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中國醫(yī)學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若石健康法

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若石健康法

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若石健康法

定 價:¥22.00

作 者: 封進啟主編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
叢編項: 圖解家庭按摩叢書
標 簽: 醫(yī)療保健

ISBN: 9787543304208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5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經(jīng)7年的臨床實踐,將其體會最深、應用最廣、療效最顯著的按摩手法總結出來編寫而成的,充分體現(xiàn)了實用性、科學性和時代性。它將成為同行和廣大讀者喜愛的保健工具書。封進啟,畢業(yè)于第三軍醫(yī)大學,曾任天津市中心婦產(chǎn)科醫(yī)院理療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全國手足推拿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封進啟先后編寫了《中老年自我保健按摩》、《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和《手部按摩好處多多》等6本醫(yī)學科普書,發(fā)行數(shù)十萬冊,深受讀者歡迎。在各類學術研討會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得到同行的贊同,并發(fā)表于國際和國內(nèi)刊物上。足部按摩是法寶,古今中外離不了,足有全身反射區(qū),堅持不懈療效好。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是“若石健康法”的一部分。它是以特定手法有效地刺激足部反射區(qū),通過人體調節(jié)機能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保健按摩方法。本書在理論上更趨成熟、合理。按摩充實了理論依據(jù),接受按摩者增加了對足部按摩的興趣。實踐上更趨于簡單明了,易于操作。學者有利于快速掌握要領,接受按摩者明顯感到按摩質量提高。按摩順序仍突出若石健康法中反復強調的排泄系統(tǒng)的作用,以達到排出毒素的目的。按摩方向改為一體從遠至近、從外向內(nèi),既符合生理規(guī)律,促進血液回心,也不會因各家按摩順序不一和補瀉認識的不同而產(chǎn)生爭議,只需以手法的輕重來調節(jié)……

