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居民家庭是與企業(yè)、金融機構和政府并立的社會經濟單位,每個居民家庭在其資產出現(xiàn)閑置的情況下,都有可能選擇適當?shù)耐顿Y工具,進行各種不同的投資。我國在改革開放后,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總量中所占比重大大增加。目前,居民個人儲蓄和手持現(xiàn)金的總量已達數(shù)萬億元人民幣,而且這一數(shù)字還在穩(wěn)步增加。與此同時,我國國民經濟連續(xù)多年以極高的速度在發(fā)展,需要巨額資金來支持這種速度。國有企業(yè)的改革一步步深化,技術改造和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yè)的任務極為繁重,更需要大量資金注入。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呼喚著風險投資與之配合。但我國現(xiàn)有財政狀況并不樂觀,銀行商業(yè)化改革使其必須承擔風險,保證資金安全。在這種形勢下,居民投資的地位及重要性就顯得更加突出,國民經濟迫切需要居民作為主體參與投資活動。居民參與投資,需要國家向居民提供多種投資工具,開辟多條投資渠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原有單一銀行儲蓄的基礎上,相繼開放和提供了國庫券、金融債券、企業(yè)債券、股票、期貨和投資基金等多種投資工具,居民還可以通過購買黃金制品、寶石、郵品、古玩和藝術品等以保值和增值,目前不少人又對房產投資感興趣。這些投資渠道的廣泛開辟,方便了居民投資,可供居民進行多種投資選擇,使居民家庭投資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但投資是以獲利為根本目的的,居民投資既要獲利又要安全。在各類投資市場上,不少人牟利心切,缺乏風險意識;投資渠道雖多,又不知選擇哪種更適合自己。因此,他們極需投資知識的學習,非常希望提供適用的指導投資的書籍。為此,我們編寫這本《公民投資實務》。書中主要選擇債券、股票、基金、期貨、房地產、收藏品和儲蓄等內容進行介紹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