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老子
道家,古之道術之一
老子的宇宙觀和人生觀與民間意識
無為之治
用兵之道
老子與民間文化及其文學
第二章 莊子
神仙思想的影響
肖遙自在
萬物齊一
衛(wèi)生保命
入世與出世
第三章 孔子
治世之道:尊禮、重道
以仁為體
以禮為用
遵守習俗
為政以德 必先正名
《論語》與民間文學
第四章 孟子
孟子的為人處世
性善說
仁、義、禮、智
義利之辯
物質享受與倫理道德
施行仁政
民間文學的營養(yǎng)
第五章 荀子
荀學淵源
性惡說
勸學修身
虛壹而靜,辨別榮辱是非
強國安民,王霸之別
尊禮重樂,移風易俗
運用民間文學語言和形式闡發(fā)思想
成相辭
第六章 墨子
自苦利人,求技為用
尊天祀鬼,非命救世
尚同、兼愛
非攻
尚賢、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
儒墨之別
第七章 韓非子
立正計,除五蠹
評儒墨,重實用,尊老子,倡無為
法家先導
法、術、勢三位一體
法、術、勢之用
搜集和運用民間文學創(chuàng)立新文化
第八章 《呂氏春秋》
……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