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

定 價:¥22.00

作 者: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編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羅馬哲學

ISBN: 9787300011721 出版時間: 1992-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41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片斷:有事實可以證明,有時,雖然某種事情強烈地發(fā)生,人們并沒有感到激動或恐懼,但有時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使人受到極大刺激,身體變得和緊張、發(fā)怒時一樣。以下的事例更加顯然:任何可怕的事情都沒有發(fā)生,人們卻有受驚的感覺。如果是這樣,那么很顯然,說明靈魂的屬性依存于質(zhì)料。所以它們的定義必定會與此吻合,例如,忿怒是某個身體的運動,或者是某個部分的運動,或者是由于某種原因和目的所造成的某種狀態(tài)下的身體的功能。由于這個原因,研究靈魂,無論是研究所有靈魂還是某一類靈魂,乃是自然哲學家的事情。自然哲學家和辯證學家們所下的定義完全不同,如,忿怒是什么,后者認為忿怒是對于報復的欲望抑或諸如此類的事情,而前者則把忿怒看作是血液的沸騰,或心臟周圍溫度的升高。一個回答的是質(zhì)料,一個回答的是形式和原理。如果事物存在著原理,那么它一定是存在于相應的質(zhì)料中,例如將房屋定義為免遭風吹雨淋日曬的掩體;而另一種則將房屋說成是石頭、磚塊和木料;還有的用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并存在于這些質(zhì)料中的形式來定義。自然哲學家屬于哪一種人呢?是只關心質(zhì)料而忽略定義的人,還是只關心定義的人?抑或兩者兼而有之呢?其他的又是什么人呢?的確并不存在這樣的人,只關心質(zhì)料的屬性的不可分離性,或把屬性看作是不能與質(zhì)料分離的。自然哲學家所研究的是這種軀體或這類質(zhì)料的所有功能和屬性,其他屬性,則是別人的研究范圍。有些是技師的對象,也許是木匠,也許是醫(yī)生。有一些屬性本來是不可分離的,通過抽象而被當作不屬于個別物體了,這是數(shù)學家的領域,第一哲學則研究那些被完全當作分離的屬性。但我們必須回到正題上來。我們說過,靈魂的屬性和生物的自然質(zhì)料不能分離,它們的本性即存在于質(zhì)料之中,如忿怒和恐懼就是如此,就像直線和平面一樣是不可分離的。后記:后記通常的觀點認為,亞里士多德常常是從無事實根據(jù)的假定出發(fā)探討宇宙萬物的起源。這個事實與人們將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僅僅局限于《形而上學》和《物理學》有著密切關系。然而,亞里士多德關于自然哲學的許多篇章中,根源于實際的科學觀點隨處可見,《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便是一個極好的例證。第三卷收入亞里士多德關于自然哲學方面的文章共十篇,集中討論了生命本原及其現(xiàn)象。除《論氣息》為匿名者偽托外,其余均出自亞里士多德。根據(jù)問題分類可歸為三組?!墩撿`魂》、《論感覺及其對象》、《論記憶》探討靈魂的本質(zhì)、功能以及靈與肉所分有的生命能力?!墩撍摺?、《論夢》、《論睡眠中的征兆》三篇短文組成一個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整體。《論生命的長短》、《論青年和老年論生和死》及《論呼吸》涉及的是生理學方面的內(nèi)容,討論了生命在有機體內(nèi)是如何得以維持以及導致死亡的原因是什么等問題。雖然這幾篇短文存在著明顯的缺點和錯誤,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在觀察條件極不完備的情況下竟然作出了許多和科學事實極其相似的猜測?!墩摎庀ⅰ冯m然是一偽作,但由于作者對亞里士多德的許多觀點十分熟悉,仍不失為研究亞里士多德思想的有用文獻。第三卷譯稿初成于1990年4月,那時恩師苗力田教授病恙在身,但先生不辭疾勞,對譯稿紙繆處加以訂正,疏漏處予以增益。此外,本書的問世得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鼎力相助,李艷輝君為譯稿加工潤色,出力甚多,在此謹致謝悃。秦典華1991年12月2日

作者簡介

暫缺《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論靈魂
論感覺及其對象
論記憶
論睡眠
論夢
論睡眠中的征兆
論生命的長短
論青年和老年 論生和死
論呼吸
論氣息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