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

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

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

定 價:¥20.00

作 者: 陶文鵬著
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理論

ISBN: 9787310018277 出版時間: 200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29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是一本唐宋詩美學與藝術的論集,作者潛心研究唐宋詩多年,成果頗豐?!短扑卧娒缹W與藝術論》從美學與藝術的角度切入,著重探討唐宋詩歌的美學觀、審美觀、審美價值、藝術風格、藝術表現(xiàn)技巧及藝術感染力。有的文章是論述意象與意境的關系的,有的論證唐宋詩與繪畫、音樂相互影響和滲透,有的勾勒唐宋山水詩發(fā)展的輪廓,有的評述上個世紀前半葉唐詩研究的成就,還有是對唐宋詩歌創(chuàng)作的個性研究。內容豐富、觀點新明,努力做到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緊密結合,歷史判斷和審美判斷的融合統(tǒng)一。是研究唐宋文學的知名學者。他的治學堅持立足文學本位,以古代作家和作品為本,從美學和藝術角度提煉概括,進而闡釋古代文學發(fā)展演進的歷程,努力發(fā)現(xiàn)和揭示一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問題。他近年來問世的《古詩名句掇英》(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幾本專著,貫徹了這一治學傾向。尤其是《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選錄了作者20多年來研究唐宋詩的20篇論文。文章長短不一,論題不同,但都從美學與藝術角度切入,鮮明體現(xiàn)了他的治學風格。陶先生在該書的《唐詩藝術研究現(xiàn)狀和思考》一文中說,詩歌藝術研究,須從審美的感情體驗出發(fā),使自己的心靈和古代詩人的心靈相感應,產生共鳴,進而調動聯(lián)想和想像,進入詩歌的境界,感受詩的情思韻味。沒有這種審美的感悟,只是純理性的評判和冷冰冰的分析,體會不到詩人細微的內心活動和復雜的心靈歷程,傳達不出詩的情思韻味,也就談不到藝術研究。這種“審美的感悟”,略近于宋人嚴羽《滄浪詩話》所說的“妙悟”。陶著中有不少靈光四射的感悟發(fā)現(xiàn)。論文多數(shù)發(fā)人所未發(fā),具有開拓之思、創(chuàng)新之見。例如唐代詩人孟浩然僅有詩歌傳世,并無一篇文章。陶先生卻從孟詩中鉤索整理,發(fā)現(xiàn)孟浩然有一個以“清真”為核心的鮮明完整的詩歌美學觀,而且這個詩歌美學觀,是由陳子昂過渡到李白詩歌美學觀的一座橋梁。《論王維的美學思想》,是最早也最全面細致地闡述王維美學思想的論文。一般人論王維,都著眼于王維的“詩中有畫”,而陶先生早在80年代初,就突破了這個框框,相繼寫出《談王維詩歌創(chuàng)造感覺意象的藝術》、《傳天籟清音、繪有聲圖畫——論王維詩歌表現(xiàn)自然音響的藝術》等文,細致地探討了王維詩歌對各種感覺意象的創(chuàng)造,對王維詩歌表現(xiàn)自然音響的藝術,論析更是精彩紛呈。其他對常建、張旭、米芾、道潛、仲殊、惠洪、蕭德藻等人詩歌藝術的研究也都帶有一定的開創(chuàng)性。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指出,“妙悟”的前提必須“多參”“熟參”。陶先生之所以在詩歌藝術研究上有靈妙的感悟,是與他轉益多師、觸類旁通分不開的。他有較扎實的中西美學理論基礎,有較豐富的新舊詩創(chuàng)作經驗,喜歡書法、繪畫、音樂、電影等藝術,因此能夠不局限于中國古代詩歌本身,而是努力打通古和今、中與西,吸收借鑒美學、藝術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宗教學、心理學等學科的成果,因此論文視野寬廣、角度靈活,常能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做出別人沒有的闡釋。尤其是他將詩歌與繪畫、音樂、書法、電影等藝術結合起來研究,常有“神來”之筆。他說張旭“詩中有書”,說王維與常建的詩中有音樂境界,已令人驚奇;他由常建的音樂詩《江上琴興》、《送李一尉臨溪》,聯(lián)系到日本當代風景畫大師東山魁夷;在討論李商隱運用幻象與幻境建造詩的高層和多層結構時,聯(lián)系到美國意象派大師龐德;在論述李賀詩歌的色彩表現(xiàn)藝術時,聯(lián)系到法國印象派藝術大師莫奈,更給人耳目一新的驚喜。陶先生的論文注重學理的建構,他反對學術論文的平面化,即一、二、三、四或A、B、C、D地平列出文章的論點,然后舉一兩個例證了事。他強調論文應構思嚴謹、邏輯清楚、層層深入、前后呼應,要有理論的提升和概括。他從色相、明度和彩度逐次展開,不僅探討李賀詩歌的色彩特點和設色手法,而且還將其深化到詩歌意象和意境的分析中去。他剝繭抽絲般逐步揭示宋代山水詩畫的異質同構特點,概括出融畫入詩的宋詩藝術特征和創(chuàng)作經驗,進而發(fā)掘這種詩畫一體化所蘊含的時代心理與審美情趣,從而使論文的學理意蘊顯得相當厚重深刻。陶先生認為,文學研究論文應當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結合,他十分欣賞魯迅、聞一多、朱自清、宗白華、梁宗岱、朱光潛、錢鐘書以及他的老師吳世昌、林庚、袁行霈等先生富有詩情畫意的文字表達。常說詩歌是心靈的歌唱,缺乏情感怎么與古人進行心靈的交流?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抒情詩是詩中之詩,沒有文采怎么傳達出美的詩意詩境?在他的文章中,文采斐然、飽含情感的段落不勝枚舉。看他論析常建的《湖中晚霽》:“詩的前八句,便跳蕩著光的旋律。鳴奏著色彩的音樂,抒發(fā)出詩人舒心的快意,放浪的喜悅,飛揚的神采,騰躍的詩心。詩人整個兒沐浴在這一片光色之中了。詩的后半篇,物像由清晰轉為朦朧,色彩由濃變淡,詩人的情緒也由熱變冷。夜色蒼蒼,一片混茫。但當繁星麗天,銀漢燦爛,詩人又展開幻想的彩翼,想超脫混濁塵世飛往瓊樓玉宇。”看他論述李賀詩的色彩:“這種色彩意象繁多密集、前呼后擁,紛至沓來,疊出層見的呈現(xiàn)方式,恰似蘇軾在《百步洪》詩中‘車輪戰(zhàn)法’地運用博喻一樣,能夠產生極強烈的視覺效果,引起一種令人恍惚迷離心旌搖動的整體性情感效應。李賀這種打亂節(jié)奏不顧和諧淋漓潑灑色彩的表現(xiàn),使得他的詩歌猶如彩的雨瀑,色的渦流,而他的激情潮涌也就奔突紙上?!闭媸枪P走珠璣,精采洋溢。陶先生的詩情、詩心、詩才、詩筆也可見一斑。最后還想說一句,陶先生的理論專著一般都是多年的論文結集,篇幅不大,不尚空言,和當今學界風行的惟恐分量不重的注水豬肉式“巨著”涇渭分明,這是老學者治學的一貫態(tài)度,值得學習。

