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西方社會思想史

西方社會思想史

西方社會思想史

定 價:¥28.00

作 者: 于海著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政治思想

ISBN: 9787309014617 出版時間: 2005-01-02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58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1998年以來,我每年為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的學生開設兩門課,一門是“西方社會思想史”,另一門是“現(xiàn)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而事實上在我的教學方案和教學實踐中,它們從來都不是兩個獨立的系列,而是把它們看作一連貫和統(tǒng)一的西方社會學思想史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并且置于西方精神、文化的大傳統(tǒng)和西方社會變遷的大歷史觀之中來討論的,遂有現(xiàn)在這樣一部從古希臘的城邦社會學到當代美國的后工業(yè)社會理論的社會思想史的著作。它并不是上述兩塊內(nèi)容的簡單拼接,拼接的結(jié)果既閹割歷史又斷送思想,而這對思想史著作來說是最糟糕不過的了;它也不是刻意標新立異而為之,在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熊彼特的《經(jīng)濟分析》中,我們早已看到一種結(jié)合了廣闊的歷史眼光、深邃的哲學洞見及淵博的專業(yè)知識的通史規(guī)模的工作,他們的分析都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從希臘思想的源頭直到其同時代的思潮學派,他們的工作做成了無可爭辯的學科史典范,本書大大得益于他們的著作,及其他一些學科史著作(如薩基的社會學史、薩賓的政治學說史、羅素的哲學史、墨菲等人的心理學史著作等)。我的本科專業(yè)是歷史,我就讀的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集中了一批國內(nèi)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如白壽彝,何茲全,龔書鐸,劉家和等,他們的培養(yǎng)造就了我對歷史的敏感和自覺,而當時系里聘請邱漢生、林英等先生開設的“中國思想史”課也是我在大學所獲最多的課程之一。我的研究生專業(yè)是西方哲學史,復旦大學哲學系的導師們給予我的訓練激發(fā)和磨礪了我的哲學天性并最終確定了致力于思想史的學術(shù)方向。我的學術(shù)訓練和知識背景決定了我努力以赴的目標是使思想史研究具有“思想的理趣和歷史的韻律”,現(xiàn)在放在讀者面前的這部著作有多少體現(xiàn)了這一要求我沒有把握,但可以肯定地說離我主觀上所欲達到的境界還差得很遠,這使我十分地惶恐和慚愧。

作者簡介

暫缺《西方社會思想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1.1為什么要研究社會思想史
1.2社會思想史研究什么
1.3怎樣研究社會思想史
第二章古希臘羅馬時期社會思想
2.1智者學派:社會分析的最初嘗試
2.2柏拉圖:理想國
2.3亞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動物”
2.4城邦制度的背景與城邦社會學的視野
2.5斯多葛主義:大一統(tǒng)世界的社會思想
2.6羅馬斯多葛主義的社會思想
第三章中世紀基督教社會思想
3.1奧古斯?。禾焐现桥c地上之城
3.2托馬斯阿奎那:天恩與人性
第四章文藝復興時期社會思想
4.1文藝復興的社會歷史背景
4.2馬基雅維里:政治與道德相脫離
4.3布丹:主權(quán)論
4.4莫爾:烏托邦
4.5宗教改革
第五章17世紀社會思想:古典自然法
5.1近代自然法:歷史遺產(chǎn)與時代特征
5.2自然法學說的人性觀
5.3自然狀態(tài)
5.4社會契約論
第六章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社會思想
6.1啟蒙運動
6.2孟德斯鳩:超越古典自然法
6.3盧梭:自然與社會
6.4法國唯物主義
第七章18世紀蘇格蘭學派社會思想
7.1蘇格蘭啟蒙運動
7.2休謨:人性的科學
7.3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
7.4社會變遷與社會結(jié)構(gòu)理論
第八章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社會思想
8.1康德:自由與必然的辯證法
8.2海德爾:文化科學
8.3黑格爾:市民社會
第九章19世紀初期社會思潮
9.1保守主義
(1)歷史的、民族的、浪漫的人性觀
(2)社會有機體論會紐帶:傳統(tǒng)、道德與宗教
9.2自由主義
(1)個人主義
(2)功利主義
(3)自由放任與自發(fā)的社會秩序
9.3空想社會主義
(1)啟蒙主義的人性觀與社會觀
(2)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者
(3)社會主義目標的理想社會
(4)圣西門:工業(yè)社會理論
第十章19世紀實證主義社會學
10.1實證主義及其來龍去脈
10.2孔德:實證科學
(1)思想來源及研究旨趣
(2)人類知識的進步規(guī)則與社會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
(3)研究方法
(4)社會靜力學與社會動力學
10.3斯圖亞特穆勒:實證主義唯名論
10.4斯賓塞:進化論社會學。
(1)社會有機體
(2)社會類型:尚武社會與工業(yè)社會會與個人
第十一章19世紀末20世紀初心理主義社會學
11.1心理主義
11.2心理進化論
11.3民族心理學
11.4集團心理學
11.5摹仿論
11.6本能主義
11.7精神分析學的社會思想
第十二章社會學主義
12.1社會學主義
12.2涂爾干:社會學主義
(1)思想來源及學術(shù)旨趣
(2)社會學的對象及其性質(zhì)
(3)機械團結(jié)與有機團結(jié)
(4)宗教社會學
(5)自殺的社會學研究
(6)整體論與功能分析
12.3社會學學派
(1)《社會學年鑒》
(2)莫斯:社會事實的完整性
(3)社會學學派的其他成員
第十三章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歷史主義與人文主義社會學
13.1世紀之交社會學的轉(zhuǎn)折:對實證主義的批判
13.2狄爾泰:“歷史認識上的康德”
(1)生命與體驗
(2)社會生活的主觀性、整體性及歷史性
(3)理解概念
13.3李凱爾特:歷史科學的方法論與價值論
(1)個體化方法
(2)文化科學:價值領(lǐng)域
13.4滕尼斯:Gemeinshaft und Gesellschaft
(1)心理主義、意志主義社會觀
(2)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13.5齊美爾:形式社會學
(1)社會學的對象與領(lǐng)域
(2)形式社會學
(3)歷史與文化社會學
13.6馬克斯?韋伯:理解社會學
(1)思想來源及學術(shù)旨趣
(2)社會科學方法論問題
(3)宗教社會學
(4)政治社會學
第十四章美國主流社會學(一):互動理論
14.1實用主義與互動理論
14.2詹姆士:多元的自我
14.3杜威:調(diào)適與互動的社會心理學
14.4庫利:“鏡中自我”
(1)社會生活的有機觀
(2)“鏡中自我”
(3)首屬群體方法論
14.5托馬斯:“情境定義”
(1)《波蘭農(nóng)民》一書的方法論觀點
(2)“情境定義”
14.6米德:自我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1)思想來源
(2)人類互動的實質(zhì):符號的互動
(3)自我與社會
14.7符號互動論
第十五章美國主流社會學(二):功能理論
第十六章美國反主流的社會學,沖突理論、交換理論、現(xiàn)象學社會學
第十七章批判的社會學
第十八章后工業(yè)社會理論
第十九章走向新千年的社會理論
第一版后記
第二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