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網絡編程XML高級編程(第2版)

XML高級編程(第2版)

XML高級編程(第2版)

定 價:¥108.00

作 者: (英)Mark Birbeck等著;裴劍鋒[等]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Wrox程序員參考系列
標 簽: XML

ISBN: 9787111098553 出版時間: 2002-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 1051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XML高級編程》的新版本,它更新了XML的最新技術發(fā)展,為核心XML技術提供了一個完整而實用的基礎,并展示了在計算方面的一些重要應用。書中主要包括XML基礎。編程、數據、表示、元數據及B2B應用。??本書適合有經驗的網站開發(fā)人員、XML應用開發(fā)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MarkBirbeck是國會通信有限公司的技術主管。他負責設計和建造他們的網站——ePolitix.ocm。他也是x-port.net有限公司XML顧問的常務事理,負責spiked-online.com的發(fā)布系統(tǒng)。盡管從事XML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他對元數據卻有著特別的興趣,尤其是對ROF的應用。他對Wrox為宣傳這些主題并使其成為主流所進行的積極活動表示非常歡迎。

圖書目錄

譯者序
作者簡介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XML簡介
1.1 XML的起源和國的
1.1.1 標記語言
1.1.2 SGML和文檔標記語言
1.1.3 XML的目標
1.2 W3C規(guī)范的各個階段
1.3 XML核心
1.3.1 XML1.0語法
1.3.2 描述和驗證
1.3.3 XML命名空間
1.3.4 XML信息集合
1.3.5 定位和鍛接XML
1.3.6 轉換XML
1.4 XML實際應用
1.4.1 XML詞匯表
1.4.2 XML編程
1.5 XML表示
1.6 用于服務器和數據庫的XML
1.7 可擴展通信協(xié)議
1.8 電子商務的基礎
1.9 語義和元數據
1.10 小結
1.11 參考資料
第2章 基本XML語法
2.1 標記語法
2.1.1 字符
2.1.2 簡單命名
2.2 元素
2.2.1 標記
2.2.2 空元素標記
2.2.3 標記:一個簡單的例子
2.3 XML數據結構
2.3.1 層次樹結構
2.3.2 字符串
2.4 屬性
2.5 字符數據
2.5.1 空白
2.5.2 行尾的處理
2.6 元素和屬性的語法摘要
2.7 字符和實體引用
2.7.1 字符引用
2.7.2 實體引用
2.8 專用標記
2.8.1 注釋
2.8.2 處理指令
2.8.3 CDATA節(jié)
2.9 文檔結構
2.9.1 序言
2.9.2 主體
2.9.3 尾聲
2.10 格式正規(guī)的XML文檔
2.11 有效的XML文檔
2.12 XML解析器
2.12.1 解析器級別
2.12.2 解析器實現(xiàn)
2.12.3 一些特殊解析器
2.12.4 解析器鏈接網站
2.12.5 XML語法小結
2.13 實例:簡單的發(fā)貨單
2.14 小結
第3章 深入的XML語法
3.1 進一步要考慮的問題
3.1.1 特殊屬性
3.1.2 屬性值規(guī)范化
3.2 現(xiàn)有標準的使用
3.2.1 XML1.0參考
3.2.2 ISO
3.2.3 Unicode
3.2.4 IEYF
3.2.5 IANA
3.3 XML的命名空間
3.3.1 XML命名空間的概念
3.3.2 如何保持XML命名的惟一性
3.3.3 聲明命名空間
3.3.4 默認命名空間
3.3.5 作用域
3.3.6 命名空間和屬性
