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

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

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

定 價:¥11.40

作 者: 侯外廬著
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新世紀萬有文庫 近世文化書系
標 簽: 思想史

ISBN: 9787538250503 出版時間: 1998-01-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19cm 頁數(shù): 28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部書始終注意社會史與思想史的關(guān)聯(lián)。它與《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是姊姊作,后者論述中國古代社會史即奴隸社會史的發(fā)展,前者論述中國古代思想史即奴隸社會思想史的發(fā)展,互相貫串,互為補充,后者是前者的基礎(chǔ)。這部書特別關(guān)心于解決歷史的疑難,這就是把解決思想史上的難題作為特別關(guān)心的重點。

作者簡介

  侯外廬 (1903—1987),哲學史家、歷史學家。山西平遙人。1923—1926年就讀于北京政法大學法律系和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1927—1930年在巴黎大學聽講,開始翻譯《資本論》。1930年回國,先后在哈爾濱政法大學、北平大學任教授。1934—1937年繼續(xù)翻譯《資本論》并研究中國社會史和思想史。1938—1945年任重慶《中蘇文化》主編。1947年在香港達德學院任教。新中國建立后歷任政務(wù)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歷史所副所長、所長等職。是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代表、第一、二、三、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名譽所長,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歷史卷負責人。他是我國較早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chǎn)的學者之一。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社會與老子》、《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上、下冊、《中國近世思想學說史》上、下冊(主編)、《中國思想通史》5卷、《宋明學史》。近年著有:《中國近代哲學史》、《封建社會史論》、《中國思想史綱》上、下冊。

圖書目錄

本書說明
自序
第一章 中國古代思想底三階段
第一節(jié) 西周官學時代及其官學
第二節(jié) 官學到私學底轉(zhuǎn)變
第三節(jié) 子學思辯的時代及其前途
第二章 殷代的主要意識生產(chǎn)
第一節(jié) 殷代歷法意識生產(chǎn)的起源
第二節(jié) 殷代“卜”的意識生產(chǎn)
第三章 周人“國有思想”及其前途
第一節(jié) 周人“國有思想”的原因
第二節(jié) 周人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 周人維新思想的來源
(二) 周代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政治與宗教)
(三) 周人天人合一的倫理思想(政治與道德)
第四章 周人思想第一次的變遷
第一節(jié) 第一次思想為遷的歷史原因
第二節(jié) 周代悲劇思想的先趨之路
(一) 暴露現(xiàn)實的悲劇要素
(二) 悲憂慮詩歌之命運否定的特質(zhì)
第五章 孔墨顯學主潮論上——方法論之異同
第一節(jié) 春秋思想文物的具文化及其顯學批判
第二節(jié) 孔子知識論的特點
(一) 孔子與“文”化
(二) 孔子的“能思”與“所思”論
(三) 孔子論“知”
第三節(jié) 墨子知識論的特點
(一) 墨子知識論的素村
(二) 墨子知識論的“取實予名”論
(三) 墨子知識論的“立儀”
第六章 孔墨顯學主潮論下——學說體系之異同
第一節(jié) 孔墨顯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孔子學說的體系
(一) 孔子的社會批判及其理想
(二) 孔子的人類認識及其道德觀
(三) 孔子的天道觀
第三節(jié) 墨子的學說體系
(一) 墨子的國民自沉及其人類思想
(二) 墨子的社會政治思想
(三) 墨子的天道與天命觀
第七章 老莊學派反“顯學”的智者說
第八章 儒家思孟學派及期放大了的儒學
第九章 后期墨家及其通約了的墨學
第十章 詭辯學者的論理學
第十一章 中國古代思想底綜合者荀學
第十二章 法家的悲劇歷史與非子
附論屈原思想
【媒體評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