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重估學習價值
一.人就是上帝
世間的一切都是人創(chuàng)造的,人是真正的造物主,即人是真正的上帝.人就是上帝,確切地說,能人就是上帝.劉邦在今天要找風險投資商,肯定是不愁的.他有一支由張良.蕭何.韓信組成的“人杰”隊伍,全球所有的風險投資商恐怕要踏破門檻.爭先恐后地把錢投給他.
二.非學無以廣才
偶然的機遇不足恃,到手的財富不足恃,惟一可靠的保障是才能.才能從何而來?諸葛亮在《誡子書》中給出了答案.非才無以為貴,非學無以廣才,這是千古不易的普遍真理.
三.真正的成功之母
與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倒不如說“學習是成功之母”.不好好學習,失敗可以成為失敗之母,成功也可以成為失敗之母.
第二章新世紀的生存方式
一.識時代者為俊杰“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如果不能,那就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后面.”一個人.一個企業(yè).一個國家,欲取得成功,必須與時代同步.知識爆炸時代.知識共享時代.即時通訊時代.即時查詢時代四者合一,決定了我們的學習中心是……
二.最根本的應變之道
智慧的巨著《易經(jīng)》提出了“三易”——“變易”.“簡易”.“不易”.隨時代變化的是“變易”,超越時代不變的是“不易”.本領成千上萬,要用“簡易”的思維方式,選擇和掌握“不易”的,以適應時代“變易”的需要.
三.學習化生存方式
面對資訊的瞬息萬變,競爭的日趨激烈,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種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危機感.就連海爾總裁張瑞敏也“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在這樣的時代,我們必須采取最有生命力的新的生存方式.
第三章發(fā)現(xiàn)毛澤東
一.大奇跡的大奧秘
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在所著的《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一百人》中,將毛澤東排在前二十位,竟排在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之前,并且,大大超前于拿破侖.亞歷山大大帝.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子弟,一個平常的小學教員,沒上過一天大學,沒喝過一天洋墨水,何以能夠一躍而成為震驚世界的偉人呢?
二.為何學的大變革
毛澤東的學業(yè)大成,首先得益于他在“為何學”上實現(xiàn)了大變革.毛澤東為什么多次主動退學?毛澤東為什么數(shù)學考試干脆交白卷?毛澤東為什么可以出國留學卻選擇不去?……
三.學什么的大變革
他不被學校規(guī)定的“學什么”所束縛,始終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在師范學校就讀的五年半中,他一直我行我素,自己確定“學什么”.有的課他根本不去上,更不顧及其考試成績.學校當局因為他缺上一些課而差點要開除他.
四.怎么學的大變革
毛澤東問別人:“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飯嗎?”對方茫然:“不知道.”毛澤東說:“我是靠總結經(jīng)驗吃飯的.”他之所以能從一個中專生變成偉大領袖.偉大導師,從一個從未進過一天軍校的門外漢,變成所向無敵.用兵如神的最偉大的軍事家,靠的就是不斷總結經(jīng)驗.
五.學習總方略的根本變革
他在書的空白處寫滿了批語,有的批“此論頗精”.“言之成理”,有的則劃杠打叉,批上“不通”.“荒謬”或“陋儒之說也”.他說:“出二十個題,學生能答出十題,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創(chuàng)見,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題都答了,也對,但是平平淡淡,沒有創(chuàng)見的,給五十分.六十分.”
第四章系統(tǒng)最優(yōu)化
一.超越《學習的革命》
《學習的革命》局限于“怎么學”這一層次的部分變革,把單一層次的部分變革認定為整個學習的革命,這只能算摸到大象的一條腿.真正的學習革命,必須進行系統(tǒng)思考.系統(tǒng)設計,使為何學.學什么.怎么學系統(tǒng)最優(yōu)化.
二.為何學的最優(yōu)化
一個人來到天堂的叉路口,問天使:走哪條路好?天使反問他:你要到哪兒去?只有你的目的地定了,才能定你走哪條路,怎么走法.沒有目的地,就無所謂路,也無所謂路的好壞.走法的好壞.