3.3.7 小結:命名空間
3.4 XML Base
3.5 實例:使用命名空間的發(fā)貨單
3.6 小結
3.7 參考資料
第4章 XML信息集合
4.1 XML信息集合的概念
4.1.1 實體引用
4.1.2 基URI
4.2 信息項
4.2.1 文檔信息項
4.2.2 命名空間信息項
4.2.3 元素信息項
4.2.4 屬性信息項
4.2.5 字符信息項
4.2.6 注釋信息項
4.2.7 處理指令信息項
4.2.8 CDATA開始和結束標記信息項
4.2.9 內部實體信息項
4.2.10 外部實體信息項
4.2.11 未解析實體信息項
4.2.12 未展開的實體引用信息項
4.2.13 實體開始和結束標記信息項
4.2.14 文檔類型聲明信息項
4.2.15 表示法信息項
4.3 小結
第5章 文檔類型定義
5.1 為什么要驗證XML的有效性
5.1.1 數據需要的描述和驗證
5.1.2 有效的XML
5.1.3 文檔類型定義
5.2 DTD結構
5.3 將DTD和XML數據關聯(lián)
5.3.1 文檔類型聲明
5.3.2 內部和外部DTD子集
5.4 基本DTD聲明
5.4.1 元素類型聲明
5.4.2 屬性聲明
5.4.3 表示法:非XML數據
5.5 實體
5.5.1 已解析實體
5.5.2 未解析實體
5.5.3 實體引用
5.5.4 一般實體
5.5.5 參數實體
5.5.6 ISO和其他標準化實體集
5.5.7 標準字符實體引用集
5.6 條件部分
5.7 獨立文檔聲明
5.8 有效性驗證XML解析器
5.9 DTD的局限性
5.10 <Toysco>例子
5.11 小結
第6章 XML Schema介紹
6.1 為什么模式很重要
6.1.1 W3C XML Schema的背景
6.1.2 W3C XML Schema的優(yōu)點
6.1.3 選擇一個解析器
6.2 使用XML Schema
6.2.1 主要組件
6.2.2 復雜類型
6.2.3 聲明屬性
6.2.4 內容模型
6.2.5 二級組件
6.2.6 雇員模式
6.3 創(chuàng)建自己的數據類型
6.3.1 數據類型的特征
6.3.2 派生和刻面
6.4 ToysCO實例
6.5 小結
第7章 其他Schema
7.1 早期的&hema建議
7.1.1 DDML
7.1.2 DT4DTD
7.1.3 SOX
7.1.4 XML-Data
7.2 XMLDATA簡化
7.2.1 XDR &Schema結構
7.2.2 XDR和XML Schema
7.2.3 實例--發(fā)貨單的XDR Schema
7.2.4 XDR小結
7.3 可供選擇的驗證工具
7.4 RELAX
7.4.1 RELAX的結構
7.4.2 RELAX的元素
7.4,3 數據類型
7.4.4 實現(xiàn)
7.4.5 RELAX小結
7.5 TREX
7.5.1 TREX的元素
7.5.2 數據類型
7.5.3 TREX處理程序
7.5.4 TREX Schema
7.5.5 實例
7.5.6 TREX小結
7.6 Schematron
7.6.1 Schematron的結構
7.6.2 Schematron的元素
7.6.3 Schematron的實現(xiàn)
7.6.4 Schematron小結
7.7 小結
第8章 XML導航工具--XPah
8.1 XPath簡介
8.1.1 XPath及其作用
8.1.2 XPath的工作原理
8.1.3 XPath數據模型
8.2 XPath表達式及定位路徑
8.3 XPath語法
8.4 XPath函數
8.4.1 節(jié)點集合函數
8.4.2 布爾函數
8.4.3 數值函數
8.4.4 字符串函數
8.4.5 XPath語法的變化形式
8.4.6 非縮寫的相對定位路徑
8.4.7 非縮寫的絕對定位路徑
8.4.8 縮寫的相對定位路徑
8.4.9 縮寫的絕對定位路徑
8.5 XPath是XSLT的基礎
8.6 XPath是XPointer的基礎
8.7 展望XPath
8.7.1 XPath 2.0
8.7.2 XPath和 XML Schema
8.7.3 XPath和正規(guī)表達式
8.7.4 XPath和XQury
