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機械工程手冊:傳動設計卷

機械工程手冊:傳動設計卷

機械工程手冊:傳動設計卷

定 價:¥175.00

作 者: 機械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電機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編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機械工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045106 出版時間: 1997-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7cm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第二版序《機械工程手冊》和《電機工程手冊》第二版正式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兩部大型綜合性技術工具書是我國機電工業(yè)的一項重大基礎性建設。手冊的第一版編寫于70年代,得到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周恩來總理生前曾指示要抓好這件事。在著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沈鴻等同志的領導下,組織了全國各有關方面的2300多位專家和學者,用了近10年的時間,編輯出版了這兩部機電工程領域前所未有的巨著。出版以后,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重視和好評,曾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全國優(yōu)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國家圖書獎等,是全國十大科技出版工程之一。先后發(fā)行10多萬套,對機電工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機電工業(yè)是國民經(jīng)濟的裝備產(chǎn)業(yè)和先導產(chǎn)業(yè)。機電工業(yè)的發(fā)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工業(yè)水平和科技水平。近十幾年來,我國機電工業(yè)堅持改革開放,大力推進技術進步,整體素質和實力有所增強,產(chǎn)品的質量和水平有較大提高,產(chǎn)品門類和品種有較快發(fā)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也應當看到,與國民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的需要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機電工業(yè)還存在著一定差距。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進程中,在世界范圍新技術革命步伐加快的過程中,我國機電工業(yè)既有機遇,又有挑戰(zhàn)。為此,機電工業(yè)必須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下大力氣掌握和追蹤新技術,開發(fā)和應用新技術,改造傳統(tǒng)工藝,發(fā)展新興產(chǎn)業(yè),不斷增強機電工業(yè)在國內(nèi)外兩個市場的競爭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振興機電工業(yè)的歷史重任。正是為了適應這一新的形勢,有必要對兩部手冊重新編寫第二版。這次第二版的編寫工作,再次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的關心和重視。江澤民總書記親筆題詞,強調(diào)要“薈萃機電專業(yè)精華,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這就為二版工作明確了指導方針和努力方向,有力地推動了二版工作的順利進行?!按蟮佬杏诎倌?,權宜利于一時”。這兩部手冊是積累、擴充和傳播知識的工具,是機電科技領域的一項宏遠工程。這次重新編寫后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認真總結了十多年來的成就和經(jīng)驗,積極吸取了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對一些內(nèi)容作了修改或更新,增補了許多高新技術篇章,努力使機、電、儀有機結合,以更好地適應當前和今后發(fā)展的需要。第二版編寫以“全、精、新、準”為特點,在整體上,強調(diào)“立足全局,勾劃概貌,反映共性,突出重點”;在取材上,突出“基本、常用、關鍵、發(fā)展”;在內(nèi)容上,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在表達上,力求“簡明扼要,深入淺出,直觀易懂,歸類便查”??傊?,經(jīng)過這次修訂,使這兩部手冊內(nèi)容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綜合水平、技術水平和編寫水平都上了一個新臺階。