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把噪娮由虅盏臅覀兛戳艘恍ㄎ覀兘洺T诰W上書店按關鍵詞“電子商務”進行搜索,然后下訂單把所有的檢索結果都買回來),相關的書籍也寫過幾本,國外的書籍也翻譯過若干,對這個領域的知識多少有了一些認識。但有一點卻一直在困惑著我們,常常讓我們得不出結果來。正如“電子商務”的書名,大部分的書籍是從“電子”的角度來寫“商務”的。技術方面的內容寫得很專業(yè),商務方面的內容也作了不少的論述,但讓一個關心電子商務卻又沒有技術教育背景的人看起來卻有些困難,畢竟大部分從事電子商務管理工作的人并沒有受過專業(yè)的技術教育。或者換個角度看,那些有技術類院校教育背景的人憑借其雄厚的專業(yè)功底,看起電子商務書中所寫的技術來又覺得過于小兒科,提不起他們的勁頭來。我們在動筆前曾一直在專業(yè)與通俗間徘徊和彷惶,最后選擇了折衷的定位,把讀者的目標鎖定在關心電子商務的最大多數的人群上,這個人群的特點可以描述成:正在或將要從事電子商務類的非技術性管理工作,包括營銷、銷售、物流等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和該組織的高層管理者,他們關心的是作出電子商務的相關決策需要考慮和注意的事項,而技術細節(jié)則可以留給技術人員來完成。本書對技術陳述的深淺程度的取舍是以滿足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溝通的要求為原則,并介紹了做好上述工作所需要具備的相關技術背景基礎知識。畢竟,枯燥無味的技術書誰也不愛看,為了增加本書的可讀性,我們費了很大的心思設法讓大家讀起這本書來能輕松一些。為此,我們把整本書的內容編成了一個大案例,以錢廣這個有頭腦、在傳統(tǒng)產業(yè)獲得成功的農民為案例的主人公。說他有頭腦,是因為錢廣既追求上進又愿意學習新的知識,這一點和本書的讀者是一致的。他的個人經歷和我們社會上的許多成功人士是相似的。通過這一點我們還想說明,即便是農民也有可能涉足電子商務領域,電子商務并沒有什么高不可攀的門檻。錢廣是在做傳統(tǒng)產業(yè)獲得成功后涉足電子商務的,并在這個領域獲得了相應的發(fā)展。我們想以此說明,電子商務并不是汀界的專利,它應該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息息相關的領域。從最近全球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趨勢也能夠看出,單純的網絡化企業(yè)在和傳統(tǒng)產業(yè)進行整合,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落地”,而那些發(fā)展得比較好的傳統(tǒng)企業(yè)也都“觸了網”,它們在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來提高自己企業(yè)的競爭力。本書案例的編排和內容的取舍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完成的。我們希望人們能永遠把電子商務看作是一種重在“商務”的模式,本書的中心也正是圍繞著這個目標完成的。全書從錢廣受到社會大潮的影響開始對電子商務感興趣開篇,對電子商務作了概括性介紹。接下來以錢廣想要從電子商務的門外漢變成業(yè)內人士為引子,介紹了開展電子商務所需的基礎設施。隨后以錢廣準備真正涉足電子商務領域而面臨的投資決策為背景,介紹了電子商務的軟件和工具。第四章以錢廣個人的筆記本電腦受到病毒感染為契機,引出了電子商務面臨的安全威脅。第五章從決定企業(yè)成敗的資金流動引出了電子結算系統(tǒng)的內容。在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基本完成的情況下,第六章從錢廣認為網站一定要賺錢引出了在線零售的內容。為了真正弄清消費者的情況,錢廣在第七章學習了網上市場調查方面的知識。網上銷售遇到的困難迫使錢廣不得不在第八章研究如何做好網絡營銷的工作。在銷售額雖高,但利潤很低的情況下,又使得錢廣在第九章認真考慮客戶關系管理和銷售鏈管理。為了降低成本、真正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第十章錢廣拿起了供應鏈管理的武器。有了上述的風雨歷程,錢廣最終在第十一章對自己幾年來從事電子商務的經驗、教訓作了回顧,希望能夠把他的感受與你分享,讓后來人能夠少走彎路,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本書主要由韓冀東和成棟共同完成,參與初稿撰寫的還有張艷研和韓婷婷。歐勇軍、金海水、吳婉和張鳳海也在相關領域為本書撰寫了大量的案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許多不當或錯誤,歡迎讀者批評指正。韓冀東成棟2002年春節(jié)于中國人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