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網絡基礎知識與因特網 1
1.1 網絡參考模型OSI 1
1.1.1 分層通信 1
1.1.2 信息格式 2
1.2 網絡互連設備 3
1.2.1 中繼器和集線器 4
1.2.2 網橋 4
1.2.3 路由器 5
1.2.4 網關 6
1.3 局域網技術 6
1.3.1 以太網和IEEE 802.3 7
1.3.2 令牌環(huán)網和IEEE 802.5 8
1.3.3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 9
1.4 廣域網技術 10
1.4.1 廣域網基本技術 11
1.4.2 廣域網協(xié)議 14
1.5 TCP/IP協(xié)議基礎 21
1.5.1 TCP/IP與OSI參考模型 22
1.5.2 網絡層 24
1.5.3 傳輸層 30
1.5.4 應用層 33
l.6 因特網提供的主要服務 33
1.6.1 遠程終端訪問服務 33
1.6.2 文件傳輸服務 34
1.6.3 電子郵件服務 36
1.6.4 Usenet新聞服務 37
1.6.5 WWW服務 37
1.6.6 網絡用戶信息查詢服務 38
1.6.7 實時會議服務 39
1.6.8 DNS服務 40
1.6.9 網絡管理服務 40
1.6.10 NFS文件系統(tǒng)下的服務 41
1.6.11 X-Window服務 44
1.6.12 網絡打印服務 44
1.7 小結 45
習題 46
第2章 操作系統(tǒng)與網絡安全 47
2.1 Unix系統(tǒng) 47
2.1.1 Unix系統(tǒng)的由來 47
2.1.2 Unix常用命令介紹 48
2.1.3 Unix系統(tǒng)基本知識 49
2.2 Linux系統(tǒng) 51
2.2.1 Linux系統(tǒng)的由來 51
2.2.2 Linux的特點 51
2.2.3 vi用法介紹 52
2.2.4 gcc編譯器和gdb調試器的使用 53
2.3 Windows系統(tǒng) 55
2.4 Unix網絡配置 57
2.4.1 網絡配置文件 57
2.4.2 Unix文件訪問控制 59
2.4.3 NFS文件訪問系統(tǒng)的安全 61
2.5 Windows NT網絡配置 65
2.5.1 Windows NT的資源訪問控制 65
2.5.2 Windows NT的 NTFS文件系統(tǒng) 67
2.6 小結 68
習題 70
第3章 網絡安全概述 71
3.1 網絡安全基礎知識 71
3.1.1 網絡安全的含義 71
3.1.2 網絡安全的特征 72
3.1.3 對網絡安全的威脅 72
3.1.4 網絡安全的關鍵技術 73
3.1.5 網絡安全策略 74
3.2 威脅網絡安全的因素 75
3.2.1 威脅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 75
3.2.2 各種外部威脅 77
3.2.3 防范措施 79
3.3 網絡安全分類 81
3.4 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82
3.4.1 網絡信息安全模型 82
3.4.2 安全策略設計依據 83
3.4.3 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84
3.4.4 網絡安全性措施 89
3.4.5 因特網安全管理 90
3.4.6 網絡安全的評估 92
3.5 小結 93
習題 94
第4章 計算機系統(tǒng)安全與訪問控制 95
4.1 什么是計算機安全 95
4.2 安全級別 99
4.3 系統(tǒng)訪問控制 101
4.3.1 系統(tǒng)登錄 101
4.3.2 身份認證 106
4.3.3 怎樣保護系統(tǒng)的口令 107
4.3.4 關于口令維護的問題 109
4.4 選擇性訪問控制 111
4.5 小結 112
習題 113
第5章 數據庫系統(tǒng)安全 114
5.1 數據庫安全概述 114
5.1.1 簡介 114
5.1.2 數據庫的特性 114
5.1.3 數據庫安全系統(tǒng)特性 115
5.1.4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116
5.2 數據庫安全的威脅 117
5.3 數據庫的數據保護 118
5.3.1 數據庫的故障類型 118
5.3.2 數據庫的數據保護 119
5.4 數據庫備份與恢復 123
5.4.1 數據庫備份的評估 123
5.4.2 數據庫備份的性能 125
5.4.3 系統(tǒng)和網絡完整性 126
5.4.4 制訂備份的策略 126
5.4.5 數據庫的恢復 127
5.5 小結 131
習題 132
第6章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134
6.1 什么是計算機病毒 134
6.2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 135
6.2.1 計算機病毒的由來 135
6.2.2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 135
6.2.3 計算機病毒的工作方式 136
6.3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及破壞行為 139
6.3.1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139
6.3.2 計算機病毒的破壞行為 141
