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教學論綱

教學論綱

教學論綱

定 價:¥26.20

作 者: 張楚廷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學理論

ISBN: 9787040074239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3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它在借鑒、吸收國內(nèi)外有關著述的基礎上,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評出教學論的各基本論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反映了時代特點,提出了一系列獨創(chuàng)的見解。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教學要素、教學規(guī)律、教學內(nèi)容、教學原則、教學組織與管理、教學評價、教學論的科學化等。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教育學科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張楚廷(1937-),男張楚廷,當代著名教育家。數(shù)學教授,教育學教授,高等教育學博士生導師,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原湖南師范大學校長,前任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校長,現(xiàn)已退休。1937年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亞,同年底隨父母回到家鄉(xiāng)湖北省沔陽縣(今仙桃市),在家鄉(xiāng)度過了他的童年,在天門和武漢接受了良好的中學教育。1955年考入湖南師范學院(今湖南師范大學)數(shù)學系。1959年畢業(yè)后留校任助教,長期任教師范院校的大學數(shù)學課程。1979年以后,歷任數(shù)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后研習教育學,并任教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起任湖南師范學院數(shù)學系副主任、系主任。1982年任湖南師范學院副院長,主持學校行政工作。1983年任院黨委書記。1986年任校長至2000年。在執(zhí)掌湖南師范大學校政的18年里,張楚廷校長將湖南師范大學這樣一所名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省屬師范學院辦成了全國“211”工程重點大學。此間,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員10年,任湖南省科協(xié)副主席10年?,F(xiàn)任省政協(xié)常委,湖南涉外經(jīng)濟學院院長?,F(xiàn)任學術職務有:全國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教育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高等師范院校面向21世紀教學內(nèi)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教學質(zhì)量評估委員會副主任等。北京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教授。他的著述頗豐,已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湖南教育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南方出版社等出版學術著作80余部,其中獨著30余部,涉及到哲學、教育學、心理學、數(shù)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獨著的著作分別是:《教育哲學》、《高等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哲學》、《教學論綱》、《教育論》、《校長學概論》、《素質(zhì),中國教育的沉思》、《人力學引論》、《教學原則今論》、《學校管理學》、《教學細則一百講》、《教學協(xié)同效應研究》、《大學人文精神構架》、《教學論概要》等15部著作;還出版了《學校管理心理學》、《數(shù)學教育心理學》、《子女的培育》、《數(shù)學與創(chuàng)造》等心理學專著;《數(shù)學文化》、《大學數(shù)學概要》、《數(shù)學方法論》、《微積分基礎》、《復變函數(shù)學習導引》、《猜想,一道繞不過的灣》等數(shù)學專著。并先后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國高教研究》、《中國高等教育》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400多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教學概述
第一節(jié) 教學論的邏輯起點
第二節(jié) 教學論的基本范疇
第三節(jié) 教授論與學習論
第四節(jié) 教學與教育
第五節(jié) 關于”以教學為中心
第二章 元學習概念及其教學論意義
第一節(jié) 什么是元學習
第二節(jié) 認知結構與元學習
第三節(jié) 一般心理結構與元學習
第四節(jié) 知識結構與元學習
第五節(jié) 元學習概念的教學論意義
第三章 教學要素
第一節(jié) 要素是什么
第二節(jié) 問題的關鍵在哪里
第三節(jié) 基本要素
第四節(jié) 進 步的分析
第五節(jié) 對要素的不同劃分
第六節(jié) 不同層次的要素
第七節(jié) 教學要素層次系統(tǒng)
第四章 教學規(guī)律
第一節(jié) 科學的.還是藝術的
第二節(jié) 兩種論說的比較
第三節(jié) 教學規(guī)律的一般論說
第五章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過程與設計
第二節(jié) 思維結構與過程
第三節(jié) 一般心理結構與過程
第四節(jié) 出學過理論評述
第五節(jié) 學生的學習過程
第六節(jié) 教學設計及其依據(jù)
第七節(jié) 教學模式的多樣性
第六章 教學目的
第一節(jié) 為了青少年
第二節(jié) 人力開發(fā)
第三節(jié) 怎樣理解全面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教學的社會目的
第五節(jié) 教學的經(jīng)濟目的
第六節(jié) 教學B的的綜合性
第七節(jié) 誰用中的教學目的
第八節(jié) 人力學意義下的教學目標分類
第九節(jié) 層次分析與目標分類
錢十節(jié) 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與學科背景
第七章 教學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教學內(nèi)容與課程
第二節(jié) 課程理論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jié) 課程悼系的演變及其背景
第四節(jié) 課程體系的結構分析
第五節(jié) 文理關系與價值結構
第六節(jié) 教材內(nèi)容演變因子
第七節(jié) 教材的序與教材編寫
第八章 教學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環(huán)境與教學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與課貍
第三節(jié) 隱性課程概念
第四節(jié) 課程的特點分析
第五節(jié) 隱性課程建設
第九章 教學原則
第一節(jié) 教學原則的特性與地位
第二節(jié) 教學原則制訂的必要性問題
第三節(jié) 教學原則體系的科學性問題
第四節(jié) 關于辯證唯物主義指導的問題
第五節(jié) 關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問題
第六節(jié) 關于系統(tǒng)性問題
第七節(jié) 智力培養(yǎng)與心力培育相協(xié)調(diào)的原則
第八節(jié) 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yǎng)相協(xié)調(diào)的原則
第九節(jié) 思維訓練與操作訓練相協(xié)調(diào)的原則
第十節(jié) 收斂思維發(fā)展與發(fā)散思維發(fā)展相協(xié)調(diào)的原則
第十一節(jié) 深入與淺出相協(xié)調(diào)的原則
第十二節(jié) 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協(xié)調(diào)的原則
第十三節(jié) 對本體系的分析
第十章 教學細則、方法和手段
第一節(jié) 教學細則51
第二節(jié) 教學方法的概念
第三節(jié) 教學方法的具體類型
第四節(jié) 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
第五節(jié) 稱得上藝術的方法
第六節(jié) 教師的語言
第七節(jié) 教學媒體
第八節(jié) 人工智能與教師面臨的問題
第十一章 教學組織與管理
第一節(jié) 教學組織形式的演變
第二節(jié) 班級教學與班主任
第三節(jié) 教務處——學校第一處
第四節(jié) 教學法規(guī)與民主
第五節(jié) 校長靠什么進行管理
第十二章 教學評價
第一節(jié) 對誰評價
第二節(jié) 評價體系
第三節(jié) 誰來評價
第四節(jié) 評價原則
第五節(jié) 考試的實在意義
第十三章 教學論與學科
第一節(jié) 教學論學者的學科背景
第二節(jié) 教學論學者與學科專家的合作
第三節(jié) 教學論與其他學科結合的必然性
第四節(jié) 學科教學論的現(xiàn)狀與前景
第十四章 教學論的科學化問題
第一節(jié) 規(guī)律性探討與規(guī)范性探討的界限問題
第二節(jié) 概念及其地位問題
第三節(jié) 論證及其方式問題
第四節(jié) 內(nèi)在聯(lián)系問題
第五節(jié) 與哲學的關系問題
第六節(jié) 自由學術探討
第七節(jié) 我們是否也承擔責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