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卷
一 文學批評自身價值的實現
(一)文學批評的價值
(二)對于批評的批評
(三)標準的顛覆及其相對性問題
(四)從藝術對現實的關系看批評標準
(五)真理的后現代境地與批評的價值實現(上)
(六)真理的后現代境地與批評的價值實現(下)
(七)詭辯術及其在批評中的運用
(八)文學批評與文化批評
(九)信仰危機與價值遮蔽
二 文學批評價值體系的哲學探討
(一)文學批評與價值體系
(二)哲學“價值一般”范疇與“價值學”
三 價值與真理
(一)關于“事實真理”與“價值真理”
(二)關于所謂“貓論”
(三)科學研究中的真理與價值問題
(四)價值的期待與實現——需要/滿足
(五)人文/科學/真理
四 價值與善
(一)對“善”之發(fā)生學考察
(二)文學批評與功利主義倫理學
(三)“道德批評”與“政治批評”問題
(四)善與惡——目的與手段
(五)自由、人的價值與歷史的終結
五 價值與美
(一)關于“美是價值”說
(二)文本意義的客體性及其解讀
(三)美與使用價值
(四)美感與功利觀
(五)形式的價值
(六)美學與文化全球化問題
下卷
第一編 人·主體性·批判的理性
一 “人是馬克思主義的出發(fā)點”嗎?
二 “馬克思主義出發(fā)點”問題再探
三 理性的批判與批判的理性
第二編 現代性·后現代性·知識譜系
一 學術史的客體性與主體性
二 關于“新歷史主義批評”之再探
三 后現代“知識”與“游戲”
四 孔子與老莊思想與后現代語境
五 民粹主義與啟蒙主義在中國
第三編 “有夢有魘”·“無夢有魘”·“無夢無魘”
一 論巴爾扎克現實主義的根源
二 新時期文學存在主義循跡
三 從“受虐”到“自虐”
四 文化虛無與實用籠罩著的“痞”
五 后現代幽默混濁與“世俗歡樂”
六 “關中大儒”非“儒”也
七 走向“超大敘事”的東方文化
八 末世的的反叛
九 張藝謀:現代—后現代—后之后
十 什么是我們可以訣擇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