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總論走我自己的路(雜著集)

走我自己的路(雜著集)

走我自己的路(雜著集)

定 價:¥29.80

作 者: 李澤厚著
出版社: 中國盲文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

ISBN: 9787500217602 出版時間: 2002-1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8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走我自己的路》是李澤厚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有相當影響的雜著、對談錄。九十年代中葉增訂再版,仍頗暢銷。今經(jīng)作者同意,收入近年來的新作,再擴展分為雜著、對談兩集出版。本書收作者各種序跋、雜感、散文、發(fā)言提綱、講演記錄、訪談記錄等等,內(nèi)容包括生平自述、治學經(jīng)歷或經(jīng)驗、對當時和時下各種見解、問題或傾向的評論和意見。長短不齊,問題不一,均或信手拈來,或脫口而出,因之似更感直率、親切與真實。作者在書中強調(diào)微觀課題、實證研究,提出“學點形式邏輯、平面幾何”,反對艱澀不通玄秘難懂的文風和大而無當泛說中西的學風等等。其中有關(guān)朦朧詩、主體性、“破天下達尊”、主方法多元、“西體中用”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的議論等等,則從個人微小側(cè)面反映記錄了二三十年來的某些歷史印痕和艱難步伐,可供反思和慨嘆。作者九十年代以來的各種文字與自己七八十年代的美學、哲學、思想史等著作雖一以貫之,亦有所變化,有所發(fā)展,但更顯直白,更加明確,也更為具體,可視作以上著作的重要解讀。

作者簡介

  李澤厚,湖南長沙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五四年畢業(y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教授。一九八八年當選為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一九九八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著有《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我的哲學提綱》、《中國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歷程》、《華夏美學》、《美學四講》、《走我自己的路》、《世紀新夢》、《論語今讀》、《己卯五說》、《歷史本體論》等書。

圖書目錄

    走我自己的路
   讀書與寫文章
   我的選擇
   快
   新春話知識
   方法論答問: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社會科學要現(xiàn)代化
   推薦《科學研究的藝術(shù)》
   《秦王李世民》觀后隨感
   紀念齊白石
   海南兩記
   故園小憶
   悼朱光潛先生
   地壇
   什么是美學
   美學入門書四種
   推薦書目
   從《海瑞罷官》談起
   兩點祝愿
   電視劇藝術(shù)的多樣化
   略論書法
   舞蹈美學研究會成立祝辭
   談工藝美術(shù)
   偏愛
   《美學譯文叢書》序
   《美學叢書》序
   《技術(shù)美學譯叢》序
   劉再復(fù)《魯迅美學思想論稿》序
   宗白華《美學散步》序
   李丕顯《美學初鳴集》序
   ?!睹缹W新潮》創(chuàng)刊
   美學一○一題
   李黎《詩與美》序
   馬正平編《意境論集》序
   王世仁《中國建筑的民族形式》序
   朱亞宗《人類思想的巨人——愛因斯坦》序
   劉長林《〈內(nèi)經(jīng)〉的哲學》序
   何新《諸神的起源》序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序
   劉笑敢《莊子哲學體系及莊學演變》序
   楊煦生編《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序
   《青年論壇》創(chuàng)刊寄語
   破“天下達尊”
   《跨學科》創(chuàng)刊祝辭
   勝過高頭講章
   讀《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
   《美學論集》后記
   《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后記
   《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序
   中國思想史雜談
   關(guān)于儒家與“現(xiàn)代新儒家”
   “西體中用”簡釋
   突破“對子”與“圓圈”
   開放型、多層次的文化研究
   堅持與發(fā)展
   西體中用
   時代和它的孫中山
   今天中國需要理性
   寫文章的人要學點平面幾何
   在電視劇藝術(shù)討論會上的發(fā)言
   美育的廣義與狹義
   談技術(shù)美學
   美育與技術(shù)美學
   悼宗白華先生
   李述/李小兵《文化的抉擇》序
   余麗嫦《培根及其哲學》序
   鄭華光編《企業(yè)倫理學文集》序
   趙士林《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序
   金學智《園林美學》序
   陳望衡《心靈的沖突與和諧》序
   序《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美的歷程》臺灣版序
   也談“之所以”
   過早拋棄新民主主義理論是一大損失
   我們要有前瞻性的文化眼光
   造型象棋圖片觀賞記
   新加坡記者采訪錄選存之—
   新加坡記者采訪錄選存之二
   新加坡記者采訪錄選存之三
   新加坡記者采訪錄選存之四
   新加坡記者采訪錄選存之五
   張帆《技術(shù)美學》序
   《中國民間文化叢書》總序
   與王浩信
   關(guān)于“后現(xiàn)代”
   別是一番滋味
   劉文注《張先及其安陸詞研究》序
   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化的討論
   啟蒙的走向
   《啟蒙名著選讀》序
   無題
   黃昏散記
   應(yīng)某刊物約寫的小傳
   《走我自己的路》自序
   《走我自己的路》增訂本序
   《李澤厚十年集》自序
   世紀新夢
   三個會議的發(fā)言提綱
   兩個譯本的序言
   晚風(外一章)
   懷偉勛
   歷史與情感
   何謂“現(xiàn)代新儒學”
   為儒學的未來把脈
   再談“實用理性”
   “左”與吃飯
   堅持與發(fā)展
   是馬非馬
   不誹不揚,非左非右
   讀《陸鏗回憶與懺悔錄》
   從辛亥革命談起
   再說“西體中用”
   趙士林《心學與美學》序
   儒學作為中國文化主流的意義
   遲發(fā)的悼念稿
   《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韓文版序
   《揚州園林美學會議論文集》序
   高龍《形拓印章作品》序
   《人類學示意圖》序
   四個“二言兩語”
   北京行
   《李澤厚論著集》總序
   《李澤厚論著集》哲學卷序
   《李澤厚論著集》思想史卷序
   《李澤厚論著集》雜著卷序
   《世紀新夢》后記
   初讀《郭店楚墓竹簡》印象記要
   屠新時書法——《易經(jīng)》序
   歷史和現(xiàn)實不是必然的
   蒼白無力的理想主義
   讀黑格爾與康德
   四個“熱”潮之后?
   誰之罪
   讀周作人散文的雜感
   關(guān)于胡適與魯迅
   《浮生論學》序
   往事如煙
   關(guān)于民族主義
   文明的調(diào)停者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