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Unicenter TNG 體系結構
1.1 控制增長與變化
1.2 Real World Interface
1.3 代理和管理器
1.4 利用Computer Associates Neugents 進行預報管理
1.4.1 Unicenter TNG Neugents學習
1.4.2 基于上下文的管理
1.5 Unicenter TNG 基本管理功能
1.5.1 事件管理
1.5.2 工作量管理
1.5.3 作業(yè)跟蹤
1.5.4 自動存儲管理(ASM)
1.5.5 安全管理
1.5.6 問題管理
1.5.7 性能管理
第2章 Unicenter TNG框架
2.1 什么是框架
2.2 Unicenter TNG方案
2.3 Unicenter TNG Framework 部件
2.3.1 Auto Discovery
2.3.2 Object Repository
2.3.3 Real World Interface
2.3.4 事件管理
2.3.5 桌面支持
2.3.6 日歷管理
2.3.7 報表
2.3.8 病毒檢測
2.4 Unicenter TNG Framework的活動視圖
2.4.1 查看企業(yè)
2.4.2 如何查看環(huán)境
2.5 理解事件:日志和控制臺
2.6 自動動作--事件消息/動作引擎
2.6.1 消息文本匹配
2.6.2 消息設備和ID號(類型)匹配
2.6.3 根據日歷匹配消息時間
2.6.4 根據消息匹配命令
2.6.5 匹配其他消息字段
2.6.6 匹配頻繁出現的信息
2.6.7 定義消息動作
2.6.8 重載消息字段
2.6.9 重載顯示屬性和色彩
2.6.10 用戶和操作員之間的通信
2.6.11 打印機故障實例
2.6.12 例子:保持服務正常運轉
第3章 網絡管理基礎
3.1 網絡管理面臨的挑戰(zhàn)
3.2 從何開始
3.3 Unicenter TNG Discovery的全新功能
3.3.1 運行 Discovery 的前提條件
3.3.2 Discovery 負荷因素
3.4 探索網絡
3.4.1 Discovery Wizard
3.4.2 Advanced Discovery
3.4.3 Java Interface Discovery Wizard
3.4.4 沒找到任何對象怎么辦
3.4.5 定期再發(fā)現
3.4.6 備份:Unicenter TNG對象庫輸入/輸出交換工具 (TRIX)
3.5 技術討論:Discovery的工作原理
3.5.1 對IP系統進行分類
3.5.2 尋找新的接口和子網
3.6 網絡圖
3.6.1 定制拓撲表示(圖)
3.6.2 增加背景圖
3.7 Business Process View (BPV)
3.8 網絡性能管理
3.8.1 ObjectView
3.8.2 Response Management Option (RMO)
3.9 創(chuàng)建網絡資產報表
3.10 分布式狀態(tài)機
3.10.1 如何配置分布式狀態(tài)機
3.10.2 使用 DSM 向導
3.11 利用節(jié)點視圖查看狀態(tài)
3.11.1 最小樹導航窗口
3.11.2 對象描述窗口
3.11.3 定制節(jié)點視圖顯示
3.11.4 DSM 事件查看器
3.12 設置狀態(tài)
3.13 將狀態(tài)映射為嚴重性
3.13.1 查看狀態(tài)和嚴重性
3.13.2 AlarmSet
3.13.3 傳遞狀態(tài)和嚴重性
3.14 技術討論:輪詢和事件通告
第4章 服務器管理
4.1 服務器監(jiān)控
4.2 如何設置 Unicenter TNG 代理
4.3 查看代理
4.4 代理能做什么事
4.4.1 NT 系統代理
4.4.2 MIB II代理
4.4.3 其他代理
4.5 作業(yè)調度和工作量管理
4.5.1 作業(yè)和作業(yè)集
4.5.2 資源
4.5.3 站
4.5.4 日歷
4.5.5 日歷的工作原理
4.5.6 配置日歷服務
4.5.7 建立新日歷
4.5.8 固定和永久的日歷
4.5.9 白天的一般時間
4.5.10 保存日歷
4.5.11 自動掃描和調度作業(yè)
4.5.12 觸發(fā)器和需求作業(yè)
4.5.13 定義并運行作業(yè)及作業(yè)集
4.6 技術討論:如何調度工作
4.6.1 Workload Manager(作業(yè)服務器)和 Workload Agent
4.6.2 調度過程
4.6.3 作業(yè)流
4.7 性能監(jiān)控
