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民族史志客家圣典:一個大遷徙民系的文化史

客家圣典:一個大遷徙民系的文化史

客家圣典:一個大遷徙民系的文化史

定 價:¥28.00

作 者: 譚元亨著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叢編項: 一個大遷徒民系的文化史
標 簽: 人口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6157244 出版時間: 1997-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9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綜觀辛棄疾一生,可分四個時期:一、青少年時期,止于二十三歲南渡前,即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這是他一生最為意氣風發(fā)的時期。據(jù)辛棄疾日后自稱,其祖父辛贊雖仕于金而“非其志”,每引兒輩“登高望遠,指劃山河,思投釁而起,以紓君父不共戴之憤”。因此,稼軒曾受命“兩隨計吏抵燕山諦觀形勢”〔1〕,以期報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稼軒聚眾二千,樹起抗金旗幟。未幾,率部歸耿京起義軍,為掌書記,并力勸耿京歸宋節(jié)制,以圖大業(yè)。次年,他奉表南渡,不料張安國殺耿降金。他在返北途中得此消息,立即率五十余騎奇襲金營,生擒叛將獻俘行在。為此,“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二、青壯年時期,二十三歲到四十二歲,即紹興三十二年到孝宗淳熙八年(1162―1181年),是稼軒一生中的游宦時期。這一時期的辛棄疾,雄心勃勃,壯志凌云?!奥∨d和議”久,他先后上了《美芹十論》和《九議》等一系列奏疏,審時度勢,力陳復國方略。可惜在“談戰(zhàn)色變”的年月里,他的意見并未被執(zhí)政者采納。三、中晚年時期,四十三歲到六十三歲,即淳熙九年到寧宗嘉泰二年(1182―1202年)。這一時期除五十三歲至五十五一度出仕閩中外,兩遭彈劾,有十八個春秋在江西家中度過,是稼軒一生中的被迫歸隱時期。四、晚年時期,六十四歲到六十八歲卒,即嘉泰三年到開禧三年(1203―1207年),以起帥浙東到知鎮(zhèn)江府,最后罷居鉛

作者簡介

  作家小傳譚元亨,50歲,廣東順德人。大學教授,中國作協(xié)會員,國際IRSCL會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曾任省市青聯(lián)、政協(xié)委員等。出書50種,獲5項全國獎30余項省市獎,內含哲學、史學、文學,以及影視等多方面。作品譯為英、法、日等多種文字,曾赴歐美諸國多次講學,名載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等海內外眾多辭典。自幼在客家人母親的兒歌聲中長大,上山下鄉(xiāng)又到客家人聚居的山區(qū)——炎帝陵近側。迄今,仍懷念著那些個枕著飛瀑與山溪水聲,斟上滿滿一海碗米酒,去聆聽天籟的鄉(xiāng)音,吟誦即興寫下的一部部長詩的歲月……故對客家學的研究情有獨鐘。

圖書目錄

     目錄
   再版自序
   序言 客家: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向何處去?
   生命主題
   圣典題解
   交響樂與整體文化精神
   神話的還原
   開卷 一個民系的歲數(shù):古老與年輕
   無法界定
   “我不可能到場”
   第一部分 從混沌到清明:客家神話與一部大遷徙的文化史
    渾沌
    客家神話
    迷霧期
    歷史長焦
    歷史的俯瞰
    世界民族大遷徙
    匈奴:西進與南下
    永恒之城的陷落
    “死亡之門”
    五胡亂華:依舊是“死
    亡之門”
    “流民”:百家士族
    青徐流人、司豫流人、秦
    雍流人
    起死回生:淝水大戰(zhàn)
    譜諜
    祖宗牌位
    客而家焉
    守護與開拓
    “僑置郡縣”
    隱與顯
    正統(tǒng)的維系
    歐亞大陸
    “飛地”
    一部新的世界史
    新史觀
    語言斷層
    活化石
    三大湖:“飛地”之一
    創(chuàng)世紀
    葛藤坑:“飛地”之二
    思想史“先聲”
    堪輿:創(chuàng)世紀之二
    漂流與苦難:文化土壤
    唐音
    末朝
    “自在期”
    臨川:過渡地帶
    從自在到自覺中的代表人物
    渾沌初開
    梅州:又一“飛地”
    自覺到自為:勤王
    無望的證明
    創(chuàng)世紀:月餅與元韃子
    壯觀的東南
    流寓客子
    袁崇煥的遺恨
    回光返照的“盛世”
    拜太陽
    瘢痕
    思想斷層
    召喚先知
    沖天一嘯
    名教之奇變
    自為
    自由
    仇客分聲
    補天與沖天
    人境廬主
    客家人物群落
    共和國神話
    大漢族意識
    民族主義
    平民革命
    群體激發(fā)效應
    關于客家的“情報”
    老樹新枝
    祖宗言
    苦難的遺囑
    反證
   第二部分 心路歷程:文化遷徙激活的客家式的命題
    形而上的民系
    兩種學問
    老外的“中國命運”
    大道汜兮
    客家式命題
    宿命與使命
    教育奇觀
    雙重邊緣
    邊緣的危機與機遇
    守住邊界
    確定身份的反諷
    兩個流浪的民族
    主客意識
    義利之辨
    自由:以血相爭與用錢贖買
    特立卓行
    融合認同
    “開化”
    原鄉(xiāng)人
    貴族精神與平民思想
    俠匪之分
    “三人”之說
    “三王”之尊
    “公王保外鄉(xiāng)”
    石筆
    圣賢館
    崇正:宗法與人格
    家園
    故鄉(xiāng)之旅
    “正”的外延
   第三部分 歲月的定格:天放的時代天放的人
    定格
    天放的時代
    精神里的“故鄉(xiāng)的月”
    “禮失求諸野”
    以郡望自矜
    門第與望族
    “高情”與“才藻”
    稱情直往
    人證
    物證:客家民居
    莊園
    聚族而居
    圍樓、圍屋
    古風
    風水
    客家山歌
    樂府的近緣
    流變
    獨鐘于情
    情義千金
    興往情來
    歌仙
   第四部分 客家女:女性神話及其現(xiàn)代闡釋
    女性神話
    文化之謎
    典型與價值
    “葛藤坑”農(nóng)婦
    劉三妹——劉三姐
    情種
    “孺人”
    “大腳蠻婆”
    現(xiàn)代傳奇
    “無心”
    天足
    涼帽
    參照系
    先天素質
    母儀天下
    叛逆精神
    《客家姑娘》與《懶尸婦道》
    道德楷模
   第五部分“客人開埠”:凄苦的“過番謠”與“金山”神話
    “過番謠”
    “金山”神話
    “大伯公”
    彼岸世界
    “賣豬崽”
    “勸郎謠”
    “隔山娶妻”
    頭腦中的沃土
    葉落歸根
    落地生根
    問鼎海外
    不滅的火
    現(xiàn)代神話
    無信不立
    神話的“根”
   跋 祖骨:一個思考的開始
    他們
    尊嚴不可褻續(xù)
    洛陽橋與河洛人
    祖骨
    幸福#享樂
   【附錄】 客家名人錄
   再版跋文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