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繪畫扁舟一葉:理學與中國畫學研究

扁舟一葉:理學與中國畫學研究

扁舟一葉:理學與中國畫學研究

定 價:¥39.00

作 者: 朱良志著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朱良志藝術研究系列
標 簽: 理學

ISBN: 9787533623388 出版時間: 1999-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90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繪畫走著一條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我們不能用西方的繪畫觀念來硬性套用中國畫。自宋元以來中國畫形成的“思想的繪畫”和“心靈的繪畫”的特點,到明清之時發(fā)展到極至,尤其在文入畫的觀念中,繪畫不是運用某種材料來表現(xiàn)的技藝,而是愉悅情性的工具,畫家通過它來表現(xiàn)自己對藝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借其表達自己的思想、思維乃至生活方式,因而畫家在創(chuàng)作的方式、題材的選擇、筆墨的處理、風格的凝定等方面都要受到思想觀念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中國畫家尤其是宋元之后的中國畫家是用思想來繪畫,在寒林、古松、蕭寺、漁釣、綠陰、幽亭以及梅蘭竹菊等畫題中,潛藏著畫家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因此,從思想上追蹤繪畫中所深寓的內(nèi)涵,應該是中國畫研究必不可少的途徑。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本書選擇了從新儒學的角度來解剖中國畫學和繪畫創(chuàng)作的研究路徑,力求走向繪畫的背后,尋找在其中流淌的中國思想文化的一脈清流。

作者簡介

暫缺《扁舟一葉:理學與中國畫學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前編
 第一章 儒學復興下的兩宋畫學
  第一節(jié) 儒學復興和畫家習儒
  第二節(jié) 宋代的繪畫功能論
  第三節(jié) 理學的“去欲"理論與兩宋畫風的轉(zhuǎn)變
  第四節(jié) 兩宋的三教圓融思想與畫學
 第二章 理學與宋代繪畫的寫實之風
  第一節(jié)  “擅藝者所宜博究”
  第二節(jié) 兩宋寫實畫風與理學之關系
  第三節(jié) 中國畫學的“熙寧變法”
 第三章 宋代畫學中的理趣(上)
  第一節(jié) 關于“理趣”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北宋的畫理說
  第三節(jié) 借物以明理的繪畫創(chuàng)作模式
 第四章 宋代畫學中的理趣(下)
  第一節(jié) 哲理化的趣味
  第二節(jié) 倫理化的趣味
  第三節(jié) 詩意境界的趣味
 第五章 《林泉高致》與北宋理學精神
  第一節(jié) 郭熙的思想淵源
  第二節(jié) 郭熙在黨爭中接近理學家若干事實考辨
  第三節(jié) 郭熙畫學中的理學精神
 第六章 理學與元代畫壇的隱逸之風
  第一節(jié) 元代畫壇的隱逸之風
  第二節(jié) 元代畫家對理學的接受
  第三節(jié) 理學思想對畫家隱逸之風的驅(qū)動(上)
  第四節(jié) 理學思想對畫家隱逸之風的驅(qū)動(下)
 第七章 朱陸之爭影響下的元代畫學
  第一節(jié) 朱子之學與元代畫學
  第二節(jié) 象山之學與元代畫學
  第三節(jié) 和合朱陸與元畫的主觀主義
 第八章 明代的心學與畫學(上)——從陳白沙到沈石田、文衡山
  第一節(jié) 鳶飛魚躍白沙風
  第二節(jié) 獨開風氣沈石田
  第三節(jié) 出入心學文衡山
 第九章 時代的心學與畫學(下)
 第十章 清代“四王”正統(tǒng)畫學的理學內(nèi)涵
后編
 第十一章 理一分殊——從理學看中國的以小見大理論
 第十二章 涵泳浸漬——從理學看中國畫學的頣養(yǎng)心性理論
 第十三章 生意盎然——從理學看度看中國畫學的生命觀
 第十四章 氣象氤氳——從理學看中國畫學中的“氣”理論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