4.8 設置實時性能代理
4.9 用Performance Scope進行監(jiān)控
4.9.1 建立圖表
4.9.2 修飾圖表
4.9.3 改變數據的采集方式
4.9.4 保存并調出圖表
4.9.5 打印和郵寄圖表
4.10 用 Scope 監(jiān)控閾值
4.10.1 閾值狀態(tài)
4.10.2 定義動作
4.10.3 創(chuàng)建閾值模板
4.10.4 應用閾值
4.11 監(jiān)視有趣的事情
4.11.1 CPU 利用率
4.11.2 隊列長度
4.11.3 頁面調度
4.11.4 如何將對象視圖用于性能管理
4.11.5 如何使用 Dashboard
4.11.6 使用Excel建立監(jiān)控器
4.12 容量規(guī)劃
4.13 如何設置歷史性能代理
4.13.1 用 HPA 顯示計算機
4.13.2 建立計算機組
4.13.3 查看和運用配置文件
4.13.4 添加或編輯配置文件
4.13.5 立方體管理
4.13.6 定義 Full Daily Cube
4.13.7 過程
4.13.8 日常立方體子集
4.13.9 周期立方體
4.13.10 企業(yè)立方體
4.14 如何查看性能趨勢
4.14.1 選擇立方體
4.14.2 選擇圖表
4.15 最后監(jiān)視什么
4.15.1 磁盤空間
4.15.2 應用軟件工作量
第5章 桌面管理
5.1 資產管理
5.2 硬件清單
5.3 軟件清單
5.4 配置控制
5.4.1 收集和監(jiān)控配置文件
5.4.2 鎖定配置文件
5.4.3 配置控制
5.4.4 目錄同步
5.5 軟件計量
5.5.1 軟件計量配置
5.5.2 軟件計量的工作原理
5.5.3 主動和被動計量
5.5.4 軟件審計
5.5.5 正負列表
5.5.6 軟件組的計量
5.5.7 排隊
5.5.8 離線計量
5.5.9 顯示數據
5.5.10 查看歷史數據
5.6 資產管理結構
5.6.1 域的概念
5.6.2 代理
5.6.3 扇區(qū)
5.6.4 引擎
5.6.5 Admin Console
5.6.6 域
5.6.7 企業(yè)概念
5.6.8 企業(yè)存儲庫
5.6.9 企業(yè)存儲庫管理器
5.6.10 企業(yè)管理控制臺
5.6.11 企業(yè)引擎
5.7 遠程管理
5.8 遠程控制
5.8.1 文件傳輸
5.8.2 聊天
5.8.3 安全性
5.8.4 Unicenter TNG RCO
5.8.5 高級特性
5.9 Software Delivery
5.9.1 手工發(fā)布的問題
5.9.2 Software Delivery-自動解決方案
5.9.3 Software Delivery GUI
5.9.4 分布組
5.9.5 動態(tài)分布組
5.9.6 軟件庫
5.9.7 調度和配置
5.9.8 病毒掃描
5.9.9 Auto Script Generator
5.9.10 Install Builder
5.9.11 Software Delivery 體系結構
5.9.12 Fanout服務器
5.9.13 分級服務器
5.9.14 目標計算機
5.9.15 SDO Agent的安裝
5.9.16 軟件目錄
5.9.17 注冊
5.9.18 分布
5.9.19 監(jiān)控狀態(tài)
5.10 Unicenter TNG集成
5.11 Data Transport Service
5.12 ManagedPC
5.12.1 編制目錄和分類管理的PC
5.12.2 查看 ManagedPC 對象屬性值
5.12.3 為特定的 ManagedPCs 選擇啟動選項
5.12.4 使用 Set ManagedPC Boot Option 實用工具
5.12.5 檢測和服務 ManagedPC 的請求
5.12.6 ManagedPC 報告
5.12.7 ManagedPCs 的啟動
5.12.8 Unicenter TNG DMI支持
第6章 幫助桌面和Problem Management
6.1 實時跟蹤
6.2 Unicenter TNG方案
6.3 Problem Management
6.3.1 定義設備配置
6.3.2 確定 Problem Management 策略
6.3.3 建立問題升級策略
6.3.4 手工管理問題
6.3.5 更新、改變狀態(tài)(升級)和關閉問題記錄
6.3.6 自動化 Problem Management 過程
6.4 高級幫助桌面
6.4.1 使用 AHD 中的 Call Management
6.4.2 在 AHD 中使用 Problem Management
第7章 存儲管理
