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核磁共振信號的產生和檢測
1.1原子核的自旋
1.2核自旋系統(tǒng)的宏觀磁化強度
1.3磁化強度在磁場中的運動:章動和旋進
1.4核磁共振信號的產生:核磁吸收和核磁感應
1.5核磁共振信號的檢測
1.6小結
第二章 磁場的均勻度
2.1勻場的意義
2.2場頻聯鎖及勻場技術
2.3靜磁場不均勻度的定量描述
2.4射頻場的不均勻度效應
2.5小結
第三章 單脈沖一維1H譜實驗
3.1概述
3.2采樣參數的意義及設定方法
3.3脈沖序列參數的意義及設定方法
3.4數據處理參數的意義及設定方法
3.5實驗的自動操作
3.6相位問題
3.7譜的定標
3.8小結
第四章 一維13C去耦譜實驗
4.1概述
4.213C-1H耦合
4.3去耦方法及原理
4.4去耦參數的意義及設定方法
4.5最佳脈沖偏轉角及其對應的脈沖重復時間
4.6小結
第五章 弛豫時間測定
5.1概述
5.2反轉恢復測T1方法及參數設置
5.3數據擬合及實驗誤差
5.4其它測T1方法
5.5測T2方法
5.6小結
第六章13C譜編輯實驗
§6.1概述
6.2基本INEPT實驗
6.3重聚INEPT實驗
6.4DEPT實驗
6.5積算符的譜學意義
6.6小結
第七章 同核二維譜實驗
7.1概述
7.2二維NMR的一些基本概念
7.3二維實驗中的參數設置
7.4常用的5種二維同核實驗:COSY、DQF-COSY、
TOESY、NOESY(EXSY)和ROESY
7.5小結
第八章 異核二維譜實驗
8.1概述
8.2X核的參數設定
8.3常用的3種二維異核實驗HMQC、HMBC和HSQC
8.4 最新進展TROSY 實驗
8.5小結
第九章 脈沖梯度場實驗
9.1概述
9.2梯度場實驗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9.3梯度場實驗的參數設置
9.4梯度場強度的標定
9.5測擴散系數時的注意事項
9.6梯度場在二維實驗中的應用
9.7二維擴散排序譜(DOSY)
9.8小結
第十章 壓制水峰實驗
10.1概述
10.2水的磁化強度的特性分析
10.3預飽和方法
10.4“前跳-回躍”方法
10.5“水門”方法
10.6小結
第十一章 常見問題及解決辦法
11.1概述
11.2勻場過程中的問題
11.3一維實驗中的問題
11.4變溫實驗中的問題
11.5二維實驗中的問題
11.6定量實驗中的問題
附錄一 量子力學中Bloch空間與Hilbert空間的相互變換
附錄二 核自旋宏觀磁化強度的求算
附錄三 Bloch方程從實驗室坐標系向旋轉坐標系的轉換
附錄四 關于脈沖相位
附錄五 NOESY強度理論
附錄六 拉普拉斯變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