三.學什么的最優(yōu)化
夏丐尊先生說得好:“當你讀錯一本書的時候,不要以為你只是讀錯了一本書,因為同時,你也失去了讀一本好書的時間和機會!”同樣,當你把精力花在一個價值很小的課程上,同時也失去了學習價值很大的課程的時間和機會!
四.怎么學的最優(yōu)化
某大學在暑假開展了一項訓練:把大學生放在陌生的城市,身無分文,獨立生存10天.經(jīng)過嚴峻的考驗,他們都感到在素質上脫胎換骨,其收獲遠非讀幾個月的書可比.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個人,一項比一項更重要,卻一項比一項更被人忽視.
第五章全方位修煉
一.超越學習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所謂教育,應在于學校知識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東西.”把學習定于知識,特別是書本知識,到頭來有的知識老化無用了,有的忘光了,還剩下什么?什么都沒有,只能淪為一個可憐的窮光蛋,本領窮光蛋.
二.五類修煉
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每一個人的綜合實力,如同是一只由參差不齊的木板構成的木桶,如果在某一方面存在大的缺陷,就會嚴重影響整個實力.只有五類修煉協(xié)同發(fā)展才能獲得最佳效果,越能協(xié)同,越具有強大的實力.
0三.心志修煉
古語云:“先有非常之人,才有非常之事”.這話應該再補充一句:先有非常之心,才有非常之人.有什么樣的心,決定了有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決定了做什么樣的事,什么樣的事,決定了取得什么樣的結果.歸根到底,一切結果取決于有什么樣的心.
四.品性修煉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性格,決定命運.重視品性修煉,既要重視品德修煉,又要重視性格修煉.愿意為塑造自己美好品性而努力的人,事業(yè).人生都會給他意想不到的加倍回報.
第六章多維大和合
一.和合的奧秘
羅素說:“最優(yōu)秀的人們總是把自己的優(yōu)秀歸功于各種被認為水火不容的品質的完美結合.”越是能夠把對立到“水火不容”的品質高度和合,就越能夠造就卓越,造就輝煌.
二.A類兩極和合
I.軟本領·硬本領
電腦有軟件.硬件,科學有軟科學.硬科學,同樣,本領有軟本領.硬本領.我們所面臨的本領恐慌,既有硬本領的恐慌,更有軟本領的恐慌.
II.自本領·合本領
大凡成大氣候的成功者,無不既有高強的自本領,又有高強的合本領.他們不僅自有才干.自有頭腦.自有風骨,同時又能與眾相融.善于合作.長袖善舞!
III.兵本領·將本領
如果說兵本領是“一人敵”的本領,那么將本領則是“萬人敵”的本領.要追求管理人才的本領與技術人才的本領合于一身,即將本領與兵本領合于一身.
三.B類兩極和合
I.因志·因材
因志與因材和合,就是既要因材——根據(jù)自身資質而學,又要,因志——根據(jù)自身志向而學.每一個人的資質不同.志向不同,需要就相應不同,所學內(nèi)容理應不同.
II.通才·專才
新時代需要有“狡兔三窟”的應變本領.成為通才,就是作“狡兔三窟”的素質準備.通才,不是精通一切,通曉一切,而是要具有通達一切的才能,具有“一通百通”的本領.“千招會不如一招絕.”任何人,貢獻給社會的都是他的專長方面.往往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建筑在最特長的一點上,即建筑在“一招絕”上.
III.有為·無為
“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對次要的東西舍不得,丟不掉,放不開,在主要方面就難有收獲.尼采說:“我對有的知識永遠不想知道——智慧給認識也劃清了界限.”有所不知,才能有所知,有所不學,才能有所學.不僅要有所學,有所不學,還要有所深學,有所淺學.
四.C類兩極和合
I.內(nèi)環(huán)境·外環(huán)境
俗話講,“寧娶大家的丫環(huán),不要小家的女兒”.為什么大家丫環(huán)的素質肯定勝過小家的女兒呢?因為生活在“大家”之中的丫環(huán),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大家風范的熏陶,素質也會很高.而在“小家”的女兒,受了小家子氣熏陶,反而趕不上大家的丫環(huán).