7.1 Unicenter TNG 存儲管理方案
7.1.1 Base Storage Management 入門
7.1.2 媒介和媒介池
7.1.3 備份方法和轉換模式
7.1.4 設備管理
7.2 BSM 部件
7.2.1 BSM 管理器
7.2.2 BSM Server Admin
7.3 BSM 管理功能
7.3.1 向導快速訪問
7.3.2 標準快速訪問
7.4 BSM 實用工具
7.4.1 ARCbatch
7.4.2 Alert Manager
7.5 何時添加 Unicenter TNG Advanced Storage Option(ASO)
第8章 安全性
8.1 安全管理
8.1.1 訪問控制
8.1.2 病毒
8.2 Unicenter TNG的安全方案
8.2.1 選擇選項和參數
8.2.2 填充數據庫
8.2.3 驗證安全策略
8.2.4 激活并實施安全策略
8.2.5 添加用戶
8.2.6 控制對資源的訪問
8.2.7 用戶組管理
8.2.8 建立資產組
8.2.9 一次性登錄
8.3 病毒防護
8.3.1 實現InocuLAN
8.3.2 執(zhí)行安全管理
第9章 Web管理
9.1 現狀
9.2 安全
9.3 Unicenter TNG 方案
9.4 Java 瀏覽器界面
9.4.1 Java 服務器
9.4.2 從任何地點進行管理
9.4.3 視覺和感覺
9.4.4 Real World Interface
9.4.5 Unicenter TNG Explorer
9.4.6 無窮的深入
9.4.7 實時數據
9.4.8 性能監(jiān)測
9.4.9 管理
9.4.10 報告和文檔
9.5 Unicenter TNG Network Security Option(NSO)
9.6 使用 NSO
9.6.1 定義網絡接口連接
9.6.2 定義網絡地址轉換規(guī)則
9.6.3 定義網絡訪問規(guī)則
9.6.4 激活新規(guī)則
9.6.5 定義新的服務策略
9.6.6 為新的服務策略制定規(guī)則
9.7 測試安全規(guī)則
9.8 Unicenter TNG Web Management 選項(WMO)
9.9 使用 Web 管理選項
9.9.1 使用 Web Response Agent
9.9.2 檢查 HTTP 錯誤
9.9.3 查看詳細狀態(tài)
9.9.4 查看 URL 細節(jié)
9.9.5 查看 URL 部件細節(jié)
9.10 使用 Web Server Agent
9.10.1 查看受監(jiān)控 URL的細節(jié)
9.10.2 Web Server Agent的其他細節(jié)和功能
第10章 應用程序管理
10.1 新的應用程序
10.1.1 應用絕不意味著管理
10.1.2 市場演變
10.1.3 處理新的世界
10.1.4 為管理工具化軟件
10.2 探索 Open Applications Management Initiative(OAMI)
10.2.1 應用程序管理需求
10.2.2 發(fā)現應用程序的共同點
10.2.3 映射分布式應用
10.3 OAMI的使用
10.3.1 Lotus Notes/Domino 服務器選項
10.3.2 漫游 Lotus Notes/Domino 服務器選項
10.4 Lotus Notes 代理概述
10.4.1 服務器
10.4.2 服務
10.4.3 連接器
10.4.4 郵件傳送代理(MTA)
10.4.5 用戶
10.4.6 磁盤
10.4.7 數據庫
10.4.8 可用計數器
10.4.9 輪詢計數器
10.4.10 事件監(jiān)控
10.4.11 事件日志
10.4.12 本地活動日志
10.4.13 安全日志
10.4.14 混合事件日志
10.5 OAMI 小結
第11章 預測管理
11.1 超越基于政策的管理:Neugents
11.1.1 Unicenter TNG Performance Neugents
11.1.2 從 Unicenter TNG 看 Performance Neugents
11.2 設置 Performance Neugents
11.2.1 用 Neugent Examiner 輕松創(chuàng)建個性配置文件
11.2.2 增加評估組
11.2.3 運用個性配置文件
11.3 用 Neugents 來監(jiān)控有趣的事情0
11.3.1 通過二維圖查看 Performance Neugents0
11.3.2 Performance Evaluation Neugents 視圖0
11.4 其他3