這兩部手冊,主要供從事技術工作的各類人員查閱使用,同時,也可供企業(yè)和機關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參考使用,從中了解有關專業(yè)的國內(nèi)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了解和把握新技術動向,以便能準確、科學地做出決策和規(guī)劃長遠,使我們的工作更具系統(tǒng)性、預見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好地為機電工業(yè)的持續(xù)、快速、健康的發(fā)展服務。這一版的編委會由機械工業(yè)部會同17個有關部委和總公司等共同組成,來自全國500多個單位從事科研、生產(chǎn)、設計、教學等工作的有專長、有經(jīng)驗和有成就的3000多位專家和學者參與了編審工作。各單位十分重視和支持這兩部手冊的編寫工作,做了很大貢獻,編審人員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保證了這項龐大工程高質量的順利完成。在此,我謹代表編委會和機械工業(yè)部向以沈鴻同志為代表的第一版全體編審人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向支持本版工作的各部委及參加編審工作的全體工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現(xiàn)在第二版雖已出版,但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殷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改進。何光遠1995年北京

作者簡介

暫缺《機械工程手冊:傳動設計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第二版編輯說明
    第1篇 傳 動 總 論
   第1章 概 論
    1傳動及其組成
    2傳動的特性和參數(shù)
    2·1常用特性參數(shù)
    2·2機械特性
    2·3共同工作特性和透穿性
    2·4輸出剛度和自適應性
    2·5容許輸出特性
    3傳動的類型
    3·1按工作原理分類
    3·2按傳動比和輸出速度的變化情況分類
    3·3按能量的傳輸路線分類
   第2章 傳動的選擇
    1傳動類型選擇的依據(jù)
    2工作機工況
    2·1系統(tǒng)的運轉狀態(tài)
    2·2 工作機的載荷特性
    3動力機的性能比較及其選擇
    4各種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5傳動類型的選擇
    5·1選擇的基本原則
    5·2定傳動比傳動的選擇
    5·3有級變速傳動的選擇
    5·4無級變速傳動的選擇
    5·5單流傳動和多流傳動的選擇
    5·6傳動的特殊要求
    6操縱與控制裝置及其部件的選擇
    7輔助裝置的選擇
   第3章 傳動的匹配與計算
    1傳動的匹配
    1·1定傳動比傳動的匹配
    1·2有級變速傳動的匹配
    1·3機械無級變速傳動的匹配
    1·4非機械無級變速傳動系統(tǒng)的匹配
    1·5液力傳動的匹配
    1·6多級傳動中各級的排列次序
    2傳動系統(tǒng)的計算
    2·1動力計算和結構設計
    2·2效率計算
    2·3振動計算
   第4章 傳動選擇舉例
    1水泥管磨機的傳動選擇
    1·1工況特點
    1·2傳動類型及特點的比較
    1·3所用電動機特點的比較
    1·4幾種常用傳動形式傳動費用的比較
    1·5傳動形式的選擇
    2輪式裝載機的傳動選擇
    2·1工作特點
    2·2傳動類型及其特點的比較
    2·3行走部分傳動類型的選擇
    2·4實例——ZL30B型裝載機的行走
    傳動
    3輪胎式起重機的傳動選擇
    3·1結構和作業(yè)動作
    3·2傳動類型特點的比較和選擇原則
    3·3實例——QY8汽車起重機的傳動
    4自走式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的傳動選擇
    4·1工作特點
    4·2傳動選擇
    5蝸桿砂輪型磨齒機分齒傳動的選擇
    5·1磨齒的工況特點
    5·2分齒運動的傳動鏈類型
    5·3傳動類型的選擇
    第2篇 齒輪傳動
    常用符號表
   第1章 概 述
    1齒輪傳動的特點
    2齒輪傳動的類型
    3齒輪傳動類型選擇的原則
   第2章 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
    1漸開線圓柱齒輪基本齒廓與模數(shù)
    1·1基本齒廓
    1·2模數(shù)
    1·3非標準齒廓
    2平行軸漸開線齒輪傳動
    2·1圓柱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2·2齒輪與齒條傳動
    3交錯軸斜齒輪傳動
    3·1交錯軸斜齒輪傳動原理
    3·2交錯軸斜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4漸開線圓柱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4·1齒面接觸強度計算
    4·2輪齒抗彎強度計算
    4·3膠合承載能力計算
    5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和齒條精度
    5·1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
    5·2 齒條精度
   第3章 圓弧圓柱齒輪傳動
    1概述
