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LinuxRed Hat Linux 6.X實用大全

Red Hat Linux 6.X實用大全

Red Hat Linux 6.X實用大全

定 價:¥36.00

作 者: 喻文健,劉毅,金超編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UNIX操作系統(tǒng) Linux

ISBN: 9787115085481 出版時間: 2000-05-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79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Linux操作系統(tǒng)是UNIX操作系統(tǒng)在個人電腦上的完整實現(xiàn),它秉承自由、開放的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成為IT業(yè)界的新寵。Red Hat Linux以其易學易用、高效率開發(fā)、性能穩(wěn)定、技術支持強大等特點,早已受到廣大Linux用戶的青睞。Red Hat Linux 6.X的推出,更是縮短了這個優(yōu)秀的軟件同一般用戶間的距離。本書通過大量實例,分門別類地探討了Red Hat Linux 6.X中的各種令人激動的新特性,以及Linux的各種實用技巧,內容涉及Linux安裝、Linux實用命令、Linux使用技巧、X Window系統(tǒng)、在Linux中處理中文、Linux系統(tǒng)管理等內容。全書內容詳實、步驟清晰且通俗易懂,大多數(shù)實例都經過了實踐檢驗。本書適用于廣大Red Hat Linux愛好者,初、中、高級Linux系統(tǒng)的管理人員、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師生。

