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引言
致謝
一.社會人類學與漢學
1、社會人類學及其基本特點
2、漢學人類學:中國社會的人類學探討
二.從民族志方法到中國社區(qū)論
1、太平洋民族志模式在中國的傳播
2、社區(qū)研究的新試驗
3、社區(qū)中的歷史與社會一文化力量
4、小地方中的大社會
三.宗族、社會與國家
1、“宗族范式”的譜系
2、弗里德曼的悖論
3、“邊陲地區(qū)”的社會
4、宗族:國家與社會
5、宗族與現(xiàn)代性
6、漢學人類學的概化困境
四.市場與社會結構理論批判
1、核心地點的級序
2、宏觀區(qū)域的結構功能與發(fā)展周期
3、國家行政網絡與非正式權力對經濟區(qū)系的依賴
4、對經濟空間理論的挑戰(zhàn)
5、經濟人類學的啟示
五.象征與儀式的文化理解
1、民間宗教的界說問題
2、民間宗教與“大傳統(tǒng)”的關系
3、民間宗教的社會與文化分析
4、民間宗教與區(qū)域歷史中的社會
5、民間宗教與現(xiàn)代化理論
6、民間宗教的再體驗
六.“反思運動”及其理論挑戰(zhàn)
1、三十年來社會人類學的理論變化
2、多元變異中的主題及其對漢學人類學的啟示
七.社會人類學的本土化
1、西方人類學回歸本土的試驗
2、中國本土人類學的思考
3、“顛倒的東方論”的危險與中國人類學者的使命
結語
附錄1:作者社會人類學研究簡況
附錄2:現(xiàn)代的自省:村落中的理論對話
本書參考文獻
出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