論:(五)“二律背反”;第七章認識論:(六)“物自體”;第八章化理學:(上)道德律令;第九章倫理學:(下)宗教、政治、歷史觀點;第十章美學與目的論。

作者簡介

  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五四年畢業(y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學拉。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歷史本體論》等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思想來源和發(fā)展過程
   一時代背景、階級根源和政治傾向
   二思想資料
   三牛頓和盧梭的決定性影響
   四前批判期
   五“使各種相互對立的哲學派別結合在一個體系中”
   六關于“回到康德”的現(xiàn)代思潮
   第二章認識論:(一)問題的提出
   一所謂“批判哲學”
   二“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
   三二元論和唯心主義
   四“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
   首先的和基本的現(xiàn)占”
   五“綜合”是改造對象
   六關于數(shù)學的本質
   第三章認識論:(二)空間與時間
   一時、空是所謂“感性直觀形式”
   二“經(jīng)驗的實在性”和“先驗的觀念性”
   三現(xiàn)代西方哲學批判康德的時、空觀
   四“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
   第四章認識論:(三)范疇
   一范疇作為“知性純粹概人”
   一“先驗構架”
   三“知性的先驗原理”:甲、“量”與“質”
   四乙、“實體”與“因果”
   五丙、“交互”與“經(jīng)驗思維三準則”
   六自然科學因果性理論中的康德主義
   七“必然性的證明是在人類活動中,
   在實驗中,在勞動中”
   第五章認識論:(四)“自我意識”
   一“自我意識”是康德認識論的核心
   二“主觀演繹”
   三“客觀演繹”
   四“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的相互依存
   五康德反對“自我”心靈實體
   六黑格爾的“自我音識”
   七“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八“哥白尼式的革命”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