    2圓弧圓柱齒輪傳動的基本原理和
    特點
    2·1基本原理
    2·2齒面方程和相對曲率半徑
    2·3圓弧齒輪傳動的重合度
    2·4圓弧齒輪的特點
    3圓弧齒輪的模數(shù)、基本齒廓、幾何參數(shù)
    和尺寸計算
    3·1圓弧圓柱齒輪模數(shù)
    3·2單圓弧齒輪滾刀法面齒形
    3·3雙圓弧齒輪基本齒廓
    3·4圓弧齒輪幾何參數(shù)和尺寸計算
    3·5圓弧齒輪測量尺寸計算
    4設計和承載能力計算
    4·1圓弧齒輪的損傷形式及其防止措施
    4·2基本參數(shù)的選擇
    4·3強度計算
    4·4設計計算舉例
    5精度與檢驗
    5·1適用范圍、精度等級和傳動側隙
    5·2齒輪、齒輪副誤差及側隙的定義
    和代號
    5·3圓弧齒輪各項精度指標的分組和
    選用
    5·4各檢驗項目的公差數(shù)值
    5·5齒坯檢驗與公差
   第4章 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傳動
    1概述
    1·1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傳動特點
    1·2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的特殊術語
    和定義
    1·3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的特點及
    用途
    2錐齒輪模數(shù)及基本齒廓
    2·1模數(shù)
    2·2基本齒廓
    3錐齒輪精度
    3·1誤差項目的名稱、代號和定義
    3·2精度等級
    3·3公差組和檢驗組
    3·4側隙和安裝精度要求
    3·5接觸斑點
    3·6輪坯
    3·7公差數(shù)值
    4格里森制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精度
    4·1AGMA390.02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精度等級的適用范圍
    4·2AGMA390.02推薦的外徑、輪冠距,面
    錐角及背錐角公差值
    4·3AGMA390.02推薦的錐齒輪孔和軸頸
    公差
    4·4常用生產(chǎn)檢驗方法
    5直齒錐齒輪幾何計算
    5·1直齒錐齒輪分度圓的初步確定
    5·2一般直齒錐齒輪及汽車差速器齒輪的
    幾何計算
    6弧齒錐齒輪及零度錐齒輪的幾何
    計算
    6·1分度圓直徑的初步確定
    6·2軸交角Σ=90°弧齒錐齒輪的幾何
    計算
    6·3零度鏈齒輪的幾何計算
    7弧齒準雙曲面齒輪的幾何計算
    8擺線齒錐齒輪及準雙曲面齒輪的幾何
    計算
    8·1擺線齒錐齒輪的幾何關系
    8·2擺線齒錐齒輪的幾何計算表
    8·3擺線齒準雙曲面齒輪的幾何計算
    9錐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9·1錐齒輪的受力分析
    9·2當量圓柱齒輪的幾何參數(shù)
    9·3齒面接觸強度計算
    9·4輪齒彎曲強度計算
    9·5膠合承載能力計算
    10格里森制錐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10·1弧齒錐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10·2直齒錐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10·3準雙曲面齒輪承載能力計算
   第5章 蝸桿傳動
    1概述
    1·1蝸桿傳動的主要特點
    1·2分類
    1·3蝸桿傳動的傳動比i和齒數(shù)比u
    1·4蝸桿傳動的效率
    1·5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和材料選擇
    1·6蝸桿傳動的潤滑及潤滑油選擇
    2普通圓柱蝸桿傳動
    2·1分類
    2·2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
    尺寸計算
    2·3蝸桿傳動受力計算
    2·4圓柱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計算
    2·5蝸桿、蝸輪的結構設計
    2·6圓柱蝸桿傳動的精度與公差
    2·7普通圓柱蝸桿、蝸輪工作圖示例
    3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
    3·1分類
    3·2特點
    3·3ZC1型圓環(huán)面包絡圓柱蝸桿傳動的參數(shù)
    選擇和幾何計算
    3·4軸向圓弧圓柱蝸桿傳動(ZC3)的參數(shù)
    選擇及幾何計算
    3·5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計算
    4直廓環(huán)面蝸桿傳動
    4·1概述
    4·2主要參數(shù)的選擇
    4·3幾何參數(shù)選取和尺寸計算
    4·4承載能力計算
    4·5直廓環(huán)面蝸桿傳動公差
    4·6直廓環(huán)面蝸桿和蝸輪工作圖
    5包絡環(huán)面蝸桿傳動
    5·1概述
    5·2平面蝸桿傳動設計
    5·3平面二次包絡環(huán)面蝸桿傳動設計
    5·4精度規(guī)范和工作圖