II.民族化·國際化
日本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同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成為“世界通用的中國人”,即成為“國際化的中國人”.民族化與國際化必須和合,民族化要按照國際標準(國際需要)來確定民族文化的優(yōu)劣.存留,同時要按照民族標準(我國基本國情)來確定國際化的內(nèi)容.程度.程序.
第七章素質學習方略
一.古今中外的素質學習
從古至今,從中到外,素質教育.素質學習都不鮮見.素質教育的口號既新又舊.說它新,因為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命名,是中國教育界人士在睹盡應試教育之害后才提出的,說它舊,是因為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早已有之.
二.指揮棒與牛鼻子
全國人大委員朱炯強說:“人人都在高喊推行素質教育,可是人人都在自覺和不自覺地抵制著素質教育!”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局面?怎樣才能改變這一局面?
三.素質學習的根本模式
素質與知識有本質的不同.知識可以被告訴,而素質是不能被告訴的.“知一理則行一理,知一事則行一事”,從“知識學習”到“行為學習”,從“理論學習”到“實踐學習”,才是真正的素質學習.
四.素質學習的實施大法
著名的生物學家威哥里伏斯深情地回憶起他幼年的一件往事:“我5歲時,獲得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學發(fā)現(xiàn),我把一只毛蟲關在瓶子里,它吐絲作繭,幾天后,在我仔細地驚奇地觀察下竟出現(xiàn)了一只蝴蝶.”他把這作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學發(fā)現(xiàn)”……第八章大成學習方略
一.從素質學習走向大成學習
從本質上說,大成學習是一種素質學習.同時,大成學習又整合了超常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人生學習.終身學習.它是對包括素質學習在內(nèi)的五大學習的整合.大成學習汲取五者的核心精髓,發(fā)揮五者的最大價值,使五者共同聚合在獲得大成的焦點上,以獲得“1+1>2”.“1+1+1+1+1>5”的巨大能量!
二.大器早成與大器晚成
“大器早成”與“大器晚成”是兩種目標模式.一種可稱為“速決戰(zhàn)”,一種則是“持久戰(zhàn)”.“大器晚成”與“大器早成”都可實現(xiàn)成才的優(yōu)化,只是優(yōu)化的程度不同.每一個人應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和需要,對兩者加以選擇.不管“早成”還是“晚成”,最重要的是要“成大器”!
三.最大值與最優(yōu)化
俗話說,“虎落平川受犬欺”,“龍入淺海遭蝦戲”.猛虎.蛟龍,本
可以大展虎威.大顯龍威,可是一旦不尊重它的個性特征,不給它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就會連狗.蝦都不如.瞧,已經(jīng)是虎.是龍了,一旦不能發(fā)揮其特長,都會變得這樣“窩囊”!那么,很多具有“虎”.“龍”潛質的人,不能認識.發(fā)揮并進一步提升他的所長,就會顯得更加無能了.
四.大成學習模式
大成學習的總模式是“大學習”.“大學習”伴隨著大經(jīng)濟.大科學.大教育而產(chǎn)生,是與“小學習”相對立的.新型的.先進的學習模式.大學習的學習目的“大”.學習內(nèi)容“大”.學習對象“大”.學習時空“大”.學習方式“大”.學習渠道“大”.目前的“小學習”,只能滿足小本領的需要,不可能獲得大本領,也不可能克服本領恐慌.只有采用大學習模式,才能獲得大本領,從而獲得大成功.
第九章實學方略
一.從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
一個沒進過一天軍校的師范中專生,何以能統(tǒng)帥千軍萬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使他由一個門外漢而成為用兵如神的大軍事家的法寶,就是他的八字妙訣——“從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
二.魏書生的新思維
如果你有這種新思維,就能像魏書生那樣獲得德.能.勤.績的全面大豐收,像陳清那樣很快由低起點躍升到高落點,既贏得本領突飛猛進,又贏得事業(yè)無比輝煌.這種新思維是什么呢?
三.李嘉誠.吳士宏的成長之道
李嘉誠,從連初中都未讀完,為人端茶倒水的小學徒,成為世界華人首富.世界十大超級富豪之一.吳士宏,從一個刷洗針管.打掃衛(wèi)生的小護士,后來跑腿打雜的勤雜工,一步步奮斗成為赫赫有名的“打工皇后”.他們的成長之道都是……
四.經(jīng)驗手冊與歷史科學
一位哲人說:假如一個人能夠倒著活,從八十歲活回來,那么大多數(shù)人都很可能成為一個偉人.當然,我們不可能倒著活.那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炎约旱慕?jīng)驗.別人的經(jīng)驗,充分利用起來,從而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熟起來呢?
