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藥學新編藥歌500解

新編藥歌500解

新編藥歌500解

定 價:¥29.80

作 者: 李光華編著
出版社: 貴州科技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方歌

ISBN: 9787806621790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簡表1張 頁數: 181 字數:  

內容簡介

  《新編藥歌500解》及簡表,經過作者數年艱辛編撰而成。本書是作者為了繼承和發(fā)揚祖國醫(yī)藥遺產,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以自己的臨床實踐結合國內外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將540種中草藥的性味、功用、主治以歌括的形式闡述,語言簡練順口,易于背誦和記憶。全書分為兩篇20類。第一篇,按分類及每一味藥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編成四言四句歌括560首。第二篇記述了每一種藥物的常用學名、別名、科屬及特殊藥物的炮制加工,簡明藥理、毒性、解救、配伍等,以便于基層中醫(yī)藥工作者掌握運用。這部集子初稿出現,引起國內眾多的中醫(yī)藥專家、學者、教授的矚目和重視。如貴州省中醫(yī)藥研究所羅克聰所長(時任所長)、楊濟中主任,貴陽中醫(yī)學院吳家榮教授,貴州省科學院原向應海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yī)研究院謝宗萬研究員,中國中醫(yī)研究院胡世林副院長,中國《中藥雜志》毛華訓主編,云南中醫(yī)學院曾育琳教授;四川省中藥研究所陳俊華研究員,中國南京醫(yī)科大學教授周榮漢,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教授張東銘,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教授、全軍中藥專業(yè)組組長鄭漢臣,遼寧中醫(yī)學院張有生教授,江西中醫(yī)學院教授、衛(wèi)生部藥品評審委員會理事范崔生,成都中醫(yī)學院賈敏如教授等近20人,都對該書進行認真審閱,并給予較高的評價和贊賞。認為李光華同志的求實、進取、奮斗精神可佳。所撰藥歌和藥解及簡表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并呼吁有關方面支持出版發(fā)行?!缎戮幩幐琛分攸c突出老藥新用,民族中草藥歸經選人編纂。著重闡述藥品的同名異物,異物同名,分門別類,以植物學名定種,以防止臨床醫(yī)師混用誤用。該書對藥物的現代化學成分、藥理、中毒與解救等在祖國醫(yī)藥史上進行了一些起始階段的改革,可作為西醫(yī)學習中醫(yī)中藥的一本良好參考書及基層中醫(yī)藥工作者的初學啟蒙讀書。亦可供醫(yī)藥衛(wèi)生人員、科研工作和教學人員工作中參考。無論從臨床運用還是在理論探討上都是傳統(tǒng)民族中醫(yī)藥寶庫中一本十分難得的工具書,必將為繼承和發(fā)揚我國民族中醫(yī)藥事業(yè)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發(fā)揮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李光華,男,土家族。中西醫(yī)結合副主任醫(yī)師。1942年農歷五月初七日生于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原農場鄉(xiāng)小云半村攣家寨。1962年畢業(yè)于銅仁地區(qū)衛(wèi)校,分配到德江縣高山區(qū)區(qū)醫(yī)院工作。1963年參軍,1964年退伍安置到印江洋溪區(qū)區(qū)醫(yī)院工作。1975年到遵義醫(yī)學院印江分院進修并兼教中草藥課1年。1985年調到印江民族中醫(yī)院工作至今。他先后9次到梵凈山考察中草藥資源,采集中草藥標本4800余份。收集整理民間單驗方5000余個。著有《印江洋溪中草藥匯編》、《梵凈山中藥資源名錄》,《梵凈山中藥資源考查報告》、《印江單方集》(收方178個),《武陵山區(qū)土家族、苗族用藥144種》,《中草藥學講義》、《新編藥歌500解》等專著。先后在省、國家級醫(yī)藥刊物發(fā)表論文13篇。其事跡先后入編《中國當代中醫(yī)名人志》、《中國當代中西名醫(yī)大辭典》、《世界名醫(yī)大辭典》(中國卷)等書。其成果獲貴州省省級二等獎一次、銅仁地區(qū)二等獎一次,個人四等獎兩次。1985年晉升中西結合主治醫(yī)師,1995年破格晉升副主任醫(yī)師。現系加拿大傳統(tǒng)醫(yī)學學會理事,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會員、中藥學學會會員,銅仁地區(qū)中醫(yī)學學會理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政協常務委員等職。