   第6章 漸開線齒輪行星傳動
    1概述
    1·1漸開線齒輪行星傳動機構簡圖
    1·2漸開線齒輪行星傳動結構分類和
    性能
    1·3傳動比計算
    2齒數(shù)選擇
    2·1齒數(shù)選擇應滿足的條件
    2·2 選擇齒數(shù)的方法
    3結構設計
    3·1均載機構設計
    3·2基本構件浮動的均載機構
    4漸開線齒輪行星傳動的設計過程
    5漸開線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
    5·1類型
    5·2傳動比
    5·3效率
    5·4主要參數(shù)
    5·5少齒差的輸出機構
   第7章 擺線針輪行星傳動
    1概述
    1·1擺線針輪傳動的結構
    1·2擺線針輪傳動的特點
    2擺線針輪傳動的嚙合原理
    2·1擺線針輪傳動的齒廓曲線
    2·2 擺線輪齒廓曲線的方程
    2·3擺線輪齒廓的曲率半徑
    2·4兩齒差擺線針輪行星傳動
    2·5復合齒形
    3擺線針輪傳動的基本參數(shù)和
    幾何尺寸計算
    3·1擺線針輪傳動的基本參數(shù)
    3·2擺線針輪傳動的幾何尺寸
    3·3W機構的有關參數(shù)與幾何尺寸
    4擺線針輪傳動的受力分析
    4·1針齒與擺線輪齒嚙合的作用力
    4·2輸出機構的柱銷(套)作用于擺線輪
    上的力
    4·3轉臂軸承的作用力
    5主要件的強度計算
    5·1齒面接觸強度計算
    5·2針齒銷的彎曲強度和剛度計算
    5·3轉臂軸承的選擇
    5·4輸出機構柱銷的強度計算
    6擺線輪齒形的優(yōu)化設計
    7設計計算公式與實例
    1概述
    2諧波齒輪傳動工作原理和特點
    2·1諧波齒輪傳動的工作原理
    2·2諧波齒輪傳動的特點
    3諧波齒輪傳動結構簡圖
    3·1諧波齒輪傳動運動學計算
    3·2典型單級諧波齒輪傳動的結構簡圖與
    傳動比計算
    3·3簡單雙級和復式諧波齒輪傳動結構簡圖
    和傳動比計算
    4諧波齒輪減速器幾何計算
    4·1變位系數(shù)
    4·2徑向變形量系數(shù)
    4·3齒廓工作高度
    4·4諧波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4·5不產(chǎn)生齒廓重迭干涉的條件與側隙
    計算
    5諧波齒輪減速器設計計算步驟
   第9章 減 速 器
    1概述
    2減速器的類型與設計
    2·1減速器的類型與特點
    2·2減速器的設計程序
    2·3通用圓柱齒輪減速器的主要參數(shù)
    2·4多級減速器傳動比分配
    2·5減速器的結構
    2·6通用減速器的選擇要點
    3通用標準齒輪減速器
    3·1圓柱齒輪減速器
    3·2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
    3·3蝸桿減速器
    3·4各種行星齒輪減速器
    4專用齒輪減速器
    4·1高速齒輪減(增)速器
    4·2水泥磨齒輪減速器
    4·3軋機齒輪減速器
    5工程機械變速器
    5·1概述
    5·2傳動系設計
    5·3我國工程機械變速器的主要傳動型式和
    基本參數(shù)
   第10章 小模數(shù)齒輪傳動
    1概述
    1·1小模數(shù)齒輪傳動分類
    1·2各類小模數(shù)齒輪傳動特點和適用范圍
    2小模數(shù)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
    2·1小模數(shù)漸開線圓柱齒輪基本齒廓
    和模數(shù)
    2·2小模數(shù)漸開線圓柱齒輪傳動幾何
    尺寸計算
    2·3小模數(shù)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
    2·4計時儀器用漸開線圓柱齒輪
    3小模數(shù)擺線圓柱齒輪傳動
    3·1擺線齒輪的形成及特點
    3·2修正擺線齒輪傳動
    3·3修正擺線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3·4修正擺線齒輪的精度
    4小模數(shù)漸開線直齒錐齒輪傳動和小
    模數(shù)圓柱蝸輪傳動
    4·1小模數(shù)錐齒輪基本齒廓、模數(shù)和精度
    4·2小模數(shù)漸開線直齒錐齒輪傳動幾何
    尺寸計算
    4·3圓柱齒輪端面齒盤傳動幾何尺寸計算
    4·4小模數(shù)圓柱蝸桿基本齒廓、模數(shù)和
    精度
    4·5 小模數(shù)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第11章 非圓齒輪傳動
    1概述
    2非圓齒輪的節(jié)曲線
    2·1節(jié)曲線方程式
    2·2節(jié)曲線封閉的條件
    2·3節(jié)曲線上各點的曲率及凸性的校驗
    2·4橢圓齒輪的節(jié)曲線
    2·5卵形齒輪的節(jié)曲線
    2·6與偏心圓齒輪嚙合的非圓齒輪
    3非圓齒輪的設計
    3·1壓力角
    3·2節(jié)曲線不封閉的非圓齒輪設計
    3·3節(jié)曲線封閉的非圓齒輪設計
    3·4非圓齒輪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4非圓齒輪計算實例
    5非圓齒輪輪系
    5·1非圓齒輪定軸輪系
    5·2非圓齒輪行星輪系
