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主要是根據美國和歐盟對其貿易伙伴所做的貿易壁壘報告編譯而成。這從文中內容的表述角度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體例上,美國貿易壁壘分為10個類別,函蓋了政府各種強制實施的限禁止或阻礙國際貿易和服務流動的政策與措施,其中包括:進口政策,如關稅及其他進口稅費、數量限制、進口許可及關稅壁壘;標準、檢測、標簽及認證措施,其中包括實施不必要的限制性衛(wèi)生和植物衛(wèi)生標準及環(huán)保措施,以及拒絕接受外國生產商做出的符合對方產品標準的自我認證;政府采購,如“國貨”政策及非公開招標;出口補貼,如出口融資優(yōu)惠以及農產品出口補貼;知識產權保護,如不健全的專利、版權和商標管理體制;服務貿易壁壘,如對外國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范圍進行限制,對國際數據流動進行管制,以及對外國數據處理進行限制;投資壁壘,如對外資股份比例進行限制,對外國政府資助的研發(fā)項目進行準入限制,當地含量及出口實績要求,以及轉移利潤和資本限制等;外國政府所以許的對貿易有影響的反競爭慣例,如國有或私營企業(yè)對服務和貨物所實行的反競爭做法,而這些做法限制了外國產品的銷售;對電子商務和影響的貿易限制措施,如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繁冗和歧視性的法規(guī)和標準,以及歧視性稅收等。其他壁壘,即跨越一個以上類別的措施,如賄賂和腐敗,以及僅影響一個產業(yè)部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