作者簡介

  陶文鵬,1941年生,廣西南寧人。196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1981年獲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學碩士學位?,F(xiàn)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審、《文學遺產》副主編。主要著作有《盛唐山水田園詩賞析》、《唐詩與繪畫》,合著有《新編中國文學史》,主編《宋詩精華》等。

圖書目錄

傳神肖貌 詩畫交融——論唐詩對唐代人物畫的借鑒吸收
清思健筆 妙畫活水——讀張九齡山水詩札記
狂草逸詩 舒卷云煙——談張旭的詩中有書
論孟浩然的詩歌美學觀
論王維的美學思想
論王維詩歌創(chuàng)造感覺意象的藝術
傳天籟清音 繪有聲圖畫——論王維詩歌表現(xiàn)自然音響的藝術
以無聲畫境 傳琴箏清韻——談常建音樂詩的藝術
論常建詩歌的音樂境界
論李賀詩歌的色彩表現(xiàn)藝術
論李商隱詩的幻想與幻境
20世紀前半葉的唐詩研究
唐詩藝術研究的現(xiàn)狀和思考
論宋代山水詩的繪畫意趣
米蒂山水詩論
論仲殊、道潛、惠洪的山水詩
論蕭德藻詩
宋末七家山水詩論
開創(chuàng)宋代文學研究的新局面
意象與意境關系之我見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