    5·3非圓齒輪與圓齒輪差動輪系的結合
    6非圓齒輪加工的計算
   第12章 齒輪的潤滑
    1齒輪傳動對潤滑劑的要求
    1·1齒輪潤滑劑的作用及主要性質
    1·2齒輪潤滑劑的主要指標及試驗方法
    2低速齒輪的潤滑
    2·1工業(yè)閉式齒輪傳動的潤滑油
    2·2工業(yè)齒輪潤滑油的選用
    2·3低速齒輪的潤滑方式
    3高速齒輪的潤滑
    3·1高速齒輪傳動的潤滑油
    3·2高速齒輪潤滑油的選用
    3·3高速齒輪的潤滑方式
    4車輛齒輪的潤滑
    4·1車輛齒輪的潤滑油
    4·2車輛齒輪潤滑油的選用
    5蝸桿傳動的潤滑
    5·1蝸桿傳動的潤滑油
    5·2蝸桿傳動潤滑油的選用
    5·3蝸桿傳動的潤滑方式
    6開式齒輪傳動的潤滑
    6·1開式齒輪傳動的油潤滑
    6·2開式齒輪傳動的脂潤滑
   第13章 齒輪材料及熱處理
    1齒輪材料
    1·1齒輪用鋼材
    1·2齒輪用鑄鐵
    1·3齒輪用有色金屬
    1·4齒輪用非金屬材料
    2金屬齒輪熱處理
    2·1齒輪的調(diào)質
    2·2齒輪的表面加熱淬火
    2·3齒輪的滲碳及碳氮共滲
    2·4齒輪的滲氮
    參考文獻
    第3篇 帶、鏈、摩擦與螺旋傳動
    常用符號表
   第1章 帶 傳 動
    1帶傳動的特點及其類型
    2傳動帶的類型、特點和應用
    3摩擦型帶傳動的作用力、滑動與效率
    3·1帶傳動的作用力
    3·2彈性滑動與打滑
    3·3傳動帶的疲勞
    3·4帶傳動的效率
    4一般工業(yè)用V帶傳動
    4·1普通V帶和窄V帶(基準寬度制)的尺寸
    規(guī)格
    4·2V帶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
    4·3V帶傳動的工作能力
    4·4傳動的設計計算
    4·5窄V帶、聯(lián)組窄V帶(有效寬度制)的
    尺寸規(guī)格及其設計特點
    4·6帶輪
    4·7V帶傳動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5平帶傳動
    5·1平帶傳動的失效
    5·2普通平帶—— 膠帆布帶
    5·3尼龍(聚酰胺)片復合平帶
    5·4高速帶傳動及其設計要點
    5·5帶輪
    6多楔帶傳動
    6·1尺寸規(guī)格
    6·2傳動的設計計算
    6·3多楔帶輪
    7同步帶傳動
    7·1梯形齒同步帶的尺寸規(guī)格
    7·2同步帶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
    7·3傳動的設計計算
    7·4同步帶輪
    7·5同步帶傳動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8半交叉?zhèn)鲃?、交叉?zhèn)鲃雍徒嵌葌鲃?br />     8·1半交叉?zhèn)鲃?br />     8·2交叉?zhèn)鲃?br />     8·3 角度傳動
    9塔輪傳動
    10 多從動輪帶傳動
    11帶傳動的張緊
    11·1張緊方法
    11·2 預緊力的控制
   第2章 鏈 傳 動
    1鏈條的類型、特點和應用
    2滾子鏈傳動
    2·1滾子鏈的基本參數(shù)和主要尺寸
    2·2滾子鏈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
    2·3滾子鏈傳動的額定功率曲線
    2·4滾子鏈傳動的設計計算
    2·5滾子鏈的靜強度計算
    2·6滾子鏈的耐疲勞工作能力計算
    2·7滾子鏈的耐磨損工作能力計算
    2·8滾子鏈的抗膠合工作能力計算
    2·9多從動軸鏈傳動的計算
    2·10滾子鏈鏈輪
    2·11設計計算舉例
    3齒形鏈傳動
    3·1齒形鏈與鏈輪的嚙合形式
    3·2齒形鏈的基本參數(shù)和主要尺寸
    3·3齒形鏈傳動的設計計算
    3·4齒形鏈鏈輪
    4鏈傳動的布置、張緊與潤滑
    4·1鏈傳動的布置
    4·2鏈傳動的張緊
    4·3鏈傳動的潤滑
   第3章 機械無級變速和摩擦輪傳動
    1概述
    1·1傳動原理
    1·2特點
    1·3應用
    1·4分類
    1·5機械特性
    2設計基礎
    2·1失效形式、設計原則及公式
    2·2壓緊力
    2·3摩擦傳動的滑動和效率
    2·4材料、許用應力、摩擦系數(shù)
    2·5潤滑、牽引油
    2·6設計注意事項
    3加壓裝置及其設計
    3·1加壓裝置的特性及分類
    3·2自動加壓裝置的原理及設計
    4機械無級變速器、摩擦輪傳動的
    結構及設計
    4·1定傳動比摩擦輪傳動的結構與設計
    4·2定軸摩擦式無級變速器
    4·3行星無級變速器
    4·4撓帶式無級變速器
    4·5脈動無級變速器
    5機械無級變速器的試驗
   第4章 螺旋傳動
    1螺旋傳動的種類及其特點
    2滑動螺旋傳動
    2·1滑動螺旋副的螺紋
    2·2螺旋副的設計
    2·3材料的選擇及其許用應力
    2·4精度與公差帶的選用
    3滾動螺旋傳動
    3·1工作原理
    3·2結構形式
    3·3滾動螺旋副的承載能力
    3·4滾動螺旋副的尺寸系列
    3·5滾動螺旋副的選用及其計算
    3·6主要幾何尺寸
    3·7材料及熱處理
    3·8精度
    3·9預緊
    3·10 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4靜壓螺旋傳動
