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科學基礎理論環(huán)境水化學

環(huán)境水化學

環(huán)境水化學

定 價:¥16.00

作 者: 魏振樞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環(huán)境科學 應用化學 化學 科學與自然

ISBN: 9787502538781 出版時間: 2002-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195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書 名:中等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環(huán)境水化學著 譯 者:魏振樞等出 版 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標 準 號: 出版日期:2002-7-1印刷日期:2002-7-1書號:750253878X 規(guī)格:平裝16開 ?。牐爮垼?頁數(shù):195頁 字數(shù):本書主要內(nèi)容有天然水的基本性質(zhì)、化學成分和重要的表示方法;水體中的化學平衡,各類水體中主要化學成分的形成與特征;水環(huán)境污染和主要重金屬、重要有機污染物在水體中的遷移轉化規(guī)律;環(huán)境水化學的研究方法和實踐環(huán)節(jié)研究課題。 本書內(nèi)容新穎全面、通俗易懂,適用性較強。每章均有“學習指南”、“本章小結”和適量的練習與實訓。本書可作為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環(huán)境保護與監(jiān)測專業(yè)教材,也可供高職高專學?;驈氖颅h(huán)境保護工作的科研、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員使用和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環(huán)境水化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緒論1
1.水化學基礎知識4
學習指南4
1.1水的分子結構4
1.1.1水的分子結構特征和特異性質(zhì)4
[知識窗]水爬高的本領6
[知識窗]水組成的發(fā)現(xiàn)史7
1.1.2水的同位素組成8
[知識窗]海水——新能源原料的源泉9
1.1.3水的環(huán)境效應9
1.2水體中的化學平衡11
1.2.1化學反應速率11
1.2.2化學平衡13
1.2.3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平衡20
1.2.4天然水體中的溶解沉淀平衡21
1.2.5酸堿平衡28
[知識窗]什么是pH?為什么規(guī)定pH小于5.6為酸雨?33
1.2.6氧化還原平衡40
1.2.7配位平衡53
1.2.8吸附作用57
本章小結61
練習與實訓61
2.天然水的化學成分63
學習指南63
2.1天然水成分的一般組成63
[知識窗]關于水的知識64
2.1.1天然水的組成成分65
2.1.2天然水的化學成分66
2.2天然水的化學特征71
2.2.1大氣降水的成分特征71
2.2.2海水的成分特征72
[知識窗]赤潮之謎73
2.2.3河水的成分特征74
2.2.4湖泊和水庫水的成分特征75
2.2.5地下水的成分特征76
2.3天然水化學成分的綜合指標、分類及表示方法77
2.3.1天然水化學成分的綜合指標77
2.3.2天然水化學成分分類82
2.3.3天然水化學成分表示方法84
本章小結85
練習與實訓85
3.天然水化學成分的形成與特征87
學習指南87
3.1天然水的礦化途徑及主要離子累積規(guī)律87
3.1.1天然水的礦化途徑87
3.1.2天然水中主要離子成分累積的基本規(guī)律88
[知識窗]奇妙的鐘乳石和石筍90
[知識窗]飲用水并非越純越好92
3.2地表水化學成分的形成機理92
3.2.1河水化學成分的形成與分帶特征92
3.2.2湖水化學成分的形成與變化特征94
3.2.3海水溶質(zhì)成分的形成過程95
[知識窗]中國,也是個海洋大國97
3.3地下水化學成分的形成97
3.3.1地下水化學成分的形成與特征97
3.3.2地下熱水化學成分的形成與特征100
本章小結101
練習與實訓101
4.水環(huán)境的污染102
學習指南102
4.1水環(huán)境污染的形成原因102
4.1.1水環(huán)境污染的基本概念102
[知識窗]DDT在湖水中的富集實例104
[知識窗]人體也是個污染源105
4.1.2水污染的方式及污染途徑105
4.2典型水污染的特征108
4.2.1病原微生物污染108
[知識窗]古羅馬瘟疫為何如此猖獗109
4.2.2需氧有機物污染109
4.2.3富營養(yǎng)化污染111
[知識窗]觸目驚心的赤潮中毒事件112
4.2.4感官性污染物(含惡臭污染)113