8.8 小結
第9章 轉換XML
9.1 XSLT的起源和目的
9.2 什么是轉換
9.3 定位數據:XPath
9.3.1 定位路徑
9.3.2 函數
9.3.3 在轉換中使用XPath
9.4 轉換數據:XSLT
9.4.1 XSLT的元素
9.4.2 完整列表
9.4.3 常用元素
9.4.4 XSLT編程風格
9.5 執(zhí)行轉換
9.5.1 在代碼中轉換
9.5.2 Saxon
9.5.3 VBXML的XSL測試器
9.6 XSLT用于表示:XML轉換成HTML的實例
9.6.1 書籍目錄源文檔
9.6.2 輸出結果
9.7 XSLT用于數據轉換:XML之間轉換的實例
9.7.1 轉換
9.7.2 進一步處理
9.8 小結
第10章 文檔片斷、XLink和XPointer
10.1 XML文檔片斷交換
10.1.1 文檔片斷的使用
10.1.2 問題:Bare文檔片斷并不總是充分的
10.1.3 解決辦法:上下文信息
10.1.4 實例
10.1.5 如何傳輸文檔片斷
10.1.6 小結
10.2 鏈接
10.2.1 鏈接的概念
10.2.2 W3C的規(guī)范:XLink
10.2.3 簡單鏈接
10.2.4 擴展鏈接
10.2.5 XLink小結
10.3 XPointer
10.3.1 HTML指針
10.3.2 XPointer規(guī)范
10.3.3 如何指定文檔片斷標識符
10.3.4 XPointer中的錯誤
10.3.5 小結
10.4 結論
第二部分編程篇
第11章 文檔對象模型
11.1 文檔對象模型的概念
11.1.1 XML文檔結構
11.1.2 為什么使用DOM
11.1.3 實踐中的考慮
11.1.4 DOM規(guī)范
11.1.5 現(xiàn)實世界中的 DOM
11.1.6 特殊 XML DOM實例:HTML DOM
11.2 使用DOM
11.2.1 DOM API
11.2.2 客戶端和服務器端
11.2.3 DOM在出版過程中的使用方案
11.3 使用 DOM和 XML的實例應用
11.3.1 一個簡單的客戶端實例
11.3.2 另一個實例(使用Java)
11.3.3 DOM Level 2
11.3.4 對核心規(guī)范的修改
11.3.5 視圖規(guī)范
11.3.6 事件規(guī)范
11.3.7 樣式規(guī)范
11.3.8 遍歷和范圍規(guī)范
11.3.9 一個快速實例
11.3.10 DOM Level3
11.4 DOM和XML的未來
11.5 小結
第12章 SAX 2
12.1 概述
12.2 對SAX的需求
12.2.1 SAX和DOM的對比
12.2.2 選擇哪一個
12.3 理解SAX
12.4 設置環(huán)境
12.5 裝載閱讀器
12.6 內容處理程序
12.7 錯誤處理程序
12.8 DTD處理程序
12.9 有效性驗證
12.10 默認處理器
12.11 常見缺陷
12.11.1 屬性的順序
12.11.2 文本數據
12.11.3 沒有預讀
12.12 實例
12.12.1 獲得數據
12.12.2 字數計數器
12.12.3 使用過濾器
12.13 小結
第13章 基于模式的程序設計
13.1 簡短的歷史
13.2 基于模式程序設計的目標
13.2.1 代碼明晰
13.2.2 更好的編程模型
13.2.3 正式方法
13,2.4 描述性語言的最佳使用
13.3 基于模式的程序設計實踐
13.3.1 XML和XSLT
13.3.2 MSXM3.0
13.3.3 文檔一視圖一控制器編程
13.3.4 實現(xiàn)
13.4 現(xiàn)有的XML樹實例
13.4.1 XML字母表的動態(tài)指南
13.4.2 模型:XML文檔
13.4.3 客戶端
13.4.4 服務器端
13.5 學過的課程
13.6 接口過程和描述性代碼
13.7 狀態(tài)機
13.7.1 Petri網
13,7.2 使用Petri網的SBP應用的形式
13.7.3 分布式系統(tǒng)
13.7.4 MVC是最后的單詞嗎
13.8 小結
第三部分XML數據篇
第14章 數據建模
14.1 數據建模簡介
14.1.1 信息建模
14.1.2 靜態(tài)信息模型