    4·1設計計算
    4·2 設計中的幾個問題
    參考文獻
    第4篇 液 壓 傳 動
    常用符號表
   第1章 概 論
    1液壓傳動系統(tǒng)的特點和分類
    1·1液壓傳動的特點
    1·2 液壓系統(tǒng)的分類
    2液壓傳動基本原理
    2·1流體力學基本理論
    2·2管流
    2·3管道中的壓力損失
    2·4縫隙流
    2·5氣泡油與氣穴
    3液壓油液
    3·1液壓油液基本要求
    3·2液壓油液的理化性質和使用性能
    3·3液壓油液的種類與特性
    3·4液壓油液的選擇
   第2章 液壓元件
    1液壓泵和液壓馬達
    1·1概述
    1·2齒輪泵和齒輪馬達
    1·3螺桿泵
    1·4葉片泵和葉片馬達
    1·5柱塞泵和柱塞馬達
    1·6低速大扭矩馬達
    1·7擺動馬達
    2液壓缸
    2·1概述
    2·2通用液壓缸典型結構及安裝方式
    2·3主要參數(shù)及常用計算公式
    2·4液壓缸的設計與計算
    2·5液壓缸設計和使用中的幾個問題
    2·6常用的液壓缸
    3液壓控制閥
    3·1壓力控制閥
    3·2流量控制閥
    3·3方向控制閥
    3·4多路換向閥
    3·5疊加閥
    3·6二通插裝閥
    3·7電液伺服閥
    3·8比例閥
    3·9數(shù)字閥
   第3章 液壓輔件
    1蓄能器
    1·1蓄能器的種類
    1·2蓄能器的用途
    1·3蓄能器規(guī)格的確定
    1·4蓄能器使用注意事項
    2熱交換器
    2·1冷卻器的種類與結構
    2·2冷卻器的選擇計算
    2·3冷卻器的正確使用
    2·4加熱器
    3過濾器
    3·1過濾器的種類
    3·2過濾器的結構
    3·3過濾器的性能
    3·4過濾器的選用
    4油箱
    4·1油箱的功能
    4·2油箱的種類與形狀
    4·3油箱的容量
    5增壓器
    5·1增壓器的工作原理
    5·2增壓器的種類
    5·3單程增壓器
    5·4連續(xù)增壓器
    5·5氣-液增壓器
    5·6液-液增壓器
    6管件
    6·1概述
    6·2硬管
    6·3軟管
    6·4管子的連接
    6·5油路塊
    7密封件
    7·1概述
    7·2O形圈
    7·3Y形圈
    7·4V形圈
    7·5其他往復運動密封圈
    7·6油封
    7·7 防塵圈
    7·8其他密封
   第4章 液壓回路和典型液壓系統(tǒng)
    1液壓回路
    1·1調(diào)壓回路
    1·2減壓回路
    1·3增壓回路
    1·4保壓回路
    1·5平衡回路
    1·6卸壓回路
    1·7卸載回路
    1·8調(diào)速回路
    1·9增速回路
    1·10換速回路
    1·11制動回路
    1·12換向回路
    1·13鎖緊回路
    1·14定位回路
    1·15同步回路
    1·16順序動作回路
    1·17互不干擾回路
    1·18液壓動力源節(jié)能回路
    2液壓回路應用
    2·1組合機床液壓系統(tǒng)
    2·2塑料注射成型機液壓系統(tǒng)
    2·3汽車起重機液壓系統(tǒng)
    3典型液壓系統(tǒng)
    3·1汽車起重機液壓系統(tǒng)
    3·2大型塑料注射機液壓系統(tǒng)
    3·3液壓技術在板帶軋鋼機壓下裝置中
    的應用
    3·4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tǒng)
   第5章 液壓系統(tǒng)的設計
    1液壓傳動系統(tǒng)設計
    1·1液壓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步驟和內(nèi)容
    1·2液壓傳動系統(tǒng)設計計算舉例
    2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
    2·1電液伺服系統(tǒng)的基本構成
    2·2電液伺服系統(tǒng)的設計步驟
    2·3電液伺服系統(tǒng)設計示例
    3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應用
   第6章 液壓應用技術
    1污染控制
    1·1液壓系統(tǒng)油液污染分析
    1·2液壓元件的污染敏感性
    1·3液壓系統(tǒng)的污染控制
    2泄漏控制
    2·1泄漏及基本控制的方法
    2·2固定聯(lián)接處的泄漏控制
    2·3往復運動密封處的泄漏控制
    2·4回轉軸密封處的泄漏控制
    3液壓噪聲及其控制
    3·1液壓裝置噪聲產(chǎn)生的根源
    3·2液壓泵噪聲特性及控制
    3·3液壓閥噪聲特性及控制
    3·4液壓裝置噪聲的其他控制方法
    4液壓系統(tǒng)的使用與維修
    4·1使用維修的任務
    4·2使用維修時的注意事項
    4·3調(diào)試
    4·4檢查和維護
    4·5故障診斷
    4·6修復
   第7章 試驗與測試
    1試驗項目與分類
    2試驗設備與試驗條件
    3測量儀器及準確度
    4液壓元件計算機輔助測試(CAT)
    4·1液壓元件cAT功能
    4·2液壓元件CAT系統(tǒng)的組成
    4·3CAT系統(tǒng)的應用模式及實例
    5液壓系統(tǒng)出廠試驗
    參考文獻
