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查理》用柔和、幽默、動情的口吻講述了一只被捕獲的鳳頭鸚鵡查理和收養(yǎng)他的奇特而又顯赫的家庭。故事從遠東一直延伸到紐約的斯卡斯黛爾。25年中,這只奇異美麗的鳥一直陪伴著日益壯大的托平一家。故事始于富有傳奇色彩的英屬殖民地香港。在那里,查理和他的拯救者一起經歷了駐遠東外國記者相當熱鬧的家庭生活。這一家走到哪兒都帶著他們的動物隨從,且經常笑話百出。查理由于高傲的個性和語言天賦贏得了所有人和動物的歡心。奧戴麗·朗寧·托平,自由攝影記者、雕塑家、記錄片撰稿人,中國事務專家。生于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凱姆羅斯鎮(zhèn),畢業(yè)于奧古斯塔大學。1951年在西貢,奧戴麗決定放棄學業(yè),轉而成為一名戰(zhàn)地記者。奧戴麗有五個美麗的女兒,一個生在越南西貢,兩個生在倫敦,一個生在柏林,一個生在紐約的斯卡斯戴爾。他們還有五個外孫了,一個曾外孫女,兩只大狗和七只自負的貓。周恩來曾為她的新書《東方欲曉》題詞:“感謝你為中國所做的一切”。因為作為《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資深記者,她第一個把秦始皇兵馬俑報道給全世界。鄧小平、喬冠華等政要也都和她相熟。奧戴麗和查理一起講了一個了不起的故事,從世界大事到家庭瑣碎。一個水手在澳洲內陸綁架了查理并把他賣給一個卑劣的香港鴉片小販。獲救后,查理用25年的雞叫和鸚鵡獨有的教導方式回報了她的善意。他隨托平一家周游世界,最后定居在紐約的斯卡斯黛爾。在這個郊區(qū),查理像以前一樣安家落戶,在院里的樹上建了新家,他會說好六種語言,有漢語、英語、西班牙語和烏鴉語等。他自學成才并具有獨一無二的實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