14.1.3 動態(tài)建模
14.1.4 選擇動態(tài)模型
14.2 設計XML文檔
14.2.1 用于消息的XML
14.2.2 用于永久性數據的XML
14.2.3 一般設計問題
14.3 編寫模式
14.3.1 模式庫
14.3.2 DTD和Schema能夠表示的約束
14.3.3 命名空間
14.3.4 元素與類型
14.3.5 局部聲明和定義與全局聲明和定義
14.3.6 解釋我們的模式
14.3.7 小結
第15章 XML數據郭定
15.1 簡介
15.1.1 數據綁定的概念
15.1.2 XML數據綁定
15.1.3 簡單的數據綁定概念
15.1.4 數據對象
15.1.5 API存在什么問題
15.1.6 數據綁定框架需求
15.2 用Castor進行XML數據綁定
15.2.1 用Castor內置的自省
15.2.2 使用Castor映射文件
15.2.3 使用Castor的源代碼生成器
15.3 使用XSLT進行XML數據綁定
15.3.1 創(chuàng)建對象模型的可表示視圖
15.3.2 模式轉換
15.4 用XML數據綁定代替對象序列
15.4.1 跨系統(tǒng)數據共享
15.4.2 數據可訪問性
15.4.3 執(zhí)行性能
15.4.4 另外一些不同點
15.4.5 結論
15.5 小結
15.6 資源
第16章 查詢XML
16.1 W3C XML查詢語言
16.1.1 需求
16.1.2 使用案例
16.1.3 數據模型
16.1.4 代數學
16.1.5 XQuery
16.1.6 查詢實例
16.2 XQuery和XSLT的比較
16.3 小結
第17章 案例研究:數據庫和XML
17.1 業(yè)務問題
17.2 提議體系結構
17.3 分析數據
17.4 顯示一份簡歷:顯示代碼
17.5 插入或更新一份簡歷:實現(xiàn)編輯的代碼
17.6 查詢庫:查詢代碼
17.7 進一步改進
17.8 小結
第四部分表示篇
第18章 XML的圖形化表示
18.1 基于XML的圖形和動畫技術
18.2 SVG與常見Web圖形的區(qū)別
18.3 可縮放矢量圖形概述
18.4 SVG元素概述
18.5 SVG查看器
18.6 水平條狀國
18.7 交互式的條狀圖
18.8 在SVG中使用CSS
18.9 用XSLT創(chuàng)建SVG
18.10 用XSLT創(chuàng)建豎直條狀圖
18.11 在XSL-FO中結合SVG
18.12 生成SVG的一些商業(yè)工具
18.13 小結
18.14 在線資源
第19章 VoiceXML
19.1 語音應用程序的體系結構
19.1.1 硬件層
19.1.2 語音層
19.1.3 表示層
19.1.4 中間件
19.1.5 數據層
19.1.6 語音應用中的請求一響應過程剖析
19.2 VoiceXML基礎
19.2.1 表單
19.2.2 菜單
19.2.3 直接對話框和混合自發(fā)的比較
19.2.4 鏈接
19.2.5 事件
19.2.6 對象
19.2.7 多文檔應用
19.3 一個實例
19.4 VoiceXML的局限性
19.5 其他方案
19.6 VoiceXML資源
19.7 小結
第20章 XSL格式化對象:XSL-FO
20.1 XSL-FO概述
20.2 XSL-FO和CSS的比較
20.3 XSL-FO工具
20.4 創(chuàng)建簡單的XSL-FO文檔
20.4.1 創(chuàng)建簡單的包括列表的XSL-FO文檔
20.4.2 創(chuàng)建簡單的XSL-FO表格
20.5 創(chuàng)建簡單的XSL-FO發(fā)貨單
20.6 使用XSL-FO生成PDF文檔
20.7 在SVG中使用XSL-FO
20.7.1 使用XSL格式化程序作為XSL-FO的Web瀏覽器
20.7.2 展望未來
20.8 小結
第五部分XML無數據篇
第21章 案例研究:生成一個站點索引
21.1 什么是站點索引
21.1.1 索引實例
21.1.2 詞匯表與頁面標記設計
21.1.3 詞匯表
21.1.4 用于索引的頁面標記
21.1.5 索引器和生成器
21.2 HTML實例
21.2.1 實例網站
21.2.2 讀取源文檔