4.2.5酸、堿、鹽污染113
4.2.6硬度的變化114
4.2.7毒污染114
[知識窗]關于鎘的污染問題115
4.2.8油污染117
[知識窗]誰是海灣戰(zhàn)爭的贏家?118
4.2.9放射性污染物118
4.2.10地面徑流污染119
4.2.11固體污染物119
4.2.12熱污染119
4.2.13酸雨120
[知識窗]首創(chuàng)“酸雨”一詞的R.A.史密斯121
本章小結122
練習與實訓122
5.重金屬污染物在水環(huán)境中的遷移轉化規(guī)律125
學習指南125
5.1重金屬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125
5.1.1氫氧化物沉淀溶解作用125
5.1.2硫化物沉淀溶解作用126
5.1.3碳酸鹽的沉淀溶解作用127
5.2重金屬離子的水解作用127
5.2.1金屬離子的分級水解127
5.2.2常見重金屬離子的水解特征127
5.2.3氫氧化物沉淀生成與羥基配離子生成129
5.3水環(huán)境中配位體對重金屬的配合作用129
5.3.1無機配離子對重金屬離子的配合作用129
5.3.2有機配體對重金屬離子的配合作用129
5.4水環(huán)境中膠體對金屬離子的吸附作用130
5.4.1水環(huán)境中膠體的種類130
5.4.2膠體吸附作用對金屬離子濃度的影響130
5.5幾種有毒重金屬污染物在水體中的行為131
5.5.1汞(Hg)131
[知識窗]汞與水俁病134
5.5.2鉻(Cr)134
5.5.3鎘(Cd)135
5.5.4鉛(Pb)136
5.5.5砷(As)138
[知識窗]拿破侖死亡之謎140
本章小結141
練習與實訓141
6.有機物在水環(huán)境中的降解和遷移轉化143
學習指南143
6.1概述143
6.1.1有機物在水環(huán)境中的主要遷移轉化過程143
6.1.2有機物氧化性質(zhì)的分類146
[知識窗]美國洛夫運河事件147
6.2河流中需氧有機物的自凈作用147
6.2.1水體自凈作用的分類147
6.2.2水體自凈的場所149
6.2.3河流自凈過程中需氧有機物的轉歸149
[知識窗]日本米糠油事件150
6.3典型有機物的生化降解過程151
6.3.1碳水化合物的降解151
6.3.2脂肪和油類的降解152
6.3.3蛋白質(zhì)的降解153
6.4持久性有機物與有毒污染物及其遷移變化154
6.4.1芳烴類污染物的遷移變化154
6.4.2酚類污染物的遷移變化155
[知識窗]酚污染實例156
6.4.3合成洗滌劑污染物的遷移變化157
6.4.4有機農(nóng)藥污染物的遷移變化157
本章小結159
練習與實訓159
7.環(huán)境水化學的研究方法160
學習指南160
7.1環(huán)境水化學野外現(xiàn)場調(diào)查160
7.1.1水樣采樣點的布置原則161
[知識窗]流水為什么不腐?163
7.1.2水樣的采集與保存164
[知識窗]中國長江洪水168
7.2環(huán)境水化學研究中的實驗室方法168
7.2.1化學分析原則168
7.2.2實驗模擬的意義與設計170
[知識窗]世界水日171
7.2.3同位素示蹤技術在實驗模擬中的應用171
本章小結172
練習與實訓172
8.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研究課題174
學習指南174
8.1碳酸種類與pH關系測定實驗174
8.1.1碳酸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析174
8.1.2天然水中的堿度及其組成174
8.1.3堿度的測定及其表示方法175
[知識窗]廢干電池為什么會引起死亡悲???177
8.2環(huán)境水化學研究中的實驗模擬178
8.2.1實驗的目的及實驗裝置178
8.2.2實驗程序的編排178
8.2.3實驗結果和結論的推斷178
8.3水化學成分的表示方法(圖示法)179
8.3.1天然水化學成分的調(diào)查179
8.3.2天然水化學成分的表示方法179
[知識窗]世界環(huán)境日180
8.4簡化野外水質(zhì)半微量分析181
8.4.1簡化的野外測定操作181
8.4.2水樣的過濾方法183
8.4.3野外水質(zhì)半微量分析中總硬度的操作流程183
本章小結184
練習與實訓184
附錄187
附錄1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GHZB 1—1999)187
附錄2地下水質(zhì)量標準(GB/T 14848—93)189
附錄3海水水質(zhì)標準(GB 3097—1997)191
附錄4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 5749—85)192
附錄5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193
參考文獻19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