11.4.1 用 Neugent Historian 生成報表3
11.4.2 Neugent Examiner 報表3
11.5 Negents 的未來
附錄A Unicenter TNG選項6
A.1 安全選項6
A.1.1 Unicenter TNG Advanced AntiVirus 選項6
A.1.2 Unicenter TNG Network Security 選項7
A.1.3 Unicenter TNG RACF 選項7
A.1.4 Unicenter TNG Single Sion-On選項7
A.2 網絡選項8
A.2.1 Unicenter TNG DECnet Manager 選項8
A.2.2 Unicenter TNG Response Manager 選項8
A.2.3 Unicenter TNG SNA Manager 選項8
A.3 操作效率選項9
A.3.1 Unicenter TNG Automation Point 選項9
A.3.2 Unicenter TNG Advanced DocServer 選項9
A.3.3 Unicenter TNG MVS Event Manager 選項
A.3.4 Unicenter TNG Data Transport 選項
A.4 桌面系統和服務器管理選項
A.4.1 Unicenter TNG Directory Management 選項
A.4.2 Unicenter TNG Assert Management 選項
A.4.3 Unicenter TNG Software Delivery 選項
A.4.4 Unicenter TNG Remote Control 選項
A.5 群件選項
A.5.1 Unicenter TNG Microsoft Exchange 選項
A.5.2 Unicenter TNG Lotus Notes/Domino 選項
A.5.3 Unicenter TNG UNIX SMTP 選項
A.6 應用程序選項
A.6.1 Unicenter TNG Change an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選項
A.6.2 Unicenter TNG MQSeries Management 選項
A.6.3 Unicenter TNG SAP R/3 選項
A.7 Help Desk 選項
A.7.1 Unicenter TNG Advanced Help Desk 選項
A.8 Internet 選項
A.8.1 Unicenter TNG Web Management 選項
A.9 存儲選項
A.9.1 Unicenter TNG Advanced Storage 選項
A.9.2 Unicenter TNG DASD Manager 選項
A.9.3 Unicenter TNG DFSMShsm 選項
附錄B Unicenter TNG代理參考
B.1 Unicenter TNG CA-Datacom Agent
B.2 Unicenter TNG CA-IDMS Agent
B.3 Unicenter TNG CICS Agent
B.4 Unicenter TNG DB2 Agent
B.5 Unicenter TNG DCE Agent
B.6 Unicenter TNG Informix Agent
B.7 Unicenter TNG Ingres II Agent
B.8 Unicenter TNG MVS Agent
B.9 Unicenter TNG NetWare Agent
B.10 Unicenter TNG OpenEdition Agent
B.11 Unicenter TNG OpenVMS Agent
B.12 Unicenter TNG Oracle Agent
B.13 Unicenter TNG OS/2 Agent
B.14 Unicenter TNG OS/390 System Agent
B.15 Unicenter TNG SQL Server Agent
B.16 Unicenter TNG Sybase Agent
B.17 Unicenter TNG Tandem NSK Agent
B.18 Unicenter TNG UNIX Agent
B.19 Unicenter TNG Windows 3.1 Agent
B.20 Unicenter TNG Windows 95 Agent
B.21 Unicenter TNG Windows NT Agent
原光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