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自我實現(xiàn)/勵志社會與交往解讀《鶡冠子》:從論辯學(xué)的角度

解讀《鶡冠子》:從論辯學(xué)的角度

解讀《鶡冠子》:從論辯學(xué)的角度

定 價:¥15.00

作 者: (比)戴卡琳(Carine Defoort)著;楊民譯
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當(dāng)代漢學(xué)家論著譯叢
標(biāo) 簽: 鶡冠子 道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8258721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08頁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人們通常認(rèn)為,修辭“藝術(shù)”是在古希臘建立的,作為一種傳統(tǒng)在西方文化中代代相傳,而中國古代卻缺乏這種修辭“藝術(shù)”。中國的典籍在各種意義上說來都是具有論辯性的,從論辯學(xué)的角度去研究它們,人們卻能夠受益獲惠。即便中國缺乏那種歷史悠久的修辭學(xué)傳統(tǒng),但中國人對言語的重要性及語言的力量也多有論述,我們?nèi)绻麑⑺鳛槲鞣叫揶o藝術(shù)的有效替代品,并詳加考察,也是非常值得的。《解讀〈鹖冠子〉從論辯學(xué)的角度》對于《鹖冠子》作了傳統(tǒng)式的和現(xiàn)代式的學(xué)術(shù)評價,做《鹖冠子》與“論辯學(xué)”之間的“月下老人”。

作者簡介

暫缺《解讀《鶡冠子》:從論辯學(xué)的角度》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鹖冠子》與統(tǒng)一性的矛盾
   1.l 對統(tǒng)一性的期待
   1.2 殘篇斷簡的慶典
   第一部分 作為一種散亂文本的《鹖冠子》
   
   第二章 傳記材料以及對單一作者的期待
   2.l 傳記和文獻目錄中的籍貫
   2.2 鹖冠子的籍貫和生活年代
   2.3 關(guān)于作者的進一步思考
   
   第三章 文獻目錄以及對篇幅和類別統(tǒng)一性的期待
   3.1 《鹖冠子》一書的篇幅
   3.2 《鹖冠子》的類別
   3.3 混合的假設(shè)
   3.4 對類別的進一步討論
   
   第四章 注釋材料以及對文體統(tǒng)一性的期待
   4.l 對《鹖冠子》文體的指責(zé)
   4.2 對《鹖冠子》的注釋
   4.3 從鄙淺的文體到抄襲
   
   第五章 文獻材料以及對文本統(tǒng)一性的期待
   5.l 一個訛誤的文本
   5.2 從文本的訛誤到注釋的篡入
   5.3 間接的文獻材料
   5.4 直接的文獻材料
   第二部分 作為論辯學(xué)文本的《鹖冠子》
   
   第六章 一部注意論辯學(xué)藝術(shù)的著作
   6.l 論辯學(xué)、政治主張和挫折
   6.2 對君主的告誡
   6.3 君主和圣人
   6.4 政治失敗之因
   
   第七章 論辯學(xué)的語言使用
   7.l 運用語詞的力量
   7.2 再定義作為論辯的手段
   7.3 語言力量的其他一些例證
   
   第八章 一些政治性的語言觀
   8.1 對“名謂”的討論
   8.2 名謂之源
   8.3 命名的規(guī)范
   
   第九章 超越名謂
   9.l 自然之法
   9.2 名謂的未名之源
   9.3 來自未名的命名
   
   附錄1 避諱:正字和端字在《鹖冠子》中的分布
   附錄2 《鹖冠子》中專名的分布
   附錄3 從漢代到元代的直接材料
   附錄4 早于明版本《鹖冠子》的間接材料
   附錄5 《鹖冠子》的十九篇
   注釋/參考書目/譯者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