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1.1 科學發(fā)展機制與科學發(fā)展的經濟分析
1.2 作為一門科學的經濟學
1.3 社會主義經濟中的政策誤導與理論指導
1.4 古典環(huán)境與集權體制
1.5 本書的研究思路
2 低效率:短缺分析的另一視角
2.1 低效率綜合癥
2.2 低效率與短缺:簡單的供給決定論模型
2.3 理論比較:需求決定論的基本模型及其擴展形式
2.4 結論:低效率常態(tài)
3 配置效率:兩部門分析
3.1 引言
3.2 兩部門資源配置結果
3.3 兩部門模型的擴展
3.4 資源配置決策機制和偏好系統(tǒng)
3.5 外差因素與效率損失
3.6 資源配置決策效率:附加說明
3.7 結論
4 組織效率:個人勞動供給行為
4.1 問題與背景
4.2 貢獻缺口與勞動供給不足
4.3 勞動者的時間配置行為:引論
4.4 親暇極大模型:前人論證的不足
4.5 固定工資制模型和抑制效應
4.6 政治壓力與監(jiān)督費用
4.7 若干推論
5 組織效率:企業(yè)行為
5.1 體制環(huán)境:居于支配地位的行政約束
5.2 服從模式與安全目標
5.3 組織僵化與反創(chuàng)新傾向
5.4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企業(yè)風險最小化模型
5.5 結論
6 激勵機制:固定工資制設計與實施的信息基礎
7 高速增長:政治壓力與組織效率
8 動態(tài)效率:經濟組織方式、增長與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