五.案例學習與實戰(zhàn)訓練
哈佛商學院是世界各地的莘莘學子向往的圣地,哈佛MBA(工商管理碩士)是世界上最熱門.最有價值的學位.為什么哈佛商學院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最具號召力.品牌價值最高的商學院?
第十章自學方略
一.學會學習與學會自學
愛迪生是誰教的?富蘭克林是誰教的?林肯是誰教的?魯迅是誰教的?肖楚女是誰教的?他們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師.著名科學家錢三強認為:“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在人的一生中,在校學習是短暫的,而自學是永久的.學會自學,就沒有什么本領學不到,就能永遠掌握人生的主動權.
二.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
每學期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魏書生問學生的都是:“這冊新書學得怎么樣了?”很多同學回答:“自學完了!”“自學完了怎么辦?”“期末考試,檢驗自學效果廣“什么時間考?…“明天!”每一次假期,學生都把新書自學完了,一開學就進行“期末”考試,成績卻驚人的好!
三.最佳的綜合修煉
怎樣修煉“最高的神性”?怎樣使心志修煉.智慧修煉一舉兩得?怎樣帶動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我們的時代是綜合實力.綜合能力取勝的時代,要成為時代的寵兒,就需要拿起自學這項綜合修煉的利器.
四.新時代的新自學
以前的自學主要通過書本.現(xiàn)在,廣播.電視.計算機.多媒體.網(wǎng)絡……成為對現(xiàn)代人影響最大的“教師”.新時代不僅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自學條件,而且還構建了一個奇妙的自學認證體系.學習.成長由以前的“自古華山一條路”,變成了今天的“條條大道通羅馬”.
第十一章樂學方略
一.天才魔方
“天才人物指的就是有毅力的人,勤奮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但是,千萬不要忘記:毅力,勤奮,入迷和忘我的出發(fā)點實際上在于興趣.有了強烈的興趣,自然會入迷.入了迷自然會勤奮,有毅力,最終達到忘我.”木村久一先生一語道破了天才的奧秘.
二.有趣·樂趣·志趣
讓十分饑餓的老鼠(已學會踩壓杠桿得到快感)跑到一邊有杠桿而另一邊有食物的籠子里,結果老鼠并不去吃食物,而是直奔杠桿不停地.瘋狂地進行“自我刺激”.可見,對快樂的強烈追求可以壓倒對食物的渴求,可以令其“廢寢忘食”.樂此不疲.人何嘗不是如此?
三.苦作舟·樂作舟·巧作舟
一位老師讓同學們討論“什么是幸福?”答案多數(shù)與玩和作業(yè)有關,有說玩游戲機是幸福的,有說少做作業(yè)是幸福的……突然有一個孩子說:天上掉下來一顆炸彈炸了學校,就是我們的幸福.這句話贏得了全班的掌聲.人們自古推崇“十載寒窗苦”.“學海無涯苦作舟”.為什么要把學習與快樂對立起來呢?“樂作舟”遠勝于“苦作舟”.“樂作舟”要靠“巧作舟”.如何方能“巧作舟”?
四.大行科藝和合之道
藝術能夠對人產(chǎn)生巨大的感染力.影響力,能磁鐵般地吸引著人們,并使人如癡如醉,魂縈夢繞,各種信息毫不費勁地.深刻地“印刻”在人們的心靈中.在學習中大行科藝和合之道,既能使我們的學習充滿趣味,為我們提供通達樂學境界的橋梁,又能有效地提高情商,促進左右腦協(xié)調發(fā)展,成為全腦型人才.創(chuàng)造型人才.
附錄
讀者眼中的王小平和《本領恐慌》
學者眼中的王小平和《本領恐慌》
媒體眼中的王小平和《本領恐慌》
王小平:炮轟當前的學校教育
天才少女:彌天大謊為退學
退學,是為了當教育家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