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中國人生而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風雷激蕩的大時代。改革開放的潮流波瀾壯闊,滾滾向前。然而,改革的進程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路順風凱歌前進,而必然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礙,形成或大或小的沖突。即使改革本身,也會犯下這種或那種錯誤。在前進的歷程中,改革有失敗、曲折和反復,呈現(xiàn)出高度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如我在紀念中國改革20周年時曾經指出過的,改革時代和狄更斯在《雙城記》開篇時所描繪的時代所具有的相似特征:“這是最好的時期,也是最壞的時期;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懷疑的年代;這是光明的季節(jié),也是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無量,同時又感到希望渺茫;我們一齊奔向天堂,我們全都走向另一個方向……”中國人歷來有由當代人將當時發(fā)生的事件記錄下來,以便以史為鑒的傳統(tǒng)。我們身處偉大的時代,更應當對我們的成功與失誤,進步與挫折加以記錄和分析,以便總結過往經驗,明確繼續(xù)前進的方向,把改革開放的事情辦得更好。然而,在舊時代中,修史的權力基本上被官家所壟斷,以致對歷史事件的記述被簡約閹割為帝王的“起居注”,以此為基礎修成的“正史”也在很大的程度上變成了“帝王家譜”。其間,為了統(tǒng)治者的利益而增刪修飾,更使歷史丟失了它的真面目。在新時代里,這種做法不應當再重復了。改革開放是大眾的事業(yè),億萬工農群眾、專業(yè)人員、企業(yè)家、政治家參與了這一事業(yè)。將他們的輝煌業(yè)績和失敗挫折記錄下來的最合適的筆者,莫過于現(xiàn)代社會中的“無冕之王”——新聞記者。新聞寫作所要求的翔實準確,使新聞分析成為作這種活歷史記述的最佳文體??梢哉f,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敦斀洝冯s志叢書這套由《財經》雜志以不同的內容選輯而成的書,便是如此這般地使昨天的新聞成為了今天的歷史。不過,它是一部未完成的歷史,因為改革還在繼續(xù),每一天都上演著激動人心的大戲,我們的財經媒體也源源不斷地取得鮮活的素材?!敦斀洝冯s志在我國的專業(yè)人員乃至一般民眾中有著很高的聲譽,這不僅是因為它用自己如椽之筆向經濟中的黑暗行為投去一枝枝投槍,而且是因為《財經》雜志集合了一批有抱負、有才華、有社會責任感的新聞人。他(她)們在迷霧重重的資本市場上,憑著赤誠的心,用單薄的肩扛起了他(她)們本來難以扛起的重擔。在此次印行的《黑幕與陷阱》一書中,包括了《基金黑幕》、《誰在操縱億安科技》、《莊家呂梁》、《銀廣夏陷阱》、《藍田神話凋零》等七套報道?!敦斀洝返淖x者對這些觸目驚心的事件想必都記憶猶新?!逗谀慌c陷阱》編輯的話說道:“重行整理這些報道之時,《財經》編輯部既感到自豪,也為中國證券市場的現(xiàn)狀感到遺憾。自豪是因為每篇報道都對澄清市場有所助益;遺憾是因為報道中所揭露的陰暗一面雖有衰減之勢,卻遠未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碑斘覀冏x到這段話時,有誰能夠不與我們可敬可愛的新聞工作者一起自豪和哀傷呢?而在另一本《管制的黃昏》中,則是記錄了中國電信——這個原來高度壟斷行業(yè)的制度變遷,走向市場過程中的悲歡離合?!豆苤频狞S昏》注定了我國電信業(yè)將要經過清冷漫長的夜,迎來一個競爭性市場陽光明媚的早晨。此時此刻,中國電信漲價正在世界各地的市場上發(fā)生著激烈地反應,它警示著人們,改革還未有窮期。在市場經濟中,報紙、雜志也是商品,但是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承載著諸多社會責任、人文關懷的特殊商品。因此,如何協(xié)調業(yè)者的近期利益和社會利益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從長遠看,越趨近于社會利益而避免急功近利,越能獲得市場利益。因為社會的利益就是讀者的利益,保證了社會的利益也就保證了讀者的利益,而讀者又是媒體的最終消費者。然而,經濟現(xiàn)象往往撲朔迷離,普通投資者不一定能夠憑直覺識別什么是自己的利益所在,這就使虛假報道和似是而非的“理論”能夠行于一時,也必定會有些人禁不住短期利益的誘惑而背棄良知、貽害社會以致自毀長城。所以要辦好媒體就必須秉持一心為讀者的理想,摒棄急功近利的短見,通過自由表達對于社會的觀察和分析來服務社會。媒體的操持者,還應當有對于新聞事業(yè)的感情和敬畏,以及對于無冕之王這一桂冠的持久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