    第5篇 液 力 傳 動
    常用符號表
   第1章 概 述
    1液力傳動的分類
    1·1液力傳動裝置的分類
    1·2液力傳動元件的分類
    2液力傳動的特點
    3液力元件的工作原理
    3·1液力元件的葉輪與幾何參數(shù)
    3·2液體在葉輪中的運動
    3·3液力元件的基本方程式
    3·4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3·5液力變矩器的工作原理
    4液力元件的特性
    4·1特性參數(shù)
    4·2特性曲線
    5液力元件的類比設計
    5·1相似理論在液力元件中的應用
    5·2相似準則
    5·3類比設計的步驟
    6液力傳動的工作液體
    6·1液力傳動用油的基本要求
    6·2液力傳動常用油的種類
    6·3水基難燃液的種類
   第2章 液力變矩器
    1液力變矩器的分類
    2單級單相液力變矩器
    2·1向心渦輪液力變矩器
    2·2離心渦輪液力變矩器
    2·3軸流渦輪液力變矩器
    3單級多相液力變矩器
    3·1單級二相液力變矩器
    3·2單級三相液力變矩器
    3·3閉鎖液力變矩器
    4多級液力變矩器
    5可調(diào)液力變矩器
    5·1調(diào)節(jié)導輪葉片轉角的可調(diào)液力變矩器
    5·2調(diào)節(jié)離合器滑差的可調(diào)液力變矩器
    5·3雙泵輪液力變矩器
    6反轉液力變矩器
    7液力變矩器的輔助系統(tǒng)
    7·1液力變矩器的輔助系統(tǒng)及其功能
    7·2液力變矩器輔助系統(tǒng)的輔件參數(shù)
   第3章 液力偶合器
    1液力偶合器的分類
    1·1 按功能分類
    1·2按葉片分類
    1·3按工作腔的數(shù)量分類
    2液力偶合器的結構
    2·1普通型液力偶合器
    2·2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2·3調(diào)速型液力偶合器
    3液力減速器與液粘調(diào)速器
    3·1液力減速器
    3·2液粘調(diào)速器
    4液力偶合器的輔助裝置
    4·1補償系統(tǒng)
    4·2 潤滑系統(tǒng)
    4·3操縱機構
   第4章 液力機械變矩器
    1液力機械變矩器的分類
    2液力機械變矩器應用的機械傳動
    元件
    2·1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聯(lián)接方案
    2·2 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轉速比平面圖及
    相對功率平面圖
    3外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3·1外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的基本計算
    方程式
    3·2分流差速液力機械變矩器
    3·3 匯流差速液力機械變矩器
    4內(nèi)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4·1導輪反轉內(nèi)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4·2多渦輪內(nèi)分流液力機械變矩器
   第5章 液力元件與動力機的匹配
    及型式和參數(shù)的選擇
    1動力機、液力元件、工作機的共同
    工作
    1·1輸入功率
    1·2泵輪特性曲線族和渦輪特性曲線族
    1·3液力元件系列型譜及基本系列無因
    次特性
    1·4液力變矩器和動力機共同工作的輸入
    特性曲線和輸出特性曲線
    2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機的匹配
    2·1液力變矩器的匹配原則及應用
    2·2液力變矩器與動力機匹配的優(yōu)化
    3液力偶合器與動力機的匹配
    3·1液力偶合器與電動機共同工作的分析
    3·2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選擇與匹配
    3·3調(diào)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選擇與匹配
    4液力傳動的型式和參數(shù)選擇
    4·1汽車中液力傳動的型式和參數(shù)選擇
    4·2工程機械中液力傳動的型式和
    參數(shù)選擇
    4·3內(nèi)燃機車中液力傳動的型式和
    參數(shù)選擇
    4·4化肥設備以及近似恒載荷調(diào)速的各類
    4·5石油機械中液力傳動的型式和參數(shù)
    選擇
    4·6帶式輸送機中液力傳動的型式和
    參數(shù)選擇
    4·7刮板輸送機中液力傳動的型式和
    參數(shù)選擇
    4·8 風機和水泵中液力傳動的型式和
    參數(shù)選擇
    5液力傳動裝置機械元件的型式和
    參數(shù)選擇
    5·1液力傳動車輛(機械)的牽引平衡
    5·2 液力傳動車輛(機械)的牽引計算、
    機械元件的型式和參數(shù)選擇
   第6章 液力傳動裝置
    1液力傳動裝置的分類和構成
    1·1行星動力換檔變速器
    1·2定軸動力換檔變速器
    2以運輸為主的車輛液力傳動裝置
    2·1轎車液力傳動裝置
    2·2礦用自卸汽車液力傳動裝置