圖書目錄

第一篇 540種中草藥分類藥歌
第一章 總歌括
第二章 分類藥歌
一、清熱解毒藥
二、止血藥
三、發(fā)散風寒藥
四、發(fā)散風熱藥
五、祛風濕藥
六、利水滲濕藥
七、止咳化痰藥
八、健胃化濕藥
九、消化藥
十、瀉下藥
十一、潤下藥
十二、驅蟲藥
十三、理氣藥
十四、活血藥
十五、驅寒藥
十六、收斂固澀藥
十七、安神藥
十八、鎮(zhèn)痙藥
十九、強壯藥
二十、外用藥
第二篇 藥物性能分類
第一章 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蒲公英
夏枯草
魚腥草
青葙子
虎耳草
鴨跖草
豬殃殃
鳳尾草
玉簪花
馬齒莧
蘆根
龍葵

土牛膝
田字草
滿天星
散血草
酸漿
排風藤
佛頂珠
母豬藤
葎草
土大黃
天名精
三匹風
芙蓉花
紫背天葵
人字草
馬蹄草
水蜈蚣
半邊旗
半邊蓮
魔芋
石蒜
青蒿
金柴胡
牡蒿
鬼針草
狗肝菜
牛蒡子
鏵口草
卵子草
田基黃
魚鰍串
萬年蕎
梔子
黃藥子
蛇舌草
羊兒草
銅錘草
野菊花
地柏枝
田刀柄
水丁香
一點紅
麥穗七
白消木
苦苣菜
第二章 止血藥
白茅根
大薊
小薊
蠶豆花
龍牙草
茜草根
艾蒿
蒲黃
薺菜
旱蓮草
海蚌含珠
地錦草
水仙桃草
菊葉三七
陳棕炭
白及
百草霜
血余炭
灶心土
紫珠
反背紅
海風藤
馬屁包

蘆薈
第三章 發(fā)散風寒藥
紫蘇葉
胡荽
蔥白
荊芥
防風
細辛
西河柳

五匹風
牛毛氈
兔耳風
大力王
香薷
辛荑花
九塔草
麻黃
肉桂
土香薷
第四章 發(fā)散風熱藥
桑白皮
浮萍
薄荷
蟬蛻
紫草
黑漢條
柴胡
葛根
鵝兒腸
閻王刺
迎春花
木賊
菊花
升麻
蔓荊子
尖驚藥
盤龍草
金柴胡
鵝掌金星
第五章 祛風濕藥
蒼耳子
絡石藤
稀薟草
接骨木
刺五加
急性子
火赤鏈蛇
烏梢蛇
黑眉錦蛇
松(馬尾松)
油松
掌葉蝎子草
羌活
威靈仙
巖五加
蕓香草
三角風
鴨腳木
無柄紫堇
老鸛草
粉革薢
海桐皮
石楠藤
細葉青萎藤
木瓜
寄生
金剛藤
第六章 滲濕逐水藥
透骨消
車前子
海金沙
諸總管
酸咪咪
馬蹄草
澤漆
萱草
金錢草
萹蓄
野葡萄
水燈草
鈴茵陳
杠板歸
水皂角
玉米須
灶雞
螻蛄
茵陳蒿
防己
石韋
木通
薏苡仁
茶葉
釣魚竿
翠云草
地膚子
水楊柳
鹿角刺
大腹皮
倒地拱
豬鬃草
地枇杷
商陸
赤小豆
滑石
白茯苓
豬苓
瞿麥
葶藶子
冬葵子
冬瓜皮
澤瀉
第七章 止咳化痰藥
瓜蔞
野油菜
半夏
蘿藦
南天竹
清明菜
金沸草
石胡荽
天丁
一朵云
胡頹子
蔓陀羅
銀杏
竹茹
橘皮
南星
山姜
鹿銜草
白折耳根
瓜絡
鼠李
杏仁
桔梗
紫菀
桑白皮
水萵苣
烏棒子
鈴鈴草
枇杷葉
款冬花
馬兜鈴
天仙藤
百部
果上葉
巖澤蘭
石仙桃
棒棒木
第八章 健胃化濕藥
省頭草
藿香
韭菜
佩蘭
雞內金
厚樸
蒼術
香樟
苦爹菜
娃兒藤
小茴香
糯稻根
糯米藤
番木瓜
山柰
砂仁
羅勒
光明子
人面果
甘蔗
第九章 消化藥
麥芽
菜菔子
草果
紅豆蔻
良姜
辰沙
隔山消
鳶尾
刺梨
柚皮
拐棗
粟芽
谷芽
六曲
藤藜
山楂
……
中文名筆畫索引
拉丁學名索引
附錄
新編藥歌500首簡表(另袋裝)
編后語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