作者簡介

暫缺《Red Hat Linux 6.X實用大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Red Hat Linux 6.X的新特性
1.1 什么是Linux
1.2 什么是Red Hat Linux
1.3 為什么要用Linux
1.4 安裝功能的增強
1.4.1 新的HTTP方式安裝
1.4.2 支持為“Out-of-the-Box”處理器優(yōu)化的內核
1.4.3 新的安裝盤組
1.4.4 改進的軟件包選擇畫面
1.4.5 新的權限配置畫面
1.4.6 安裝中的X配置
1.5 桌面和窗口管理器的新特性
1.5.1 帶Enlightenment的GNOME
1.5.2 KDE環(huán)境
1.6 其他一些新的特性
1.6.1 增強字體的支持
1.6.2 增強的INIT腳本
1.6.3 切換桌面(Switchdesk)的特性
1.6.4 最新的穩(wěn)定內核2.2
第二章 開始安裝之前
2.1 取得文檔
2.2 取得所需的Red Hat Linux安裝組件
2.2.1 Red Hat Linux的盒裝套件
2.2.2 非正式的安裝套件
2.2.3 檢查升級的軟盤映像
2.3 收集系統(tǒng)信息
2.3.1 基本的硬件配置
2.3.2 視頻配置
2.3.3 與網(wǎng)絡有關的信息
2.4 安裝方式
2.4.1 在安裝過程中支持PCMCIA卡
2.4.2 從CD-ROM安裝
2.4.3 從FTP站點安裝
2.4.4 從一個HTTP站點安裝
2.4.5 從一個NFS服務器上安裝
2.4.6 從硬盤安裝
2.5 是否需要網(wǎng)絡啟動盤
2.6 是否需要PCMCIA支持軟盤
2.7 安裝類別
2.7.1 “工作站”類安裝
2.7.2 “服務器”類安裝
2.7.3 “用戶定制”安裝
2.8 硬盤分區(qū)
2.8.1 為Red Hat Linux騰出空間
2.8.2 分區(qū)命名方案
2.8.3 硬盤分區(qū)和其他的操作系統(tǒng)
2.8.4 硬盤分區(qū)和載入(mount)點
2.8.5 創(chuàng)建分區(qū)的數(shù)量
2.8.6 最后一項使用LILO
2.9 關于內核驅動程序
2.10 關于安裝的其他幫助
第三章 開始安裝
3.1 安裝程序的用戶界面
3.1.1 用鍵盤來導航
3.1.2 關于虛擬控制臺的建議
3.2 啟動安裝程序
3.3 開始安裝
3.3.1 選擇一種語言
3.3.2 選擇一種鍵盤類型
3.3.3 PCMCIA支持
3.4 選擇一種安裝方式
第四章 繼續(xù)安裝
4.1 選擇一種本地安裝方式
4.2 從CD-ROM安裝
4.3 從硬盤安裝
4.4 選擇一種網(wǎng)絡安裝方式
4.4.1 網(wǎng)絡驅動器的配置
4.4.2 配置TCP/IP網(wǎng)絡
4.5 通過FTP安裝
4.6 通過NFS安裝
4.7 通過HTTP安裝
4.8 升級或安裝
4.8.1 安裝(Install)
4.8.2 升級(Upgrade)
4.9 安裝類別
4.10 對SCSI卡支持
4.11 為Red Hat Linux創(chuàng)建分區(qū)
4.11.1 使用Disk Druid管理硬盤分區(qū)
4.11.2 使用fdisk工具
4.11.3 文件系統(tǒng)配置
4.12 初始化交換區(qū)
4.13 僅對硬盤安裝方式的信息
4.14 格式化分區(qū)
4.15 選擇和安裝軟件包
4.15.1 選擇組件
4.15.2 選擇單個包
4.15.3 包的相關性
4.15.4 包的安裝
第五章 結束安裝
5.1 配置鼠標
5.2 配置網(wǎng)絡
5.3 配置時區(qū)
5.4 選擇啟動后自動執(zhí)行的程序
5.5 配置打印機
5.5.1 Local打印機
5.5.2 Remote lpd打印機
5.5.3 SMB, Wndows 95/NT打印機
5.5.4 NetWar打印機
5.5.5 結束打印機的安裝
5.6 設置超級用戶root口令
5.7 身份驗證配置
5.8 創(chuàng)建啟動盤
5.9 建立LILO
5.9.1 對稱多處理主權與LILO
5.9.2 向LILO啟動命令行添加選項
5.9.3 LILO的替代者
5.10 配置X Window系統(tǒng)
5.11 重新啟動系統(tǒng)
第六章 Linux實用命令
6.1 Linux基本命令
6.1.1 登錄、退出和關機
6.1.2 虛擬控制臺
6.1.3 Shell環(huán)境
6.1.4 工作目錄
6.1.5 輸入輸出重定向和管道
6.1.6 進程與后臺執(zhí)行
6.1.7 Bash的優(yōu)化特性
6.2 文件系統(tǒng)操作命令
6.2.1 文件和目錄的創(chuàng)建、刪除、拷貝和重命名
6.2.2 In建立硬鏈接和符號鏈接
6.2.3 顯示文件系統(tǒng)和目錄的信息
6.2.4 顯示文件內容
6.2.5 改變文件和目錄的屬性
6.2.6 文件查找、比較和排序
6.3 文件壓縮與解壓縮
6.3.1 用tar建立存檔
6.3.2 用compress命令壓縮文件
6.3.3 用.gzip命令壓縮文件
6.4 更多的Linux命令
第七章 Linux使用技巧
7.1 文本編輯器Vi
7.1.1 vi簡介
7.1.2 vi基本概念
7.1.3 啟動和退出vi
7.1.4 進入vi編輯方式
7.1.5 vi基本編輯命令
7.1.6 光標的定位
7.1.7 命令行的指令
7.1.8 設置vi的環(huán)境變量
7.2 Linux下的中文環(huán)境
7.2.1 WZCE中文環(huán)境
7.2.2 CCE中文環(huán)境
7.3 Linux與Windows連通
7.3.1 Linux下訪問Windows系統(tǒng)的硬盤分區(qū)
7.3.2 Windows系統(tǒng)下訪問Linux的硬盤分區(qū)
7.3.3 Linux系統(tǒng)下的Windows虛擬機
7.4 尋找更多Red Hat Linux的文檔
7.4.1 在線幫助
7.4.2 從Internet得到幫助
第八章 X Window系統(tǒng)
8.1 幾種不同的窗口管理器
8.1.1 Fvwm95窗口管理器
8.1.2 AfterStep窗口管理器
8.1.3 Enlightenment窗口管理器
8.1.4 不同窗口環(huán)境之間的切換
8.2 配置GNOME的Enlightenment窗口環(huán)境
8.2.1 基本選項(Basic Options)
8.2.2 桌面(Desktops)
8.2.3 行為(Behavior)
