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中國醫(yī)學壽世青編

壽世青編

壽世青編

定 價:¥52.00

作 者: (清)尤乘撰;楊柳竹,寧越峰注釋;朱德禮校譯
出版社: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中華醫(yī)籍經典注釋 白話注釋本
標 簽: 醫(yī)療保健

ISBN: 9787538010121 出版時間: 2002-06-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 240 字數:  

內容簡介

  《壽世青編》是一部養(yǎng)生專著,又名《壽世編》,由清代名醫(yī)尤乘撰。清康熙六年(1667年)以附于叢書《士材三書》的形式刊刻問世。尤乘,字生洲;號無求子,清江蘇吳縣人。早年習儒,弱冠時拜李中梓為師學醫(yī),后遍訪良師,得針灸之傳。曾任太醫(yī)院御前待值,三年后回歸鄉(xiāng)里。在虎丘懸壺行醫(yī),施濟針藥,求治者甚眾。著有《壽世青編》、《勿藥須知》、《臟腑性鑒》、《喉科秘書》、《食治秘方》,并對老師所撰的《診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機沙篆》進行增補,還修訂明代賈所學的《藥呂辨義》,為傳播士材學派作出了貢獻。書凡兩卷。卷上收載勿藥須知,療心法言,養(yǎng)肝、養(yǎng)脾、養(yǎng)肺、養(yǎng)腎說,齋說,食忌說,居室安處論,睡訣,孫真人衛(wèi)生歌,真西山衛(wèi)生歌,養(yǎng)神氣銘,孫真人養(yǎng)生銘,謹疾箴,導引卻病法,固精法,十二段動功,四時攝生篇,十二時無病法,靜功六字卻病法,調息,清心說,修養(yǎng)余言等30篇養(yǎng)生專論、論末病提養(yǎng)之法.總結德、釋、道三家有關調心、調身、調息的養(yǎng)生經驗。卷下首載服藥須知,煎藥有法,服藥忌食,飲食禁忌節(jié)要,病有十夫,八不治,卻病十要,病有七失不可治,老人病不同治法,妄庸議病,古方無妄用,草藥不可妄用,真菊野菊,服餌忌羊血,論婦人病有不同治法,用藥例丸散湯膏各有所宜,藥品制度法等。卷末為病后調理服食法。列食治秘方117首,按風、寒、暑、濕、燥、火、調理脾胃、氣、血、痰以及陰虛、陽虛、諸虛十三門分類論述,頗切實用。尤氏博采《內經》、老子、莊子、孫思邈等各家的養(yǎng)生論述,自飲食起居、四時調攝至勞逸情志、氣功、按摩等均詳盡闡發(fā)。收載了150余種藥物炮制方法,總結了病后的食療方、飲食宜忌。作者重視養(yǎng)生和預防,提出清心寡欲、修養(yǎng)性情是「卻病良方、延年好法」。書中所載的「食療不愈,然后議藥。不特老人小兒相宜、凡頤養(yǎng)及久病厭藥者,亦未為不可也」;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眼」;「發(fā)宜多梳,面宜常擦,目宜常運,耳宜常筌,舌宜低顎,齒宜常叩,津宜常咽,背宜常暖,胸宜常護,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足宜常擦涌泉。一身皮膚,宜常干浴」,以及所列十二段動功、十六則(即十六段錦)健身方法,極有價值。針對老年人血氣已衰,精神減耗,提出治病「勿緊用針藥,急求痊愈」,宜用中和之劑,進食補虛。食療方中藕蜜膏治虛熱口渴便秘;理脾糕治脾虛泄瀉;馬齒莧羹治下痢亦白、腹痛;蓮肉糕治病后胃弱,消化不良;茯苓粥治脾虛泄瀉、不寐等均簡便有效。《壽世青編》現存有眾字版本,常用的有《士材三書》本、《珍本醫(yī)書集成》本。由于本書用文言文寫成,不適合現代讀者閱讀。為了提高其服務質量,我們除了對原文加以必要的注釋外,還將原文譯成了白話文,在每篇之后,補寫了若干導讀的文字,這樣就比較容易把握書中的內容。

作者簡介

暫缺《壽世青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卷上
勿藥須知
療心法言
林鑒堂安心詩
養(yǎng)心說
養(yǎng)肝說
養(yǎng)肺說
齋說
食忌說
食飲以宜
居室安處論
居處宜忌說
寢室宜忌說
臥時祝法
睡訣
孫真人衛(wèi)生歌
真西山衛(wèi)生歌
養(yǎng)神氣銘
孫真人養(yǎng)生銘
謹疾箴
導引卻病法
內養(yǎng)下手訣
運氣法
固精法
定神法
十二段動功
四時攝生篇
十二時無病法
靜功六字卻病法
念六字口訣歌
調息
清心說
修養(yǎng)余言
卷下
服藥須知
煎藥有法
服藥忌食
飲食禁忌節(jié)要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