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傳承有緒。從史前濫觴時期算起,至今也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中國的卷軸畫,從魏晉到當代,經歷了近兩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可謂長河瀚海,景象萬千。各朝代的繪畫作品,體現(xiàn)了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審美理想和藝術發(fā)展水平。一代代宗師巨匠,廣納博采,革新創(chuàng)造,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在中國畫的發(fā)展道路上樹立了一座座豐碑?!吨袊嬞p析》,輯入自東晉至當代300多位畫家的500余件卷軸畫精品,每人1-4件不等。各時代有影響力的大家作品均予斟酌選入,無有遺漏。當然,對于在各個歷史時期影響深廣,開避一代新風,在中國畫領域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師及其作品,則不惜濃墨重彩。畫的歷史是流動的,發(fā)展的,考慮到藝術精神中的創(chuàng)造性原則,編者在選擇畫家及其作品時,首先注重其革新創(chuàng)造精神,注重個性化風格,注重藝術作品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同時也注意了中國畫語言的純正性和豐富性。還有一點值得一提,本書特別下功夫輯入了許多散失在海外的中國畫精品,使讀者有耳目一新之感?!吨袊嬞p析》重視選圖,也同樣重視文字表述。在整體框架上具有循循善誘,引人入勝的特點。書前有周林生先生論述美術欣賞的序文,觀點新穎,深入淺出,頗有見地。有杜哲森和單國強先生著“中國畫概述”的兩篇導論,文論鮮明,資料翔實,頗具學術深度。各朝代之前有單國強和陳履生先生著述的簡明扼要的斷代美術簡史,每位畫家均有生平軼事簡介,對每件入選的作品并附有關于藝術內涵、表現(xiàn)手法、風格特征等具體分析。全書約50萬字,以史帶論,深入淺出,通俗流暢,簡潔質樸。既無枯燥乏味的學究氣,又沒有捕風捉影、故弄玄虛、無病呻吟和拖泥帶水的時弊。參與全書文字著述的20幾位專家學者,主要來自故宮博物院陳列部、研究部和中央美術學院史論系。他們熱情投入,認真嚴謹,以多年的潛心研究積累作基礎,寫通俗可讀的普及性的文章,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位專家共同參與撰寫,避免了一家之言失之偏頗的缺點。各家觀點有機融合,為廣大讀者提供的是一部客觀公正的中國繪畫簡史。中國畫風格的嬗變是從畫論發(fā)展作依據的。各個時代都有獨樹一幟、日臻完善的繪畫理論。本書在介紹畫家及分析作品的同時,緊扣了畫家所處時代的畫論發(fā)展脈絡及畫家的藝術主張?!吨袊嬞p析》共分5冊:魏晉至五代繪畫、宋元繪畫、明代繪畫、清代繪畫、近現(xiàn)代繪畫。全書文圖穿插,文隨圖走,圖文互映,讀者對應著文章欣賞作品,方便而舒適??紤]到美術作品欣賞圖冊應準確傳達原作的精神和技術細節(jié),故本書大部分彩圖是用拍攝原作的反轉片制版,在制版過程中又特別用心校色,因而圖版層次清晰,色彩準確。其中有不少局部放大圖,可供讀者細細品味其筆墨變化。她不僅適用于美術愛好者欣賞學習,對于美術專家,亦具有研究鑒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