21.2.3 詞匯表
21.2.4 生成的索引頁面
21.2.5 索引轉化到HTML
21.3 XML源文檔
21.4 索引生成器組件
21.4.1 邏輯關系分析
21.4.2 物理設計
21.5 運行生成器
21.5.1 運行詞匯表程序
21.5.2 運行IndexingSpider程序
21.5.3 運行BrowsableIndex程序
21.6 發(fā)布
21.7 小結
第22章 RDF
22.1 元數據簡介
22.1.1 網頁中的元數據
22.1.2 Dublin Core
22.2 RDF:XML元數據標準
22.2.1 元數據模型
22.2.2 RDF語法
22.3 小結
第23章 RDF編碼實例和RDDL
23.1 RDF的應用:注釋
23.1.1 Annotea
23.1.2 構建注釋服務器
23.2 RDF解析器
23.2.1 解析器的輸出
23.2.2 XSLT樣式表
23.2.3 事件驅動的RDF解析器
23.3 RDF DOM或API
23.4 RDF數據倉庫
23.5 查詢元數據存儲
23.5.1 查詢RDF數據存儲
23.5.2 使微軟索引服務器返回RDF語法
23.6 結論
23.7 RDF和XML中的命名空間
23.7.1 資源目錄描述語言
23.7.2 RDDL實例
23.8 小結
第六部分XML在B2B中的應用
第24章 SOAP
24.1 SOAP簡介
24.1.1 SOAP誕生之前
24.1.2 SOAP消息
24.1.3 WSDL概述
24.2 SOAP綁定到傳輸協(xié)議
24.2.1 將HTTP作為標準同步協(xié)議使用
24.2.2 通過SNTP和MIME的異步通信
24.2.3 其他傳輸機制
24.3 SOAP的普通實現(xiàn)
24.3.1 Apache SOAP及IBM網絡服務工具包
24.3.2 Microsoft的SOAP工具包、Biztalk服務以及.NET中的網絡服務
24.3.3 Perl和SOAP::Lite
24.4 通過HTTP的同步SOAP實例
24.4.1 服務器端應用的實現(xiàn)
24.4.2 客戶端應用的實現(xiàn)
24.5 通過SMTP的異步SOAP例子
24.5.1 發(fā)貨單服務器--通過SMTP的Microsoft SOAP客戶端
24.5.2 執(zhí)行服務器--通過SMTP的Apache/IBM Java服務器
24.6 XML協(xié)議
24.7 小結
第25章 利用Microsoft BizTalk Server實現(xiàn)B2B
25.1 B2B商業(yè)需求
25.1.1 數據表示
25.1.2 消息傳遞
25.1.3 業(yè)務過程建模
25.2 一些解決方案
25.2.1 用XML表示數據
25.2.2 Internet通信協(xié)議
25.2.3 B2B框架
25.3 微軟BizTalk服務器
25.3.1 數據表示
25.3.2 消息服務
25.3.3 Orchestration和XLAN調度程序
25.3.4 跟蹤
25.3.5 BizTalk服務器的擴展能力
25.3.6 消除易混淆的地方
25.4 XYZ:B2B BizTalk樣例
25.4.1 業(yè)務問題
25.4.2 消息
25.4.3 映射
25.4.4 計劃
25.4.5 將計劃投入運行
25.5 小結
第26章 電子商務集成
26.1 電子商務簡介
26.2 集成問題和解決方案
26.2.1 集成購買訂單
26.2.2 模式轉換
26.2.3 轉換中的業(yè)務規(guī)則
26.2.4 解決方案體系結構
26.3 實例:提交一個PO(MS XML解析器)
26.4 小結
第27章 B2B的禾來:WSDL和UDDI
27.1 簡介
27.2 WSDL
27.2.1 WSDL:理論
27.2.2 生成WSDL
27.2.3 使用IBM的Java方法生成WSDL
27.2.4 WSD實踐
27.2.5 雞和蛋
27.3 UDDI
27.3.1 UDDI概念
27.3.2 UDDI查詢
27.3.3 發(fā)布到UDDI
27.4 小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