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自傳性作品出版時的全名為“致圣彼得的有關亨德里克.威廉.房龍早年生活過的人世間的報告”,簡稱“給圣彼得的報告”,這里譯作“致天堂守門人”。照房龍本人的解釋,他把圣徒彼得想像成天國里慈祥的看管人,這份報告就是呈遞給后者的;讓對方充分地了解自己,房龍本人也可以因此盡快得到在天國的花園里的永久居住權。但他這部書畢竟首先是寫給人間的讀者,而非天國的圣徒。準確地說,房龍是想圍繞這樣一個問題寫他的自傳:“我為何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他相信通過剖析自己一生的思想軌跡,會對許多因突然降臨的空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而處于迷惘之中的美國年輕人有所啟發(fā)。如果上帝給房龍充足的時間,讓他能夠寫完這部《致天堂守門人》:貫穿其一生的思想軌跡,那它的篇幅不會只是區(qū)區(qū)200余頁(指英文原書)。很可能這將是一部八九百頁甚至超過1000頁的巨著。