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吳興文兄又來上海了。此行短短幾天,他要參加在上海圖書館舉辦的“人文藝術風采———西方文化名人藏書票特展”的開幕式,展出的所有藏書票原作都是他的珍藏;他要為新著《我的藏書票之旅》(2001年8月北京三聯(lián)書店初版)在上海的首發(fā)式簽名售書;他還要為海峽兩岸作家捐助臺灣地震災民義賣募集簽名本,真夠他忙的。說興文兄是作家,其實還不夠全面確切。他當然寫得一手淡雅清通、富于書卷氣的好散文(可惜我為他編選的《書癡閑話》散文集至今還“待字閨中”,未能與大陸讀者見面),同時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及臺灣地區(qū)當代文學也造詣頗深,在史料的考證整理方面尤見功力,多年的臺灣文學年鑒和每月一次的“臺灣文學新書”均出自他的編纂。他又是臺灣富有成就的編輯出版家,顧頡剛的讀書筆記、臺靜農的晚年論著、黃仁宇的一些史學名著,以及近年轟動學界的《胡適與韋蓮司》等書,都是他編輯的。他還是臺灣屈指可數(shù)的藏書家,有在北京琉璃廠“海王村”一次“搶購”數(shù)十種名家簽名本的紀錄,至今還是北京“潘家園”和上海文廟古舊書集市的???。特別應該提到的是,興文兄自九十年代初起醉心于收藏藏書票。他從搜集當代中國版畫家的作品入手,逐漸擴大到日本和歐美,追溯到十八、十九世紀。他不但發(fā)現(xiàn)了國人最早使用的“關祖章藏書票”,與李樺、楊可揚、范用等文化界前輩結成“忘年交”,而且經過十多年的不懈搜求,終于成為繼葉靈鳳、黃俊東、董橋之后又一位中國藏書票收藏大家,同時還出版了《票趣:藏書票閑話》、《圖說藏書票:從杜勒到馬蒂斯》和《藏書票世界》等著作。就收藏歐美藏書票名家精品之多,研究藏書票歷史和文化蘊含之深,興文兄足以稱作海峽兩岸第一人。這次在上海圖書館展出的百多款歐美文化名人藏書票原作,票主從艾略特到厄普代克、從卡萊爾到靄理斯、從畢加索到康定斯基、從華盛頓到愛德華八世,都是我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就是在西方,也已難得一見了。它們是興文兄藏書票寶庫中的珍品,是他歷年苦心搜求的豐碩成果。幾乎每枚精美的藏書票的背后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對這些故事的追索,形成了興文兄這部最新的從文字到配畫到裝幀設計都令人愛不釋手的《我的藏書票之旅》。跟隨興文兄用深入淺出、趣味盎然的文字寫成的這部新著在迷人的藏書票世界中旅行,我們讀到的是一位愛書人對濃縮西方人文藝術精華的藏書票風景的精心發(fā)掘和闡釋。興文兄的《我的藏書票之旅》給我們讀者的啟示將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