6.4 宏病毒及網絡病毒 142
6.4.1 宏病毒 142
6.4.2 網絡病毒 145
6.5 病毒的預防、檢查和清除 147
6.5.1 病毒的預防 147
6.5.2 病毒的檢查 150
6.5.3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153
6.5.4 計算機感染病毒后的恢復 154
6.5.5 計算機病毒的清除 155
6.6 病毒防御解決方案 157
6.6.1 多層次病毒防御的意義 158
6.6.2 Intel多層次病毒防御方案 158
6.6.3 KV3000殺病毒軟件簡介 160
6.6.4 瑞星RISING99殺毒軟件簡介 164
6.7 小結 168
習題 170
第7章 數據加密 171
7.1 數據加密概述 171
7.1.1 密碼學的發(fā)展 171
7.1.2 數據加密 172
7.1.3 基本概念 174
7.2 傳統(tǒng)密碼技術 179
7.2.1 數據表示方法 179
7.2.2 替代密碼 180
7.2.3 換位密碼 183
7.2.4 簡單異或 184
7.2.5 一次密碼本 185
7.3 數據加密 187
7.3.1 數據加密標準 187
7.3.2 國際數據加密算法 195
7.3.3 共享密鑰技術的應用 195
7.4 公用密鑰/私有密鑰密碼學 197
7.4.1 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算法 197
7.4.2 RSA公用密鑰/私有密鑰 198
7.4.3 DES和RSA標準的比較 198
7.5 安全傳輸方法 199
7.6 驗證 199
7.6.1 信息的驗證 199
7.6.2 用戶驗證和證明權威 200
7.6.3 CA結構 200
7.7 加密軟件PGP 201
7.8 小結 202
習題 204
第8章 防火墻技術 205
8.1 防火墻基本概念 205
8.1.1 因特網防火墻 205
8.1.2 數據包過濾 207
8.1.3 代理服務 208
8.1.4 防火墻體系結構 209
8.1.5 防火墻的各種變化和組合 213
8.1.6 內部防火墻 216
8.2 堡壘主機 219
8.2.1 建立堡壘主機的一般原則 219
8.2.2 堡壘主機的種類 219
8.2.3 堡壘主機的選擇 220
8.2.4 堡壘主機提供的服務 222
8.2.5 建立堡壘主機 223
8.2.6 堡壘主機的監(jiān)測 227
8.2.7 堡壘主機的保護與備份 227
8.3 包過濾 228
8.3.1 包過濾是如何工作的 228
8.3.2 包過濾路由器的配置 230
8.3.3 包的基本構造 231
8.3.4 包過濾處理內核 232
8.3.5 包過濾規(guī)則 236
8.3.6 依據地址進行過濾 237
8.3.7 依據服務進行過濾 239
8.4 代理服務 241
8.4.1 代理服務的優(yōu)缺點 242
8.4.2 代理服務的工作方法 243
8.4.3 代理服務器的使用 244
8.4.4 使用代理的若干問題 245
8.4.5 用于因特網服務的代理特性 246
8.5 防火墻選擇原則 250
8.6 小結 251
習題 253
第9章 網絡站點的安全 254
9.1 因特網的安全 254
9.1.1 因特網服務的安全隱患 254
9.1.2 因特網的脆弱性 256
9.2 Web站點安全 258
9.2.1 安全策略制訂原則 258
9.2.2 配置Web服務器的安全特性 259
9.2.3 排除站點中的安全漏洞 260
9.2.4 監(jiān)視控制Web站點出入情況 261
9.3 黑客 262
9.3.1 黑客與入侵者 262
9.3.2 黑客攻擊的三個階段 263
9.3.3 對付黑客入侵 264
9.4 口令安全 266
9.4.1 口令破解過程 266
9.4.2 設置安全的口令 267
9.5 網絡監(jiān)聽 267
9.5.1 監(jiān)聽的可能性 268
9.5.2 在以太網中的監(jiān)聽 268
9.5.3 網絡監(jiān)聽的檢測 270
9.6 掃描器 272
9.6.1 什么是掃描器 272
9.6.2 端口掃描 273
9.6.3 掃描工具 274
9.7 E-mail的安全 276
9.7.1 E-mail工作原理及安全漏洞 276
9.7.2 匿名轉發(fā) 277
9.7.3 E-mail欺騙 277
9.7.4 E-mail轟炸和炸彈 278
9.7.5 保護E-mail 279
9.8 IP電子欺騙 280
9.8.1 盜用IP地址 280
9.8.2 什么是IP電子欺騙 280
9.8.3 IP欺騙的對象及實施 281
9.8.4 IP欺騙攻擊的防備 282
9.9 小結 283
習題 284
第10章 數據安全 285
10.1 數據完整性簡介 285
10.1.1 數據完整性 285
10.1.2 提高數據完整性的辦法 287
10.2 容錯與網絡冗余 288
10.2.1 容錯技術的產生及發(fā)展 288
10.2.2 容錯系統(tǒng)的分類 289
10.2.3 容錯系統(tǒng)的實現方法 290
10.2.4 網絡冗余 293
10.3 網絡備份系統(tǒng) 295
10.3.1 備份與恢復操作的種類 295
10.3.2 網絡備份系統(tǒng)的組成 297
10.3.3 備份和恢復的設備與介質 301
10.3.4 磁帶輪換 303
10.3.5 備份系統(tǒng)的設計 304
10.3.6 備份的誤區(qū) 307
10.4 小結 308
習題 309
附錄 310
附錄一 著名的安全站點 310
附錄二 英文縮寫詞 312
參考文獻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