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正視管理困境
“生于困境,死于安樂”。管理就是處理困境,持續(xù)地面對不同的困境。困境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社會或組織長期滯留于同一種困境之中。
1 營銷困境
中國企業(yè)歷經多年的“市場營銷”,實際上把中國市場當作“依樣畫葫蘆”的實驗場。中國企業(yè)再要往前走,就得靠創(chuàng)新。然而,在市場領域的創(chuàng)新,其真正的源泉卻在市場之外。
增值難題
規(guī)模陷講
創(chuàng)新障礙
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中國市場營銷
小結
2 “隱性”的組織行為
按著莎士比亞的劇本,讓梅蘭芳扮演來而葉,俞振飛扮演羅米歐,這出戲如何?在社會組織中,制度只是一個劇本,演出還得靠角色。讓生于集體主義社會的角色生生地照著出自個人主義社會的劇本演戲,朱麗葉與羅米歐也會反目成優(yōu)。
平民社會與意識形態(tài)類組織
領導的兩重性
激勵與凝聚力誤區(qū)
公仆的文化根源
個人行為管理困境
集體主義組織的文化背景
小結
3 戰(zhàn)略的文化解釋
生存的壓力越大,越不能輕易“操作”,越得從戰(zhàn)略中去尋求出路。而且,還得認真體味“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這話包含著這樣的涵義:如果我們不能、不愿承擔曲折,我們將沒有光明。
戰(zhàn)略的悻論特性與道家學說
不確定性困境
謀略悻論
時間維難題
內在與外在超越
小結
結語 范式的對話
十幾億人的大國,妄自菲薄,靠拾人牙慧是決計活不下去的。中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價值才有生存的權利。中國人的價值需要在與其他各民族的范式對話中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