8.2.4 聲音(Audio)
8.2.5 特定FX(Special FX)
8.2.6 背景
8.2.7 主題(theme)
8.2.8 快捷鍵(Keyboard Shortcuts)
第九章 KDE圖形桌面環(huán)境
9.1 KDE概述
9.1.1 KDE概觀
9.1.2 KDE桌面
9.1.3 啟動應用程序
9.1.4 使用窗口
9.1.5 管理文件
9.1.6 配置桌面
9.1.7 退出
9.1.8 文件關聯(lián)(MIME)類型
9.2 KDE程序面板(KPANEL)
9.2.1 外觀特性
9.2.2 配置Panel(面板)
9.2.3 Application Starter(應用程序啟動器)
9.2.4 開發(fā)人員指南
9.3 KDE文件管理器(KFM)
9.3.1 原理
9.3.2 使用KFM
9.3.3 常見的問題
9.4 KDE窗口管理器(KWM)
9.4.1 使用kwm
9.4.2 配置
9.4.3 聲音事件
9.5 KDE提供的應用程序簡介
第十章 X實用程序
10.1 圖像處理軟件
10.1.1 Electric Eyes介紹
10.1.2 GQview介紹
10.1.3 GIMP介紹
10.2 音樂播放軟件
10.2.1 GMIX 3.0混音器
10.2.2 CD播放器
10.2.3 MP3音樂播放器
10.3 播放動畫和VCD
10.3.1 aKtion!視頻播放器
10.3.2 媒體播放工具
10.4 網(wǎng)絡工具
10.4.1 Nascape網(wǎng)絡套件
10.4.2 FTP軟件
10.4.3 KNU網(wǎng)絡工具
10.5 X Window下使用中文
10.5.1 CXterm中文終端
10.5.2 Xdict英漢詞典
10.6更 多的X應用程序
第十一章 用RPM管理軟件包
11.1 RPM的設計目標
11.2 使用RPM
11.2.1 安裝軟件
11.2.2 卸載軟件
11.2.3 升級軟件
11.2.4 更新軟件
11.2.5 查詢軟件
11.2.6 驗證軟件
11.3 常見的RPM使用實例
11.4 其他RPM資源
11.5 圖形界面的工具GnoRPM
11.5.1 開始使用GnoRPM
11.5.2 顯示軟件包
11.5.3 安裝新軟件包
11.5.4 進行配置
11.5.5 軟件包的操作
第十二章 用Linuxconf進行系統(tǒng)配置
12.1 運行Linuxconf
12.1.1 樹形菜單接口
12.1.2 設置通過Web訪問Linuxconf
12.1.3 增加一個用戶的賬號——步驟概要
12.1.4 增加一個用戶的帳號——詳細解釋
12.1.5 修改用戶的帳號——步驟概要
12.1.6 修改用戶帳號——詳細解釋
12.1.7 改用戶密碼——步驟概要
12.1.8 改用戶密碼——詳細解釋
12.1.9 改超級用戶密碼——步驟概要
12.1.10 改超級用戶密碼——詳細解釋
12.1.11 禁止一個用戶帳號——步驟概要
12.1.12 禁止一個用戶帳號——詳細解釋
12.1.13 使一個用戶帳號有效
12.1.14 刪除一個用戶帳號——步驟概要
12.1.15 刪除一個用戶帳號——詳細解釋
12.2 組
12.2.1 創(chuàng)建一個組——步驟概要
12.2.2 創(chuàng)建一個組——詳細解釋
12.2.3 刪除一個組——步驟概要
12.2.4 刪除一個組——詳細解釋
12.2.5 修改組內成員
12.2.6 修改組內成員——步驟概要
12.2.7 修改組內成員——步驟概要
12.2.8 修改組內成員——詳細解釋
12.3 CD-ROM、軟盤、硬盤和文件系統(tǒng)的內部機制
12.3.1 查看當前文件系統(tǒng)——步驟概要
12.3.2 查看當前文件系統(tǒng)——詳細解釋
12.3.3 增加一個NFS節(jié)——步驟概要
12.3.4 增加一個NFS節(jié)點——步驟概要
12.4 網(wǎng)絡配置
12.4.1 增加Modem/PPP/SLIP連接——步驟概要
12.4.2 增力/PPP/SLIP連接——詳細解釋
12.4.3 修改PPP或SLIP配置——步驟概要
12.4.4 修改PPP或SLIP配置——詳細解釋
12.4.5 其他的網(wǎng)絡設置——詳細解釋
12.4.6 域名服務器設置
12.4.7 日期與時間的設置
第十三章 通過控制面板進行系統(tǒng)配置
13.1 打印機配置
13.2 核心守候進程的配置
13.2.1 改動模塊選項
13.2.2 改動模塊
13.2.3 增加新模塊
13.2.4 重新啟動核心守護進程(Kerneld)
13.3 網(wǎng)絡配置
13.3.1 域名管理
13.3.2 主機管理
13.3.3 增加網(wǎng)絡接口
13.3.4 路由管理
13.4 時間與日期的設置
第十四章 系統(tǒng)管理
14.1 文件系統(tǒng)結構
14.1.1 FSSTND標準概觀
14.1.2 Red Hat Linux中的/usr/local目錄
14.2 特殊的Red Hat Linux文件位置
14.3 用戶、組和用戶私有組
14.3.1 標準用戶
14.3.2 標準組
14.3.3 用戶私有組
14.4 配置控制臺訪問
14.4.1 取消控制臺程序的訪問
14.4.2 取消所有的控制臺訪問
14.4.3 定義控制臺
14.4.4 使文件被控制臺用戶訪問
14.4.5 使其它應用程序也具有控制臺訪問特性
14.5 軟盤組
14.6 PAM用戶認證
14.6.1 PAM模塊
14.6.2 服務
14.6.3 配置文件
14.6.4 Shadow密碼
14.6.5 Rexec和PAM
14.6.6 PAM的更多信息
14.7 Shadow工具
14.8 創(chuàng)建一個定制的內核
14.8.1 建立一個模塊化的內核
14.8.2 建立一個initrd映像
14.8.3 建立一個單獨的內核
14.9 Sendmail配置
14.10 控制對服務的訪問
14.11 匿名FTP設置
14.12 NFS配置
14.13 啟動過程、Init和關機
14.13.1 Sysconfig中的信息
14.13.2 System V的初始化
14.13.3 Init運行級別
14.13.4 Init腳本工具
14.13.5 在啟動時運行用戶程序
14.13.6 關機
14.14 緊急模式
14.14.1 通過LILO
14.14.2 應急啟動盤組
14.14.3 一個輕而易舉的訣竅
附錄A 硬盤的分區(qū)介紹
附錄B 制作安裝軟盤
附錄C 術語表
附錄D 包清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