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實用煤巖學

實用煤巖學

實用煤巖學

定 價:¥9.20

作 者: 趙師慶著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煤巖

ISBN: 9787116008373 出版時間: 1991-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0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內容提要本書以實用煤巖學領域的國內外新成果為基礎,系統(tǒng)地敘述了煤巖學在地質及加工工藝領域內的實際應用;介紹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生因及演化上的內在聯(lián)系;總結了作者在煤的還原性質和煤成烴以及煤質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實用價值。全書內容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煤巖學的研究狀況、科學意義和經濟效益。本書可供煤田、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學專業(yè)以及煤化工專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實用煤巖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煤及沉積巖中分散有機質的形成與演化
    第一節(jié) 有機質的形成和類型
    一、有機質的產生及聚積
    二、有機質的基本類型
    第二節(jié) 有機質的成巖前作用
    一、泥炭化階段——形成泥炭
    二、腐泥化階段——形成腐泥
    三、瀝青化階段——形成干酪根
    第三節(jié) 有機質的成巖作用
    一、泥炭成巖階段——形成腐殖褐煤
    二、腐泥成巖階段——形成腐泥褐煤
    三、干酪根成巖階段——形成生物甲烷干氣
    第四節(jié) 有機質的變質作用
    一、腐殖煤變質階段——形成腐殖煙煤和無煙煤
    二、腐泥煤變質階段——形成腐泥煙煤和無煙煤
    三、干酪根變質階段——形成石油和天然氣
    第五節(jié) 煤炭與石油在成因及演化上的共性和對比
   第二章 決定煤性質的基本成因因素
    第一節(jié) 煤和分散有機質的顯微組成
    一、煤的顯微組分及研究進展
    二、分散有機質的顯微組分及其分類
    第二節(jié) 煤和分散有機質的演化程度
    一、表征有機質演化程度的各種參數(shù)
    二、有機物質演化程度的測定
    第三節(jié) 腐殖煤的還原性質
    一、還原性質的存在及表現(xiàn)
    二、還原性質是影響我國腐殖煤性質的第三成因因素
    三、還原性質受控于含煤建造煤層的古沉積環(huán)境
    四、不同還原類型煤性質的差異
    五、沉煤環(huán)境—成煤類型—煤質特征概略成因模型
    六、還原性質成因機理的探討
    七、研究還原性質的重要意義
   第三章 煤巖學在地質領域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煤層對比的研究
    一、宏觀煤巖標志
    二、微觀煤巖標志
    三、高嶺石泥巖夾矸的標志
    第二節(jié) 成煤環(huán)境的研究
    一、煤巖物質成分與成煤環(huán)境的關系
    二、成煤環(huán)境/模式對煤質的控制
    第三節(jié) 地質發(fā)展史的研究
    一、古構造及其發(fā)展的研究
    二、古地熱及熱歷史的研究
    第四節(jié) 源巖生烴潛力的研究
    一、烴源巖的母質成分及其生烴性能的研究
    二、烴源巖熱演化成烴模式的研究
    三、煤型源巖生烴潛力的評價
   第四章 煤巖學在加工工藝領域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煤的煉焦性的研究
    一、煤巖配煤預測焦炭強度的方法
    二、煤巖研究配煤的實用性
    三、煤及鏡質組粘結性與結焦性的初步評價
    第二節(jié) 煤液化性的研究
    一、影響煤液化性的內生因素及其與轉化率的關系
    二、預測液化性能的煤巖學方法
    三、液化殘渣的煤巖學研究
    四、煤及鏡質組液化性能的初步評價
    第三節(jié) 煤燃燒性的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