    2·3大型客車液力傳動裝置
    2·4軍用車輛液力傳動裝置
    2·5 內(nèi)燃機車液力傳動裝置
    3以作業(yè)為主的機械液力傳動裝置
    3·1輪式裝載機液力傳動裝置
    3·2叉車液力傳動裝置
    3·3履帶推土機液力傳動裝置
    3·4自行式鏟運機液力傳動裝置
    3·5石油機械液力傳動裝置
    4調(diào)速液力傳動裝置
    4·1化肥設備液力傳動裝置
    4·2電動鏟運機液力傳動裝置
    4·3挖泥船液力傳動裝置
   第7章 液力元件的試驗
    1試驗的目的、分類與方法
    1·1試驗目的
    1·2試驗分類
    1·3試驗方法
    2試驗臺架
    2·1試驗臺架的布置
    2·2試驗臺的組成
    2·3測試儀表
    2·4設備容量的選擇
    參考文獻
    第6篇 氣 壓 傳 動
    常用符號表
   第1章 概 述
    1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特點
    2氣壓傳動的基本定律及計算公式
    2·1基準狀態(tài)和標準狀態(tài)
    2·2完全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
    2·3流量特性
    2·4有壓狀態(tài)下的流量與標準狀態(tài)下的
    流量
    2·5耗氣量的計算
    2·6壓力損失
    2·7充放氣特性
    3常用基礎標準
    4常用氣動圖形符號
   第2章 壓縮空氣的凈化與處理
    1概述
    1·1 氣源系統(tǒng)的組成
    1·2 對氣源系統(tǒng)的要求
    2后冷卻器
    3貯氣罐
    2流量控制閥
    2·1節(jié)流閥
    2·2單向節(jié)流閥
    2·3排氣節(jié)流閥
    2·4行程節(jié)流閥
    2·5節(jié)流閥的主要性能
    3方向控制閥
    3·1方向控制閥的分類
    3·2微型電磁控制閥
    3·3電磁控制閥
    3·4氣壓控制閥
    3·5人力控制閥
    3·6機械控制閥
    3·7單向型方向控制閥
    3·8方向控制閥的主要性能
    3·9方向控制閥各種控制方式的特點與
    選用
    3·10方向控制閥的主要發(fā)展方向
    4伺服/比例控制閥
    5氣動邏輯元件
   第4章 氣 缸
    1氣缸的分類與安裝方式
    1·1氣缸的分類
    1·2氣缸的安裝方式
    1·3氣缸的設計與計算
    2常用氣缸
    2·1無緩沖雙作用氣缸
    2·2緩沖氣缸
    2·3回轉氣缸
    2·4膜片氣缸
    2·5多位氣缸
    2·6串聯(lián)氣缸
    2·7差動氣缸
    2·8伸縮氣缸
    2·9擺動氣缸
    3特殊用途氣缸
    3·1沖擊氣缸
    3·2步進氣缸
    3·3氣動液壓增壓缸
    3·4氣動液壓阻尼缸
    4新型氣缸及氣動執(zhí)行元件
    4·1微型氣缸
    4·2低摩擦氣缸
    4·3薄型氣缸
    4·4帶鎖緊機構氣缸
    4·5無活塞桿氣缸
    4·6繩索氣缸
    4·7鋼帶氣缸
    4·8行程終端帶自鎖機構的雙活塞桿氣缸
    4·9直線-轉動復合氣缸
    4·10數(shù)字控制氣缸
    4·11伺服機構定位氣缸
    4·12擺動執(zhí)行元件
   第5章 氣動馬達
    1氣動馬達的分類與特點
    2容積式氣動馬達
    2·1齒輪式氣動馬達
    2·2活塞式氣動馬達
    2·3 葉片式氣動馬達
    2·4膜片式氣動馬達
    2·5螺桿式氣動馬達
    2·6容積式氣動馬達的特性曲線
    3渦輪式氣動馬達
    4各種氣動馬達的性能比較和應用
   第6章 氣動輔件
    1氣動轉換器
    1·1氣-液轉換器
    1·2氣-液增壓器
    1·3壓力繼電器和氣-電轉換器
    2氣動位置傳感器和放大器
    2·1氣測式位置傳感器
    2·2氣動放大器
    2·3電測式位置傳感器
    3緩沖器
    3·1油壓緩沖器
    3·2 氣壓緩沖器
    4消聲器
    5真空吸盤和真空發(fā)生器
    6氣動管件
    6·1管路
    6·2接頭
   第7章 氣動回路
    1基本回路及常用回路
    1·1基本回路
    1·2常用回路
    2氣動程序控制回路的設計
    2·1概述
    2·2確定工作程序圖
    2·3繪制X-D線圖,找出障礙信號
    2·4排除有障礙信號的障礙段
    2·5對回路其他要求的設計
    2·6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的使用
    2·7繪制氣動控制回路圖
   第8章 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及應用
    1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組成
    2設計程序和有關事項
    2·1明確設計要求
    2·2合理選擇傳動和控制方式
    2·3氣動控制回路的設計
    2·4氣動系統(tǒng)中元件的選擇
    2·5其他設計事項
    2·6氣動系統(tǒng)圖和回路圖的繪制
    3設計舉例
    4氣動元件的應用舉例
    5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應用舉例
    參考文獻
    索 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