作者簡介

  封進啟,畢業(yè)于第三軍醫(yī)大學,曾任天津市中心婦產(chǎn)科醫(yī)院理療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全國手足推拿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封進啟先后編寫了《中老年自我保健按摩》、《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和《手部按摩好處多多》等6本醫(yī)學科普書,發(fā)行數(shù)十萬冊,深受讀者歡迎。在各類學術研討會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得到同行的贊同,并發(fā)表于國際和國內(nèi)刊物上。《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1999年修訂版)是作者經(jīng)7年的臨床實踐,將其體會最深、應用最廣、療效最顯著的按摩手法總結出來編寫而成的,充分體現(xiàn)了實用性、科學性和時代性。它將成為同行和廣大讀者喜愛的保健工具書。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jié) 足部反射區(qū)保健按摩
    第二節(jié) 足部按摩發(fā)展史
    第三節(jié) 足部按摩風痱全球
    第四節(jié) 足部按摩治百病嗎
    第五節(jié) 足部按摩與其他按
    摩
    第六節(jié) 藥物、手術和足部
    按摩
   第二章 足部按摩好處多
    第一節(jié) 解除疲勞
    第二節(jié) 健身
    第三節(jié) 止痛
    第四節(jié) 小兒保健
    第五節(jié) 青少年保健
    第六節(jié) 中年保健
    第七節(jié) 老年長壽
   第三章 入門要領
    第一節(jié) 怎樣入門
    第二節(jié) 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第三節(jié) 按摩師要避免受傷
    第四節(jié) 按摩膏
    第五節(jié) 如何用力最好
    第六節(jié) 順序、方向、時間和
    療程
    第七節(jié) 注意事項
   第四章 反射區(qū)和敏感點
    第一節(jié) 反射、反射區(qū)邊界和
    立體觀
    第二節(jié) 敏感點的組織基礎
    第三節(jié) 軟傷痛點與敏感點
    第四節(jié) 內(nèi)臟的體表敏感區(qū)
    第五節(jié) 按摩刺激量
    第六節(jié) 不同刺激量對脈搏
    呼吸和血氧飽和度影響的
    研究
    第七節(jié) 生物曲線與按摩刺
    激量曲線
    第八節(jié) 敏感點比反射區(qū)重
    要
   第五章 療效原理
    第一節(jié) 陰陽平衡理論
    第二節(jié) 神經(jīng)反射作用
    第三節(jié) 血液循環(huán)原理
    一、頭頸部光電血流圖的研究
    二、足部按摩對甲皺微循環(huán)的影響
    第四節(jié) 經(jīng)絡學說
    第五節(jié) 生物全息胚理論
    第六節(jié) 心理作用
   第六章 足部介紹
    第一節(jié) 足和手的各部名稱
    第二節(jié) 足部的骨與關節(jié)
    第三節(jié) 足部反射區(qū)定位綜
    述
    第四節(jié) 上下身相對應關系
   第七章 足部反射區(qū)按摩手法及適應癥
    第一節(jié) 足部按摩常用手法
    第二節(jié) 雙足各反射區(qū)按摩
    順序
    第三節(jié) 各反射區(qū)意義、定位、按摩和應用
    一、足底部
    (一)心臟檢查
    (二)足底各反射區(qū)
    1腎上腺
    2.腹腔神經(jīng)叢
    3腎臟
    4輸尿管
    5膀胱
    6尿道(陰道或陰莖)
    7額竇(前額)
    8三叉神經(jīng)
    9小腦和腦干
    10頸項
    11鼻
    12大腦
    13腦垂體
    14食道和氣管
    15甲狀旁腺
    16甲狀腺
    17其他(2~5)趾額竇(頭部)
    18眼
    19耳
    20斜方肌
    21肺和支氣管
    22心臟
    23脾
    24肝
    25膽囊
    26胃
    27胰
    28十二指腸
    29小腸
    30盲腸和闌尾
    31回盲瓣
    32升結腸
    33橫結腸
    34降結腸
    35乙狀結腸和直腸
    36肛門
    37生殖腺(卵巢或睪丸)
    38失眠點
    39腹瀉點
    二、足內(nèi)側
    1頸椎
    2胸椎
    3腰椎
    4骶骨
    5內(nèi)尾骨(臀)
    6子宮或前列腺
    7內(nèi)肋骨
    8腹股溝
    9下身淋巴結
    10內(nèi)側髖關節(jié)
    11內(nèi)側直腸和肛門
    12內(nèi)側坐骨神經(jīng)
    三、足外側
    1肩
    2上臂
    3肘
    4膝
    5外尾骨(臀)
    6外側生殖腺(卵巢或睪丸)
    7肩胛骨
    8外肋骨
    9上身淋巴結
    10外側髖關節(jié)
    11下腹部
    12外側坐骨神經(jīng)
    四、足背
    1上顎(上頜)
    2下顎(下頜)
    3扁桃腺
    4咽喉
    5胸部淋巴腺
    6氣管
    7內(nèi)耳
    8胸部和乳房
    9膈?。M膈膜)
    10輸卵管或輸精管
    11上、下身淋巴結
    12解溪
   第八章 腳診
    第一節(jié) 有痛診斷法
    第二節(jié) 無痛診斷法
   第九章 配區(qū)原則
    第一節(jié) 雙足全部按摩
    第二節(jié) 基本反射區(qū)——排
    泄系統(tǒng)
    第三節(jié) 直接反射區(qū)
    第四節(jié) 相關反射區(qū)
    第五節(jié) 無關而敏感的反
    射區(qū)
    第六節(jié) 配區(qū)舉例
    一、各系統(tǒng)所含反射區(qū)
    二、常見配區(qū)舉例
   第十章 足部自我按摩
    第一節(jié) 姿勢
    第二節(jié) 自我按摩手法
    第三節(jié) 足內(nèi)側
    第四節(jié) 足外側
    第五節(jié) 足背
    第六節(jié) 用腳蹬摩
    第七節(jié) 器械按摩
   第十一章 健康信箱
    學足部按摩收獲大
    免除了前列腺切除手術
    多年的頭痛治好了
    我成了家庭保健醫(yī)生
    “年輕了20歲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好了
    難言之隱解決了
    足部按摩治糖尿病真有效
    足部按摩配合其他方法好
   第十二章 臨床病例簡介
    一、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患
    頭痛
    偏頭痛
    失眠
    神經(jīng)衰弱
    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癥
    腦梗塞
    腦血栓后遺癥——失語癥
    肋間神經(jīng)痛
    二、五官科疾患
    咽喉炎
    美尼爾氏綜合癥
    三、呼吸系統(tǒng)疾患
    感冒
    氣管炎
    四、心血管系統(tǒng)疾患
    心絞痛
    心臟病
    高血壓
    五、消化系統(tǒng)疾患
    急性胃炎
    打嗝、腹脹
    便秘
    便秘厭食綜合癥
    腹瀉
    六、泌尿系統(tǒng)疾患
    排尿困難
    膀胱炎、尿道炎
    前列腺肥大
    七、生殖系統(tǒng)疾患
    乳腺增生
    痛經(jīng)
    不孕癥
    更年期綜合癥
    八、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患
    糖尿病
    九、運動系統(tǒng)疾患
    落枕
    肩背痛
    腰扭傷
    腰痛
    肋椎關節(jié)扭錯傷
    十、皮膚科疾患
    風疹
    十一、腫瘤
    高血壓和嗜鉻細胞瘤
    十二、其他疾患
    傷口痛
   附錄1: 脊神經(jīng)相關部位及受壓時病癥
   附錄2: 新反射區(qū)圖
   附錄3: 右足新區(qū)自編號
   參考文獻
   編后感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