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科學史系列》出版弁言/劉鈍/俞曉群
小引
第一部分 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jié) 科學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
一、科學與宗教
二、科學與人文主義
三、科學與技術
第二節(jié) 科學發(fā)展的歷史脈絡
一、希臘科學的興起
二、希臘科學的衰微與傳播
三、近代科學的誕生
四、現代科學發(fā)展概述
第三節(jié) 近現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禾口發(fā)展
一、中國接受近現代科技的文化基礎
二、近代科學技術傳入中國的三部曲
三、中國科學的體制化進程
四、中國科學的現代化轉變
五、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與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
六、中國科學家的貢獻
七、中國科技的若干最新進展
第二部分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展與前瞻
第一節(jié) 現代科學的基本特征
一、科學的社會化與社會的科學化
二、科學體系內部結構的分化、交叉與綜合
第二節(jié) 現代科學的進展及展望
一、數學
二、物理科學
三、化學
四、宇宙科學
五、地球與環(huán)境科學
六、生命科學
七、腦與認知科學
第三節(jié) 現代技術的發(fā)展及展望
一、工業(yè)革命:人類歷史的分水嶺
二、機械制造與能源技術
三、化工與材料技術
四、信息技術
五、生物技術
六、空間技術
七、海洋技術
第三部分 當代科學技術面臨的挑戰(zhàn)
第一節(jié) 科學與人文傳統之間的隔閡
一、科學的工具價值和精神價值
二、科學、反科學和偽科學
三、近代科學與中國文化的碰撞
第二節(jié) 科學技術與當代政治經濟
一、科學的社會功能
二、知識經濟與科教興國
三、知識經濟時代的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
第三節(jié) 科學技術發(fā)展對人類環(huán)境的影響
一、工業(yè)化與城市化的后果
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科學永無止境的探索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